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監管改進方案

時間:2022-04-01 02:06:00

導語:企業安全監管改進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安全監管改進方案

一、當前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現狀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的*、*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政策措施,今年國務院又下發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正進入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發展期。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企業為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企業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的問題十分嚴重,安全生產的形勢十分嚴峻。據不完全統計,20*年全國非公有制工礦企業共發生事故9864起,死亡11278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國工礦企業的67%和68%。20*年全國非公有制工礦企業發生各類事故8713起、死亡9708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國工礦企業的65%和66%。近兩年非公有制小企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高達74%和72%左右的比例。小煤礦、小礦山、小運輸、小建筑、小化工、小煙花爆竹、小鋼鐵等非公有制企業發生的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20*年發生的16起特別重大事故有11起發生在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單位。

與此同時,非公有制企業的職業危害比較嚴重。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顯示:83%的鄉鎮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34%的鄉鎮企業的勞動者從事有塵、有毒等有害作業,鄉鎮企業職工的職業病和可疑職業病患病率高達15.78%;約37.2%的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存在嚴重的職業病危害作業,34.7%左右的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從業人員從事有毒、有害作業。

非公有制企業的安全生產問題,不僅制約著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也嚴重地阻礙著非公有制經濟自身的健康發展;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深入研究和分析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律特點,探討改進和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的有效途徑,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二、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原因

一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不少非公有制企業目前尚處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生產規模小,生產工藝、技術裝備落后。大多數企業缺乏技術創新、技術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低。

二是企業管理落后。為數眾多的非公有制企業是由家庭工場、小作坊發展起來的。全國非公有制企業70%的資本金掌握在業主手中,多數私營企業目前仍沒有擺脫業主個人管理或“家族式”管理模式,沒有建立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機制。在安全生產上既有重視不夠的問題,也存在著無人管和不會管、管不好的問題。

三是從業人員素質較差。非公有制企業既是社會就業的主要場所,也是低素質勞動力比較集中的領域。以個體、私營小煤礦為例,約95%以上的小煤礦從業人員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30%左右的為小學以下甚至文盲。員工素質低下客觀上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難度,違章現象屢禁不止,直接威脅著企業的生產安全。

四是地方政府的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還沒有落實到位。面對數量多、規模小、經濟成分多樣化、生產方式粗放型的非公有制企業,執法監察力度明顯不夠,執法手段明顯滯后。尤其是基層安全監管力量還很薄弱,安全監管人員普遍偏少,監管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客觀上導致了監管責任不到位,目前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安全管理還是以專項活動為主,安全監管還沒有走上制度化、經?;鸵幏痘能壍?。非公有制企業自身的主體責任不落實的問題也很突出,企業在建立安全制度、進行安全培訓、加大安全投入方面力度很小。

三、安全生產總局大力推廣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監管試點經驗

為深入研究和掌握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律特點,探索加強安全監管監察的有效途徑,從20*年下半年開始,原國家安全生產局在廣東省政府的支持下,以佛山市為重點,組織開展了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工作的試點。通過試點,不僅進一步改善了廣東省非公有制企業的安全狀況,促進了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而且為全國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工作創造了一些新鮮經驗。為此,去年10月,國家安全生產總局專門下發了《推廣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實施方案》,主要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廣東佛山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首批選定了河北、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四川、重慶、河南、湖南、廣東等12省(市)作為經驗推廣地區。這些試點省(市)的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和協調,形成了以安全監管局為牽頭部門、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深入扎實開展工作的格局和局面。佛山經驗歸結到一起,主要有以下六點內容:

一是把安全生產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強化責任,全力推進;同時明確各級政府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實行安全生產問責制,嚴格履職考核。

二是安全監管重心下移,進入發展地方經濟的主戰場。佛山市在非公有制企業比較集中的各工業園區普遍建立了安全監管局;在各鎮(街道)建立了安全監管辦公室。采取依法授權委托、三級巡查等方式開展工作,較好地解決了監管力量“層層衰減”問題。

三是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從市場經濟和本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大力倡導樹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和安全誠信為內容的安全理念;實行安全理念、制度、技術、操作、環境“五要素管理”;實施培養一個負責任的經營者,配備一名安全主任,讀一本安全普及性讀物,唱響一首好歌(《生命的諾言》),推行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建立一種可靠的信用(安全信用)“六個一工程”,收到明顯效果。

四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培育和建立企業安全誠信機制。要求企業自覺履行安全承諾,依據《安全生產法》,落實安全保障責任。對企業進行安全評價和分級,建立非公有制企業信息庫。對安全信用良好的企業,在信貸、保險等方面予以支持;對信用缺失的企業依法予以制裁。

五是堅持服務宗旨,寓監管于服務之中。把政府安全監管工作的立足點放在服務上,滿腔熱情地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提取一定的事故預防費,用于安全技術服務、宣教培訓等方面。

