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城市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03 02:43:00
導語:國家衛生城市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高城市生態質量和整體衛生水平,根據《安徽省衛生城市標準(試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特制定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創建衛生城市工作,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衛生問題,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現代國際旅游城市形象,進一步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健康、協調、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和工作原則
**市創建衛生城市的工作目標是:**年全面達到省級衛生城市標準,實現申報國家衛生城市的目標,確保**年通過國家考核驗收。
創建工作堅持標本兼治、治本為主和統一領導、屬地管理、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
三、各項創衛工作任務指標要求和責任單位
(一)申報省級、國家衛生城市必備的十個基本條件
1、城市生活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率≥80%。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50%。
責任單位:市建委、各區政府、市環保局
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綠地率≥3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5平方米。
責任單位:市建委、各區政府
4、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占全年天數比例≥70%。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區政府
5、鼠、蚊、蠅、蟑螂有三項達到全國愛衛會規定的標準,另一項不超過國家標準的三倍。
責任單位:市愛衛會辦公室、各區政府
6、有本市愛國衛生工作管理法規或規范性文件。
責任單位:市政府法制辦、市愛衛會辦公室
7、城市建成區無煙草廣告。
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8、近兩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9、近兩年無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10、本市居民對衛生狀況的滿意率≥90%。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直和駐黃各單位
(二)創衛十大項任務及責任單位
1、愛國衛生組織管理
(1)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列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主要領導重視,親自抓落實,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和創建衛生城市活動。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市愛衛會辦公室
(2)各級愛衛會組織健全,在愛國衛生工作和創建衛生城市活動中發揮了組織協調作用。愛衛會各成員單位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實現齊抓共管。
責任單位:市愛衛會辦公室、各區政府、各愛衛會成員單位
(3)市、區愛衛會辦事機構具備與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相適應的編制、人員、經費和工作條件,街道辦事處配備專職、社區居委會等基層單位有兼職愛國衛生工作人員。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市財政局
(4)愛國衛生工作每年有計劃、有部署、有總結,并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堅持開展多種形式及內容的愛國衛生活動。
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愛衛會辦公室
(5)有關部門認真辦理群眾衛生投訴。
責任單位:市愛衛會辦公室、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2、健康教育
(1)全市各級健康教育機構健全,人員、經費落實,能夠承擔起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的職責。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人事局、市衛生局、市財政局
(2)城區、郊區中小學全部開設健康教育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為,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80%;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3%;中專、中等職業學校及高等院校開展多種形式健康教育。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學院、市衛生局
(3)各級醫院能采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向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衛生知識知曉率≥80%。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4)社區能緊密圍繞群眾健康需求和衛生防病工作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70%。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衛生局
(5)各行業能結合本單位特點開展有關職業衛生、疾病預防、衛生保健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動,職工相關衛生知識知曉率≥80%。
責任單位:各愛衛會成員單位、各區政府
(6)市、區各新聞媒體設有健康教育欄目,緊密結合衛生防病工作和廣大群眾普遍關心的衛生熱點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防病宣傳和健康教育,對創建衛生城市活動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廣電局、**日報社、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7)全市車站、機場、碼頭、廣場等大型公共場所設立的電子屏幕和公益廣告有衛生防病宣傳和健康教育內容。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機場、**火車站、各區政府
3、市容環境
(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法規,各級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健全,職責明確,管理規范,經費落實。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各區政府、市財政局
(2)各級政府把城市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結合當地發展需要,編制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3)市容環境衛生達到《城市容貌標準》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無垃圾堵塞現象;主要街道兩側建筑物整潔美觀,無亂張貼涂寫、亂設攤點現象,廣告、牌匾設置規范,居民樓房陽臺屋頂無亂放和亂掛衣物等現象;沿街單位“門前三包”等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度落實,車輛停放整齊;廢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齊全,無亂扔亂吐現象;城區無衛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無殘垣斷壁、亂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違章飼養畜禽現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設施完好,路燈亮化率≥98%。
責任單位:市建委、市文明辦、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4)建成區清掃保潔制度落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主要街道保潔時間不低于12小時,一般街道保潔時間不低于8小時,道路機械化清掃或高壓沖水率≥40%,垃圾、糞便收集運輸全面密閉化。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5)生活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等環衛設施符合《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要求,數量足夠,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其中,公共廁所的建設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城市公共廁所規范與設計》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線、公共汽車首末站、汽車客運站、火車站、機場、碼頭、旅游景點所設置的公廁不低于二類標準。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委、市建委、**機場、火車站、各區政府
