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學校課程方案

時間:2022-11-23 11:30:00

導語:義務教育學校課程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務教育學校課程方案

一、制定本方案的指導思想和目的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中,為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的發展要求,保障和促進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落實,****市實施義務教育新課程的中小學校均應依據教育部制定的課程方案和****市教育委員會制定的課程計劃,以及本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為了保證新課程計劃的全面落實,開足、開齊國家課程,規劃并開好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需要對各實驗學校實施新課程計劃的情況進行檢查評估。這是一項政策性、科學性和時間性都很強的教育評價工作。為了使這一評價有共同遵循的基本標準,以體現評價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特制定本方案,以便在評價《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實施的條件,以及體現學校特色時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和等級評價辦法,以利于學校對課程計劃及時進行檢驗、改進與完善,使學校課程更具有普適性和自主性,同時為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校進行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督導評估提供幫助,以保證****市中小學實施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

二、本方案的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市實施義務教育新課程計劃的中小學校對本校《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的自我評價,專家和科教研人員對進行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中小學校開展的專門評價,以及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對有關中小學校進行的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督導評估。

三、制定本方案的基本原則

(一)體現基礎課程改革精神的原則

(二)發展性原則

(三)導向性原則

(四)可操作性原則

(五)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四、本方案的評價指標體系

五、對各項指標評價標準的說明

六、等級評價和評價的基本程序

(一)等級評定

1.二級指標的等級評定

課程計劃二級指標的各個評價要點都能達到上述標準,可評為A等級。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評價要點達到上述標準,可評為B等級。有一半以上的評價要點沒有達到上述標準或者空缺,評為C等級。在相關二級指標中,如果有一半帶有※的評價要點缺失,也評為C等級。

2.總體評價的等級評定

本方案的總體評價結果分為四級,其中A等級為“優秀”、B等級為“良好”、C等級為“合格”、D等級為“不合格”。

3.總體評價等級與分項指標等級的關系

優秀在二級指標中,前10項評為A等級或B等級,無C級,且第11、12兩項分別評為A和A或A和B等級

良好在二級指標中,前10項評為A等級或B等級,無C等級,且第11、12兩項分別評為B和B或A和C等級

合格在二級指標中,前10項評為A等級或B等級,無C等級,且第11、12兩項分別評為B和C或C和C等級

不合格在二級指標中,前10項中的任一項評為C等級。

(二)評價的基本方式和基本程序

1.評價的基本方式

(1)學校自評

學校應在指定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應適時召開由校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和相關人員組成的委員會進行自我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

(2)學?;ピu

在《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實行一定時間以后,有關部門應組織學校之間的相互評價,并聘請專家和科教研人員參與評價,以便不斷完善學校課程,逐步形成學校課程特色。

(3)教育行政部門評估

教育行政部門結合教育教學督導和檢查,對《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進行階段性評估,以保證學校課程實施的科學、規范、有序,課程實施過程與課程計劃保持一致,維護課程計劃的嚴肅性。

2.評價的基本程序

(1)參加評價的人員應認真閱讀本方案,理解并把握各項指標的評價標準和評價要點。

(2)參加評價的人員應根據本方案的評價指標體系認真研究《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并通過多種方式(查閱《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實施計劃》和班級課程表等資料、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聽課、問卷調查、定期抽查等)獲取信息,了解實施情況,分別對各項二級指標進行等級評定。

(3)參加評價的人員應根據分項二級指標的等級評定結果,得出學校課程計劃的總體評價結果,然后采用總體“評價結果“加”評語“的方式來表示總體評價結論。

(4)參加評價的全體人員應結合個人做出的總體評價結論,通過集體討論確定最終評價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