六是調動和運用社會力量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把政府監管機構承擔的部分職能如評價評估、培訓教育等,交給具有資質的安全事務所等社團組織和中介機構來做,既解決了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也促進了政府部門轉變職能,集中精力搞好監管執法。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試點?。ㄊ校┑墓ぷ魅〉贸醪竭M展:一是推廣工作機構初步建立,工作機制已基本形成。國家安全生產總局以及多數試點?。▍^市)都明確或建立了推廣工作機構,確立了專人負責,明確了職責分工;二是制定了推廣工作的方案,認真開展了推廣工作。一些?。ㄊ校┎扇〉綇V東進行實地考察的辦法,認真制定推廣工作方案,及時總結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工作順利進行;三是四川、上海、山東、河南等省市在推廣工作中大膽創新,又創出了許多新鮮經驗;四是圍繞推廣工作這個重點,加強隊伍和法制建設。重慶市大力加強鄉鎮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在各鄉鎮成立了安監辦,設立了協管員。河北、江蘇、湖南等省出臺了《安全生產條例》。黑龍江省大慶市制定出臺了《加強非公有制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五是試點工作范圍不斷擴大,工作效果越來越明顯。為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的有關精神,國家安全生產總局決定在12個推廣試點經驗省(區、市)的基礎上,今年再增加北京、天津、吉林、福建、安徽、江西、湖北、山西、廣西、海南等10個?。▍^、市)為試點經驗推廣地區。

四、下一階段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的要求

按照安全生產總局的安排和部署,要在1年左右時間內完成試點經驗推廣工作,進一步總結成功經驗和有效監管模式,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下半年是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的關鍵階段,關乎整個推廣工作任務的完成。今年《若干意見》下發后,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更加重視,安全生產問題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安全生產總局對下一階段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提出幾點要求:

一是要認真落實《方案》的要求,大力推進試點工作。去年10月原國家局下發的《推廣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實施方案》是指導整個推廣工作的重要文件,各地區要按照方案確定的進度安排,大力推進各項工作。特別是工作滯后的地區在這次會議結束以后要馬上制定明確的時間表。12月-明年1月,總局要組織力量對推廣經驗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出臺有關政策規定和措施,提出進一步推廣的意見,以形成長效機制。

二是要加強推廣工作的指導,保證工作健康發展。根據《方案》的安排,由安全生產協調司牽頭綜合協調、國家安全生產監察專員具體聯系推廣工作。協調司跟蹤了解各地區的工作進度,做到定期通報,安全監察專員按照分工對負責對口聯系的試點地區的推廣工作進行調研、督促和指導。同時總局有關部門要深入試點地區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工作進展情況,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各?。▍^、市)也要加強對推廣工作的引導,組織力量深入市、縣、鄉(鎮),對工作進行面對面的具體指導,以把握工作的方向,提高推廣效果,推動工作不斷健康向前發展。

三是要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良好工作氛圍。按照《若干意見》第三十五條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的精神,各地區安全生產部門要注意借助各種媒體的力量,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作用,加大對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先進典型和經驗的宣傳力度,大力加強輿論引導。同時,對一些工作差的地區和單位要予以曝光,在全社會形成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各試點地區要加強與當地主流媒體的聯系與合作,加強宣傳報道,有條件的地區還要開辟專版專欄。

四是要依法加強監督與管理,促進主體責任落實。各地區要以試點工作為契機,立足當前,面向長遠,把工作重心放在企業,采取各種措施,推動非公有制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致力于構建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指導和監督非公有制企業嚴格實施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企業安全工作機構力量配置制度、安全培訓制度、安全工程師制度、工傷保險制度等六項制度;要認真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監督非公有制企業提取安全費用、提高企業事故賠償標準和風險抵押金等三項經濟政策,建立企業安全投入機制;要大力發展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服務網絡體系;要在非公有制企業廣泛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規范各環節和各崗位的安全行為,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促進企業從防范傷亡事故向全面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轉變;要嚴肅查處各類事故特別是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重處重罰重賠。所有非公有制企業都要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義務,依法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和標準,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制度,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保證并不斷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大力實施“科技興安”工程,強化隱患整治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教育培訓工作等,真正確保“五要素”和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五是要加強政策措施的研究,不斷強化監管手段。為配合當前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試點經驗推廣工作,進一步深入探索、研究和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政策措施,強化監管手段,規范監管行為,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更好開展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安全生產總局已正式啟動“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對策”課題研究,課題工作計劃在2005年年底完成。各地區要以總局“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對策”課題研究工作為契機,積極配合總局的調研工作,摸清本地區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狀況底數,在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探索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有條件的地區也要專門組織科研力量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專門的、系統的研究,從體制機制、政策法規、監管手段和方式方法等角度對本地區經驗推廣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進行深入分析、總結、提煉,提出適合本地區實際有利于工作開展的非公有制企業安全監管的對策措施和有效手段。

六是要加強對推廣工作領導,務必取得切實效果。推廣工作能不能搞好,能不能真正取得實效,關鍵在于領導。各級安全監管部門一定要在同級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對推廣工作的領導。要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構;要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工作制度;要明確工作任務,落實推廣責任;要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工作進度;要制定政策措施,推動工作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