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帶薪年休假制度方案
時間:2022-06-26 10:40:00
導語:員工帶薪年休假制度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暑假的到來,許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在謀劃休假事宜?!堵毠侥晷菁贄l例》實施后,機關事業單位休假制度有何新變化,應休未休有何報酬?日前,記者就干部職工關注的這一問題走訪了市人事局有關負責人。
不能休假須嚴格進行審批
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旨在關心職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按國務院、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級、各單位領導要增強執行帶薪年休假制度的自覺性,帶頭執行年休假制度;統籌安排,制定本單位職工年度休假計劃并上報有關部門備案,確保職工年休假落實到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確實無法休年假的,人數原則不得超過本單位在編干部、職工總數的5%,5%的比例包括應休假天數全部未休的人數,也包括休部分應休天數的人數。同時,不能休假的人員,應按要求嚴格進行審批: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上報上級分管領導簽署意見,其他班子成員由主要領導簽署意見;市直各單位負責人報市分管領導批準,其他人員按黨群系統、政府系統分別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批準。
年休假工資報酬支付有標準
按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對工作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要支付其年休假工資報酬。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支付標準為:每應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應休年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工作人員當年日工資收入的計算辦法為,本人全年工資收入除以261天。機關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以本人當年12月份列入工資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補貼外的應發工資總額乘以12與年終一次性獎金之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以本人當年12月份列入工資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補貼外的應發工資總額為基數乘以12。
工作人員年休假工資報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收入外,其余部分經有關部門審批后由所在單位在下一年度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
休假天數如何計算
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1年、滿10年、滿20年后,從下月起享受相應的年休假天數。如20*年4月參加工作的,到20*年4月為滿一年,從5月起可享受年休假。若享受年休假待遇的工作人員在當年1至11月間遇到工作年限滿10年或20年的情況,可在當年11月前按年滿工作年限后的休假時間計算年休假天數并休年休假,如在12月滿工作年限的,從下年度起計算相應的年休假天數。
各單位當年新錄聘用或調入的有工作經歷的工作人員、軍隊轉業干部和按有關規定安置的軍隊復員轉業士官,在辦理工資關系轉移手續時,應隨附在單位的休假情況證明。如在原單位未休年休假的,均享受帶薪年休假,其日工資收入的計算辦法與本單位同等條件人員相同。工作人員當年退休的,其未休年休假或應休未休的天數,均享受年休假工資報酬。這部分人員可不列入領取未休假報酬的人數比例內計算,其日工資收入為全年工資收入除以261。全年工資收入的計算辦法是:機關當年退休人員,為本人退休前最后一個月列入工資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補貼外的應發工資總額乘以12與年終一次性獎金之和。事業單位當年退休人員,為本人退休前最后一個月列入工資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補貼的應發工資總額乘以12。
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因野外地質勘察、野外測繪、遠洋科學考察等特殊工作任務,單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假的,可以跨一個年度安排。年休假在一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分段安排原則上不超過三段。
國家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工作人員參加有組織的各種形式的休假活動的時間,計算為本人當年年休假時間。若活動天數少于工作人員當年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補足其年休假天數,超過的計為下一年度年休假時間,工作人員當年已休完年休假后又參加這類休假活動的,也計為下一年度休假時間。工作人員參加在職學歷、學位教育的,其脫產參加集中面授的時間,應計入本人的年休假時間。面授時間超過本人可休年休假天數的,在本人向單位提交書面報告說明并經單位同意后不計為事假。
- 上一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意見
- 下一篇:黨委領導班子工作機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