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07-08 07:06:00

導語: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全面加強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五個行業(以下簡稱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全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總體部署,對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非法建設和非法生產經營的堅決取締,對證照手續不全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一律停產停業整頓,對證照手續齊全、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加強安全監管。通過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健全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事故預防控制體系,使全市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秩序明顯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二、組織領導

成立市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機構。

(一)市專項整治領導組

負責組織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對全市本次整治工作進行組織領導、安排部署。

(二)市專項整治領導組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市安監局監管一處,負責全市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專項整治工作和領導組日常事務。

辦公室主任:衛天喜(兼)

副主任:劉杰、羅建華,各縣(市、區)安監局分管副局長。

(三)市縣聯合檢查組

市專項整治領導組組織市安監局和有關部門監管人員及專家專業技術人員、抽調各縣(市、區)安監局等有關人員組成,對各縣(市、區)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檢查。

三、檢查內容

(一)對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檢查內容

1.是否對全市本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實施方案,配齊了工作人員,建立了專項整治責任制;是否對本單位及所屬企業進行了排查摸底,對問題和隱患進行了整改落實。

2.是否依法履行了相關審批手續,取得了國家及省規定的有關證照,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操作人員是否依法取得了相應資質,是否對從業人員進行了全員培訓。

3.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建設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按有關規定履行了安全設施“*”手續并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查、驗收和備案;是否存在未經批準擅自組織建設和生產現象;生產系統是否安全運行、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隱患并做到了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資金、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五落實”。

4.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并得到有效落實;是否建立了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分管安全負責人具體負責、班子其他成員負責分管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安全生產領導責任體系,落實了重要生產環節、重大事故隱患跟蹤排查治理的部門和責任人。5.是否貫徹落實了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規程,建立了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設立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置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主要負責人是否召開安全生產工作例會研究解決安全生產重大問題。

6.是否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和比例提取使用安全費用;是否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責任制,重大危險源是否登記建檔并制定了有效監控措施;是否根據國家有關要求制定了應急預案,并適時進行演練;是否按規定如實上報生產安全事故,有無瞞報、謊報或拖延不報行為。

7.是否建立了預防為主、持續改進、自*完善、自*提高的企業安全生產約束機制和長效機制,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和整體布局,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是否依法保證和加大安全投入,進行了技術改造、創新,依法淘汰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和設備,開展了安全標準化活動,規范企業生產流程各環節、各崗位的行為。

(二)對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檢查內容

1.是否對本行政區、本部門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對企業進行了排查摸底,對非法企業列入關閉名單并實施關閉取締;是否將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列入停產整頓名單并采取停產停業整頓措施;是否對證照齊全、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加強了日常監管,對上述三類生產經營單位名單進行了公示。

2.是否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在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實行了安全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安排、同步實施、同步考核?!糐P〗3.是否在機械制造等行業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對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進行了層層分解,簽訂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并實行嚴格考核;是否建立了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班子其他成員負責分管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領導責任體系,落實了每個重點企業的監管部門和責任人;是否堅持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和“一票否決”制度,并落實到位。

4.是否在機械制造等行業建立落實了安全生產委員會工作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隱患和事故舉報獎勵制度、事故責任約談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執法制度、安全生產專項督查制度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等各項制度。

5.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配齊了監督管理人員和執法人員,建立了應急救援體系,編制了應急預案,配置了相應的人員裝備,并進行了演練。

6.是否建立健全了機械制造等行業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不認真履職、不作為、亂作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事前責任追究;是否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對安全事故組織了調查處理,并按時結案。四、整治方式

(一)企業自查自整

全市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按照安全生產相關規定和標準,對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對照檢查并分類采取措施。

1.對違法生產的要立即停止違法生產行為,并主動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不如實報告的要對企業依法進行查處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2.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要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確整改責任人、落實整改資金限期整改、不積極整改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3.證照齊全、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要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二)縣(市、區)政府全面排查整治

在企業自查自整的同時,縣(市、區)政府組織對本行政區內機械制造等行業生產經營單位(不論非法合法、規模大小、隸屬關系)進行無一遺漏的排查,并采取相應整治措施。

1.對非法生產經營單位列入關閉取締名單實施關閉取締。

2.對證照不全、過期,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列入停產整頓名單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3.對證照齊全、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列入正常生產經營單位名單加強日常監管。

縣(市、區)政府要對上述三類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登記造冊、經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簽字后上報市專項整治領導組辦公室,并在本行政區內媒體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三)市縣(市、區)聯動分類整治

市縣(市、區)聯合檢查組對全市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專項整治工作進行聯合檢查;到各縣(市、區)進行檢查時要吸收縣(市、區)相關人員參加,聯合檢查組對三類企業名單和舉報電話進行公示;提出分類整治意見和措施。

1.對縣級政府所報關閉取締生產經營單位抽查率不低于50%,對列入關閉取締名單生產經營單位實施關閉取締進行監督并依法追究責任。

2.對縣(市、區)政府所報已停產停業整頓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抽查診斷,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

3.對各縣(市、區)政府所報的證照齊全、列入正常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抽查診斷,證照齊全合法有效的督促其依法生產經營;存在安全隱患的提出整改建議限期整改;對證照有弄虛作假,提出暫扣或吊銷證照建議,由發證部門依法審查處理,同時建議監察部門依法追究責任。

4.對聯動檢查結果進行分類匯總、簽字上報。

五、整治步驟

(一)安排部署和宣傳發動階段(1個月)

市、縣(市、區)政府成立專項整治領導組,制定實施方案,配齊工作人員,建立專項整治責任制,對整治工作進行宣傳發動、安排部署。

(二)企業自查自整和縣(市、區)政府排查摸底階段(3個月)

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查找隱患和問題并進行整改。縣(市、區)政府進行排查摸底,分類整治。

(三)市縣(市、區)聯動分類整治階段(6個月)

市縣(市、區)聯合檢查組在安監部門排查摸底基礎上進行分類檢查整治。

(四)再檢查和總結階段(2個月)

市專項整治領導組組織對各縣(市、區)再進行交叉檢查、重點是跟蹤抽查,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總結、通報情況、追究責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縣(市、區)政府行政一把手是本行政區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負責人;要層層簽訂專項整治目標責任書,把專項整治各項任務落實到人。

機械制造等行業企業法人代表是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自整,問題和隱患要立即或限期整改。

(二)規范檢查,嚴格執法。各縣(市、區)要建立完善專項整治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規范專項整治檢查工作;在檢查前要組織培訓,檢查結果要書面反饋被檢查單位;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或違法行為時,要向被檢查單位下達整改通知等執法文書;要嚴格實行事前問責和事后問責等責任追究制度。

(三)廣泛宣傳,加強監督。各縣(市、區)要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建立群眾舉報受理獎勵制度;要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進行統籌安排,在人員、經費上給予保障。各檢查組所需費用由本級財政列支,不得向基層政府、部門和企業攤派,工作人員不得收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禮金、禮券和禮物等,一經發現,追究責任。

(四)搞好總結,及時上報。市領導組要對各縣(市、區)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總結,各縣(市、區)專項整治辦每月2日前要將上月整治情況上報市整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