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食品藥品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方案
時間:2022-06-04 10:00:00
導語:農村食品藥品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和農村藥品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以下簡稱“兩網”)建設,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用藥安全,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現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立健全規范化的農村藥品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為目標,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部門協調配合,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方針和“鞏固、規范、提高、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整合監管職能,堅持行政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規范發展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創新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管工作機制,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促進農村藥品流通體制的改革,建立體系完備、反應快捷的藥品監督網絡和誠實守信、保障有力的藥品供應網絡,保證農民群眾用藥安全,為構建和諧平安*提供保障。
二、目標任務
按照創建省級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示范縣活動的要求,通過加強我縣農村“兩網”建設,確保在今年年底鄉、村二級藥品監督網覆蓋率達到100%,所有鄉鎮必須建立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配備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村級全部配備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員,基本實現以縣為中心樞紐,以鄉(鎮)為陣地,以村為哨所的“三級”監管網絡。通過設立鄉(鎮)新農合定點藥房,推進鄉鎮醫療機構藥房GSP管理,不斷完善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農村零售藥店、便民藥柜“四位一體”的農村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實現100%的農村藥品連鎖配送進鄉(鎮),97%以上的行政村藥品配送到村,藥品品種配送覆蓋新農合基本用藥目錄品種達80%以上,用三年的時間確保鄉(鎮)醫療機構“規范藥房”達標率達100%,村級衛生所“規范藥房”達標率在70%以上。
三、組織實施
成立縣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h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的宣傳活動,提高全縣人民對加強農村“兩網”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營造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濃厚氛圍。縣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總體規劃信息網絡建設,并率先在縣城建立實時監控系統、信息監測和通報平臺,然后再逐步向農村延伸。各鄉鎮要設置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由縣各有關職能部門對工作站進行“授權明責”,將可以下放的監管事項報縣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后,正式授權給工作站執行。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機制
各鄉鎮和縣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推進“兩網”建設,加強組織領導,安排專人進行督導和落實?!皟删W”建設工作納入全縣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各鄉鎮和縣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并將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工作與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與整頓和規范農村藥品市場秩序緊密結合起來,全面完成“兩網”建設工作目標任務。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立長效機制
1、各鄉鎮要及時成立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確定分管鄉(鎮)長兼任站長,配備1名鄉(鎮)干部、衛生院院長或工商干部為兼職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日常藥監協管、食品安全工作。并按要求在每個村委會的干部和行政村衛生所所長中聘任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員。
2、工作站建設要做到“十個到位”,即機構牌子、工作人員、辦公場所、辦公設備、辦公經費、工作任務、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培訓計劃、激勵機制到位。
3、工作站推行“五個一”的工作模式:每人1本工作手冊,1張工作電話聯系卡,1本檢查記錄,每月1次日常巡查,全年一次跟班培訓。
1、進一步規范藥品供應主渠道。綜合運用政府調控手段和市場競爭機制,利用醫藥企業迅速快捷配送、質優價廉服務的優勢,重點扶持3-5家藥品質量體系完善、信譽良好、品種較全并能在24小時之內及時配送到位的藥品批發(配送)企業參與我縣農村藥品供應。