(6)農副產品市場管理規范,商品劃行歸市,攤位擺放整齊,無占道經營,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良好;有衛生管理和保潔人員,環衛設施齊全,給、排水設施完善,公廁、垃圾站建設符合衛生要求;經營食品的攤位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嚴格控制活禽的銷售,有活禽銷售的市場設立相對獨立的區域,污物(水)處置和消毒設施完善,實行隔離屠宰,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全市無違禁野生動物銷售。
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城管局、市林業局、各區政府
(7)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要求,施工場地設置的隔離護欄規范,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現場清潔,物料堆放整齊;建筑垃圾管理規范,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全面實施密閉運輸,無偷倒亂倒現象;職工食堂、宿舍符合衛生要求,廁所、洗浴間保持清潔。待建的工地管理到位,無亂倒垃圾和亂搭亂建現象。
責任單位:市建委、市房管局、市國土局、各區政府
(8)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潔,無飄浮垃圾;岸坡整潔,無垃圾雜物。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
4、環境保護
(1)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由環境監測站對飲用水源進行定期監測,全年監測6次,隔月監測。113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每月監測一次,監測14項指標。未隔月監測及未監測的指標按不達標計。所有在用的水源地均需監測,備用水源地不監測。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是指城市市區從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取得的水中,其地表水水源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和地下水水源水質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Ⅲ類標準的水量占取水總量的百分比。
(2)煙塵控制區覆蓋率≥90%。煙塵控制區覆蓋率是指在城市建成區內,已建成的煙塵控制區面積之和占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的百分比。
(3)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60dB(A)。城市建成區內經認證的環境噪聲網格檢測的等效聲級的算術平均值。
(4)近三年內未發生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特大污染事故系指導致人員死亡、10人以上中毒、飲用水水源停用、供水廠停產、農副產品大面積絕收或大幅度減產等。(由省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供證明)
以上四條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5、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衛生
(1)認真貫徹國務院《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衛生監督、監測和技術指導規范,資料齊全。
(2)經營單位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衛生管理制度健全,設有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經過體驗、培訓,取得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從業人員“五病”調離率達到100%;各類公共場所室內外環境整潔,清洗、消毒、通風等各項衛生措施落實,從業人員操作規范,衛生指標達到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以上兩條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3)小浴室、小美容美發廳、小歌舞廳、小旅館、小網吧等符合衛生要求。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市文化局、各區政府
(4)自來水廠和二次供水設施管理規范,自身和衛生監督機構監督、檢測資料齊全。自來水廠出水水質、管網和二次公共設施水質符合《城市公共水質標準》。
責任單位:市建委、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6、食品衛生
(1)政府重視食品衛生工作,把食品衛生納入政府工作規劃,制定中長期工作目標和措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責任落實。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2)認真貫徹國家有關食品衛生法律、法規,有本市食品衛生管理的具體實施計劃,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有關資料齊全。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農委、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3)有食品安全整治方案并得到落實。制定了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報告體系及制度健全。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4)無農產品農藥、獸藥及畜產品、水產品違禁藥物濫用,藥物殘留超標得到有效控制。
責任單位:市農委、各區政府
(5)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有健全的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采購索證、進貨檢查驗收、臺帳、過期食品退市等制度,生產經營設備、設施及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符合相應的衛生要求。
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6)餐飲業全面貫徹《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95%。機關、學校等單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責任落實并制度化。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7)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無證照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和無固定加工、就餐場所的食品攤點。深入開展小餐飲店整治,小飲食店符合衛生要求。
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衛生局、市城管局、各區政府
(8)城市實現生豬定點屠宰,無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已開展牛、羊、禽類定點屠宰。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農委、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7、傳染病防治
(1)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達到規定要求。
(2)貫徹執行《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開展醫療機構監督監測工作。醫療機構設有負責傳染病管理的專門部門和人員,有健全的控制院內感染制度、疫情登記和報告制度、門診日志齊全。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感染性疾病科,其它醫院設立傳染病預檢分診點。
以上兩條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3)加強醫療廢棄物、醫源性污水的處理工作,醫療廢棄物、醫源性污水的處理排放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4)進一步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網絡,全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和中心鄉鎮衛生院實行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疫情報告及時處理規范。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率<2%。
(5)計劃免疫實行周門診制度,接種規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動人口計劃免疫管理辦法,居住期限3個月以上流動人口兒童建卡、建證率≥85%。兒童計劃免疫單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95%。
