獸醫體制改革方案

時間:2022-09-11 06:21:00

導語:獸醫體制改革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獸醫體制改革方案

為加強獸醫工作,確保有效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病,提高動物衛生公共服務水平,保證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促進全縣生態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5號)、《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皖政〔**〕56號)、省編辦《關于全省獸醫管理體制改革中機構編制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皖編辦明電〔**〕10號)和省編辦《關于蚌埠市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批復》(皖編辦〔2007〕138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要求,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動物衛生監管執法水平和動物防疫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畜牧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二、主要目標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通過健全機構、明確職能、理順關系,逐步建立起科學、統一、透明、高效的獸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控的長效機制。穩定和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提高獸醫管理機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全縣動物衛生工作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動物衛生及其產品的安全水平。

三、主要內容

(一)建立健全獸醫行政管理機構。

組建懷遠縣畜牧獸醫局,為縣農委管理的副科級行政機構,其主要職責:

(1)貫徹和執行國家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

(2)研究畜牧、獸醫、飼料行業發展政策,編制行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

(3)組織指導、實施畜牧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組織實施畜牧業、飼料業和獸醫經濟建設重大項目。

(4)貫徹執行畜牧產業化經營的方針政策,促進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負責畜牧業、飼料業統計和形勢分析及市場信息管理。

(5)負責(指導)畜牧、飼料業的產品和綠色食品、無公害畜產品(飼料產品)質量監督、認證工作。

(6)制定全縣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制定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病預案;負責動物疫情管理工作,組織動物疫情監測、報告、調查、分析和評估工作。

(7)依法開展種畜禽、獸藥、飼料、草業、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8)指導、管理和監督動物防疫、檢疫工作。

(9)負責官方獸醫、執業獸醫以及動物診療行業的管理;負責畜牧、飼料行業從業人員的管理。

(10)組織實施畜禽遺傳資源、畜產資源、草地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

(11)負責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12)研究提出并組織落實畜牧業發展的重大技術措施;負責行業重大技術改造工作。

(13)負責有關單位的業務歸口管理工作,以及相關工作。

(14)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建立獸醫行政執法機構。

組建懷遠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為縣農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依法實施動物防疫、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等行政執法工作。

(三)建立健全獸醫技術支持體系,穩定畜牧技術推廣體系。

撤銷縣畜牧業局,組建懷遠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加掛懷遠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牌子),為縣農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負責實施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預報、實驗室診斷,承擔動物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編制并上報;提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方案并組織實施;承擔動物疫病預防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科普宣傳;承擔動物產品安全相關技術檢測工作。承擔公益性技術推廣職能,負責畜牧業重大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參與畜禽飼養、草業、品種改良等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制訂并組織實施,提出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措施,開展畜牧業職業技能鑒定。

(四)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調整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職能,成立鄉鎮畜牧獸醫站,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業務、經費等由縣畜牧獸醫局統一管理,站長由縣農委、縣畜牧獸醫局考核,征求鄉鎮黨委意見后任命。鄉鎮畜牧獸醫站編制、人員從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劃轉。其主要職責是:承擔動物強制免疫的監督實施、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疫情調查、疫情報告等政府公益性職能,協助縣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獸藥經營監督管理,協助鄉鎮政府組織村級動物防疫員開展動物防疫工作。

建立健全村級動物防疫體系。按照省編辦《關于加強全省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通知》(皖編辦〔2005〕84號)的要求,每1000個農戶配備1名村級動物防疫員。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職責是:分戶建立畜禽養殖檔案,承擔對動物的強制免疫和計劃免疫,協助做好產地檢疫、動物疫情調查和報告、畜牧生產統計等。村級動物防疫員經費由縣鄉兩級承擔,省級財政給予補貼。鄉鎮政府對村級動物防疫員實行合同化管理和持證上崗、年度考核制度。縣畜牧獸醫局負責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資格認證和定期培訓工作。

四、保障機制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經費保障機制。將獸醫工作的發展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對獸醫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科學、穩定的獸醫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將獸醫行政管理、動物衛生監督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所需經費納入財政全額預算管理,保證其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轉費用。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檢疫等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經費使用情況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顚S?。

(二)建立動物防疫應急儲備制度。一是建立縣、鄉應急防疫物資儲備庫,對應急設施、設備、疫苗、藥品、防護用品、交通通訊工具等有關物資進行儲備,所需經費列入縣、鄉財政預算;二是設立縣、鄉應急防疫儲備金,主要用于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確認、疫區封鎖、撲殺、消毒、無害化處理、緊急免疫、疫情追蹤與監測等疫情處理工作及強制撲殺補助。

(三)加強動物防疫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動物防疫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縣、鄉政府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充實、完善各級獸醫工作機構的設備、條件,建設獸醫實驗室,提高診斷、檢測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

五、隊伍建設

(一)逐步推行官方獸醫制度。按照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和要求,逐步推行官方獸醫制度,現有國家獸醫工作人員通過業務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并經資格認證、政府任命等辦法逐步進入官方獸醫隊伍。

(二)逐步實行執業獸醫制度。凡從事動物疫病診斷、治療和動物保健等經營活動的獸醫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建立獸醫行業協會等方式,實行獸醫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

(三)切實加強獸醫工作能力建設。重視和加強獸醫教育,保證人力資源儲備,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獸醫科學研究,完善動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提高科學防治水平。

六、組織實施

成立縣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縣人民政府的分管領導擔任,縣編辦、農委、發改委、財政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有關部門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委,負責日常工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確保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在2007年10月底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