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時間:2022-06-04 09:53:00

導語:畜牧局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局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市縣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政發〔20**〕46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市縣區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政發〔20**〕1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要求,提高動物防疫公共服務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改革目標: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健全機構、明確職能、理順關系、完善法規,建立科學、統一、透明、高效的動物衛生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提高動物衛生行政管理機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我區動物衛生工作全面開展。

基本思路:推進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與畜牧生產行業管理適當分開,強化和提升政府對動物衛生工作的管理力度。將動物衛生行政執法與技術支持職能分開,對現有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等各類機構及其行政執法職能和動物衛生技術支持機構及資源進行整合。將動物防疫等公益性動物衛生職能與動物疾病診療等經營服務性活動分開,把動物疾病診療、動物保健和獸藥、飼料經營等推向市場。

二、建立動物衛生工作體系

1、行政管理機構

在新邱區農村經濟工作辦公室加掛新邱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辦公室牌子。

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動物衛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劃和計劃;負責擬定本地區重大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和計劃;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全區畜禽飼養情況的統計工作;監督管理全區內動物防疫、檢疫工作;負責獸醫醫政、獸藥藥政監督管理;負責動物產品安全的監督管理;負責官方獸醫和執業獸醫的監督管理;負責動物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動物衛生科技等工作。

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核定新邱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辦公室編制2名(在農村經濟工作辦公室內部調劑),機構規格正科級,領導職數1名。

2、行政執法機構

在原區動物防疫站基礎上組建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由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辦公室管理,接受市動物防疫監督所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業務指導。

對原由區動物防疫站、藥械站,長營子鎮獸醫站承擔的診療服務等經營性業務進行科學界定,并與公益性職能合理分離,使其走向市場。

動物防疫監督所的主要職責:負責日常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按有關部門要求,做好畜禽飼養情況的統計工作;依法負責組織農村動物計劃免疫、強制免疫的實施;依法承擔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疫情調查、動物疾病監測和報告工作;依法承擔獸藥、飼料監督管理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協助監督管理區內獸藥飼料和畜產品安全工作。

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調整事業編制6名(原經費來源渠道不變),機構規格副科級,領導職數1名。

3、村級工作體系

在長營子鎮9個行政村聘用動物防疫員,每個行政村聘用1名。

村級動物防疫員從取得執業獸醫資格的執業獸醫人員中選聘,接受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的業務培訓、指導、考核和監督管理。每個防疫員在裝備上要實現五有,即:有消毒高壓鍋、有檢疫箱、有保溫盒、有冰柜、有防護服,其購置資金由區政府統籌解決。

村級動物防疫員的主要職責:承擔動物計劃免疫或強制免疫注射、佩帶耳標、填發免疫卡、填寫免疫檔案、協助動物產地檢疫、消毒、疫情報告、掌握畜禽飼養情況,以及動物衛生管理部門委托的其他工作。

4、關于編制和人員問題

以上機構調整所需編制和人員在現有行政及事業單位編制和人員中調劑解決,不另行增加編制。

區動物防疫監督所人員必須具有獸醫、畜牧中等專業以上學歷。

村動物防疫員聘用,通過筆試、面試從執業獸醫人員中招聘、錄用。

三、加強動物衛生管理隊伍和工作能力建設

1、逐步推行官方獸醫制度。官方獸醫是指經資格認可、法律授權或政府任命,有權出具動物衛生證書的國家獸醫工作人員。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根據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逐步推行官方獸醫制度?,F有獸醫工作人員,要通過業務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并經資格認可、政府任命等辦法,逐步進入官方獸醫隊伍。

2、實行執業獸醫制度。從事動物疫病診斷、治療和動物保健等經營活動的獸醫人員,根據《**省獸醫管理條例》的規定,必須達到規定的專業知識和條件,通過資格考試,取得執業獸醫資格,并依法注冊,持證上崗。要通過成立獸醫行業協會等方式,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切實加強動物衛生工作能力建設。要重視和加強獸醫教育,保證人力資源儲備,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動物衛生科學研究,完善動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提高科學防治水平。

4、切實加強動物衛生工作電子網絡化建設。加大和完善全市動物衛生工作電子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動物衛生工作網絡化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區、鎮、村動物衛生工作網絡化管理。

5、建立和完善動物衛生工作問責制。動物衛生工作實行屬地化監督管理,明確區域、明確職責、明確人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造成嚴重影響或者重大經濟損失,依法予以追究責任。

四、建立完善公共財政保障機制和基礎設施建設

1、建立完善動物衛生工作的公共財政保障機制。動物衛生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持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統一管理。對動物衛生行政、執法機構實行全額預算管理,保證其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轉費用。動物疫病的監測、預防、控制、撲滅經費以及動物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等經費,由財政納入預算,及時撥付。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檢疫等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行政村聘用的動物防疫員經費,納入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范圍。對經費使用情況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顚S?。

2、加強動物防疫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實、完善動物衛生工作機構的設備、條件,建設獸醫動物衛生實驗室,提高診斷、檢測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要按照國家、省和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編制區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規劃,并將建設項目納入年度計劃,認真組織實施。

五、加強對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

1、區政府要把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作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一件大事高度重視,擺上工作日程,切實抓好。區農辦、編辦、財政局、人事局、發展改革局、勞動保障局、法制辦等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密切配合,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并及時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2、做好改革分流人員安置工作。對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中分流出來的獸醫人員,依法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已參保的分流人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其社會保險關系調轉手續,做好各項社會保險的銜接工作。具體按《**省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人員定崗分流指導意見》(**委辦發〔20**〕7號)執行。全區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要在1月中旬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