2、進一步完善以鄉鎮衛生院、農村衛生所、農村零售藥店、便民藥柜“四位一體”的農村藥品供應網絡。鼓勵企業在交通不便的邊遠鄉(鎮)、村設置藥品零售網點或便民藥柜,逐步消除藥品供應空白點。
3、鼓勵藥品企業集中配送向農村延伸,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農村藥品購進渠道,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藥品價格,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用藥需求。
4、認真開展對農村藥品購銷渠道的清理和檢查,依法查處違法購銷行為,加大對制假售假的打擊力度和過期失效藥品的清查力度,認真開展農村藥品經營企業GSP跟蹤檢查,提高藥品管理水平,確保農村藥品經營企業100%按GSP要求規范經營。
(四)堅持兩網建設與“新農合”結合,推進“規范藥房”建設
1、各鄉鎮要結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開展,把“兩網”建設融入新農合制度建設中。參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藥店”的管理模式,將農村藥品零售藥店等藥品供應點作為農村藥品供應的主渠道,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報銷范疇,讓農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2、推動農村醫療機構“規范藥房”建設工作。農村醫療機構藥房要做到“八個規范”,即:涉藥人員培訓上崗、管理制度統一制定、藥櫥藥柜衛生整潔、藥品擺放分類整齊、購進票據保存完好、驗收記錄規范完整、不良反應及時上報、醫療垃圾有效處理。加強對農村醫療機構藥品儲存條件建設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藥品質量管理規章制度,確保農村醫療機構藥品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使農民群眾就醫用藥環境得到改善。
3、各鄉鎮的“規范藥房”建設,要以一村一所“新農合”醫療點為重點,每個行政村要因地制宜,優先將“新農合”醫療點作為“規范藥房”達標樣板建設。具備條件的逐步實行電腦化管理,并與藥品監管信息網絡對接,實現電子動態監管。
(五)開展信用體系建設,推進社會和諧發展
1、各鄉鎮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以鄉(鎮)中心衛生院、零售藥店、村衛生所、個體診所的涉藥人員參加的交流管理制度,定期開展法律法規學習、經驗交流和年終評比,強化行業人員質量意識,提高行業自我管理和誠信自律的能力。
2、建立農村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監管檔案,建立健全涉藥單位信用信息征集制度、信用分類評價與管理制度、信用激勵和懲戒機制,實行不良行為記錄、警示、公示制度。
3、建立和利用電子平臺,加強信用信息的關聯、溝通和共享,切實增強管理相對人的守法誠信意識,引導并推動全縣醫藥市場信用體系健康和諧發展,促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建設。
(六)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兩網”建設濃厚氛圍
1、大力宣傳“兩網”建設,將食品、藥品宣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藥品法律法規、食品藥品安全常識、假劣食品藥品識別等宣傳活動,以進鄉(鎮)入村到戶為重點,提高農民對“兩網”的認識,增強農民群眾的自我保健、自我保護和自我發展的意識,引導廣大農民、藥品經營單位和農村醫療機構積極主動參與到“兩網”建設中來。
2、宣傳工作要做到“六個一”:每個鄉(鎮)衛生院、藥店要有1個宣傳欄(黑板報)、每個鄉鎮要舉辦1期宣傳講座、每個行政村要有1幅宣傳畫、每個“新農合”醫療點要有1塊宣傳牌、編印1本宣傳手冊、制作1張宣傳光碟,使“兩網”建設的意義和內容家喻戶曉。
(七)建立激勵考評機制,真正發揮工作實效。
各鄉鎮要積極建立“兩網”建設評價工作制度,建立激勵和考評制度,使農村藥品“兩網”運轉更加協調、內涵更加豐富、作用更加明顯,推動“兩網”建設向縱深發展。屆時,縣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鄉鎮開展“兩網”建設實效進行檢查和考評。為進一步提高監管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其在“兩網”建設工作中的社會監督作用。各鄉鎮要明確聘任條件、產生程序、工作紀律和職責分工,落實好各項規章制度,并重點做好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的聘任和調整工作,制定基層協管員、信息員的培訓計劃,定期開展針對藥品監督網絡人員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工作,起不到監督作用的,要及時予以解聘。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鄉鎮和縣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加大工作支持力度,積極穩妥地落實“兩網”建設工作,定期召開情況交流會議,及時調度和掌握創建工作進展和成效,提出解決困難的思路和辦法。
2、搞好宣傳、注重實效。各鄉鎮和縣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廣泛宣傳造勢,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大力推進“兩網”建設工作,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3、建章立制、大膽創新。各鄉鎮和縣各有關部門要邊建設邊總結,及時修訂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并注重規章制度的相互配套、相互補充。要在全面落實“規定動作”、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努力探索出長效的運行機制。
- 上一篇: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論文
- 下一篇:區縣婦女兒童發展中期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