(6)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其中自愿無償獻血≥90%。做到無有償獻血。
(7)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國家規定要求,近兩年無院內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導致的死亡事故。
以上四條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區政府
8、病媒生物防制
(1)在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堅持以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防制方針,防制人員、經費落實,防制措施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2)在化學防制中,注重科學合理用藥,不使用國家禁用的藥物。
以上兩條責任單位:市愛衛會辦公室、市直和駐黃各單位、各區政府
(3)積極開展病媒生物監測工作,監測方法規范,數據可靠,能夠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現狀,為開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責任單位:市愛衛會辦公室、各區政府
9、社區和單位衛生
(1)社區和單位有衛生管理組織和衛生管理制度,積極組織廣大居民和職工搞好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和衛生評比競賽活動。
(2)社區和單位衛生狀況良好,道路平坦,環衛設施完善,垃圾日產日清,公共廁所符合衛生要求,無違章建筑。飼養寵物和鳥類能嚴格遵守有關規定,進行免疫接種,糞便不污染環境。
以上兩條責任單位:市直機關工委、市房管局、市民政局、各區政府
(3)市場、飲食攤點等商業服務設施設置合理,管理規范,無占道經營現象。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城管局、市工商局、市衛生局
(4)駐區單位衛生工作納入社區統一管理。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
(5)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符合規范要求,并能充分發揮作用。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衛生局
10、城中村及城鄉結合部衛生
(1)有衛生保潔人員和制度。
(2)有衛生宣傳欄,本村村民健康知識知曉率≥70%。
(3)環衛設施齊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閉收集運輸,日產日清,清運率100%。有污水排放設施。公廁數量達標,符合衛生要求。
(4)路面平整干凈,無坑洼、積水及泥土裸露。村內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
(5)除“四害”措施落實,無違規飼養畜禽。
(6)農產品交易市場、“五小行業”管理及環境保護符合有關規定。
(7)城鄉結合部衛生整潔,無亂排污水、亂倒垃圾、亂堆物料、亂建棚屋、亂開店鋪等現象。
以上七條責任單位:各區政府
四、工作步驟
創建衛生城市工作分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第一階段:任務分解、具體實施(**年3月—6月)。對照《安徽省衛生城市標準(試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制定我市創建衛生城市工作實施方案,部署工作任務并進行目標責任分解,重點查找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整治。
第二階段:鞏固成果、迎接檢查(**年7月-**年9月)。針對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整改的工作任務,全力組織實施,加大對重點部位、重點地區的整治,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做好考核驗收前各種文件、資料、技術、圖像、照片等準備,迎接省考核驗收,確保進入省級衛生城市行列。
第三階段:整改提高,申報國家衛生城市(**年10月)。在鞏固創建省級衛生城市成果的基礎上,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進一步整改提高,全面深入推進創建工作。**年最終實現爭創國家衛生城市的目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創建衛生城市工作的領導,建立創建衛生城市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協調調度制度,負責協調全市的創建工作。各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及駐黃單位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工作責任制,要有一名領導掛帥,有專門人員具體抓,把創建工作納入重要的工作議程;根據創建要求,建立保障機制,確保所需經費的安排落實;按照職責分工,將創衛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各單位及相關鄉鎮政府,實行創建衛生城市目標管理責任制,做到領導落實、任務落實、責任落實、經費落實。
(二)廣泛宣傳,發動群眾
市、區兩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創建工作的意義、目的和要求,要結合社會各界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要及時發現好的創建典型,通過典型帶路,把宣傳工作引向深入。
(三)突出重點,開展“五項”整治
1、開展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各區政府要進一步明確各有關部門、單位職責,理順關系,開展以消除衛生死角、拆除違章建筑、治理環境污染、清除露天糞缸、禁養家禽家畜等為主要內容的周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加大對城市垃圾處理力度,切實做好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垃圾收集、中轉和處理工作。加強區間道路和綠化帶的保潔、養護。
2、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各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以城市“綠、亮、凈、美、暢”整體形象為標準,開展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強市區交通管理,實現市區道路暢通、車輛停放有序;取締非法營運、載客的三輪車、殘疾助動車、兩輪摩托車等。進一步規范馬路市場和攤點的管理,取締流動攤點和跨門營業、占道經營。全面清理影響市容市貌、影響人行通道的各種違章建筑。建立“統一清掃管理,清掃與監管分離”的清掃保潔機制,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背街小巷動態清掃保潔工作,確保保潔無死角、無盲區。加強亂張貼、涂亂畫的整治,提高亮化品位。加強對汽車站,特別是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的文明、衛生整潔形象專項治理。加強對戶外廣告的管理,取締不文明廣告和違法廣告,取消市區煙草廣告。
3、開展“六小”服務行業的整治活動。針對“小飲食店、小旅店、小理發美容店、小浴室、小歌舞廳、小網吧”存在的突出衛生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對“六小”服務行業的資質進行一次檢查,對不符合條件的進行停業整頓,停業整頓后仍不合條件的予以取消。制定小餐飲等服務行業量化分級管理的標準和辦法,實行分類設置、分級管理制度,加強食品生產、經營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培訓。
4、開展集貿市場的整治活動。按照《安徽省衛生城市標準(試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落實集貿市場業主管理責任,加強市場環境衛生保潔和秩序管理,實現劃行就市、分攤經營、文明經商、文明管理。逐步改造或完善老、舊、小集貿市場及其衛生基礎設施。按照《食品衛生法》和市場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食品經營攤位的監督執法,加強對市場周邊的衛生和經營秩序整頓。
5、加大城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力度。建立除四害工作監督檢查隊伍,把以除“四害”為主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除“四害”經費的投入,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廣泛發動群眾,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徹底整治環境衛生,消除“四害”孳生地,確?!八暮Α泵芏瘸D昕刂圃趪乙幎ǖ姆秶鷥取?/p>
(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抓緊制訂、完善我市城市衛生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盡快形成政府、社會、市場三者互動共管的城市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充實城管監察和清掃保潔兩支隊伍,強化街道、社區(村)對轄區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能。
- 上一篇:退回補充偵查案件緣何多
- 下一篇:全市民營經濟表彰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