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生產技術方案

時間:2022-07-11 10:03:00

導語:當歸生產技術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歸生產技術方案

認真做好*鄉百畝當歸生產工作,切實抓好產業示范樣板,起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帶動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現將當歸生產操作技術規程擬定如下:

一、育苗

(一)整地理墑

1、翻犁理墑

對選擇好的苗圃地,應及時翻犁,熟化土壤,清除雜物,減少病蟲來源。理墑應根據地塊形狀而定,為確保墑面濕度,宜采用高埂低墑,墑向避免與風向垂直,一般墑面長8米,墑寬1.2米,以方便田間管理。

2、燒地

燒地可以有效殺滅雜草,病蟲害源,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能。燒地要求在播種前3~4天,理好墑面,按照每畝2~3噸枯枝,把土垡、細土或草皮鋪于墑面保持暗火燃燒24~48小時,確保燒透。

3、燒火土

用做蓋土的火土要單獨焚燒,火土量一定要足,每畝不低于1噸。

4、施肥整平

按每畝施腐熟細農家肥2噸、復合肥50公斤,與墑面火土拌均勻后整平、整細。

(二)、種子處理

種子在播種前必須采用“曬、揉、浸、催”等技術措施進行處理。為提高種子酶活性,浸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晾曬,曬種1~2天為宜。曬種后適當揉種,去除當歸種子兩側的側翼,然后進行浸種,水溫30℃為宜,浸種時在水中加入多菌靈或敵克松,以殺滅各種病害,種子浸泡24小時后,撈出種子,拌入滅菌土(種子與土的比例為1:3或1:5)進行催芽,待種子露白后播種。

(三)、播種

1、澆透墑面

播種時先把墑面澆透,每次少量澆花水,以保持墑面平整,墑面滲透不能低于20厘米。然后在把敵克松噴施于墑面。

2、播種

2月上中旬開始播種,播種時一定要稱種到墑,反復多次撒均勻,每畝播種量為4~5公斤,然后把火土撒蓋在種子上厚度為0.3~0.5厘米,以見不到種子為準,最后再覆蓋上青松毛。

3、澆水覆膜

種子播好后,用噴壺澆水,澆水時要澆花水。澆水后把敵殺死噴霧于青松毛上,并及時覆蓋地膜及拱棚膜。

(四)、苗期管理

當歸播種后要隨時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一般15~20天出苗,待苗高1厘米時,將所蓋的青松毛揭掉。當苗高3厘米且具有3片真葉時,間苗并拔除雜草,此時可以使膜四周均勻通風煉苗。在幼苗生長中期每畝可適當澆施人糞尿或少許尿素(施肥后一定要用清水洗苗),以促進幼苗生長。

二、大田移栽

(一)、整地理墑

對選擇好的地塊,要及時深翻松土,并去除田間雜物后再理墑。為方便中耕管理,理墑規格為:墑面寬1.5米,墑高15厘米。

(二)、打塘移栽

待雨水大量來臨,即4月低至五月中上旬,搶時移栽。移栽時按株行距25厘米×30厘米三角形交叉打塘(每畝栽7000株左右),塘深20厘米左右,每畝用2~3噸農家肥,50公斤復合肥施入塘底作底肥,用少許土蓋肥后再栽小苗,邊栽邊覆土,澆足定根水,確保成活。

(三)、田間管理

移栽后如果發生死苗現象應及時補栽。待苗成活后,結合松根培土,及時清除田間雜草。6~7月份生長旺季,每畝追施尿素20公斤或者碳銨50公斤作提苗肥。8月中下旬,每畝施硫酸鉀10~20公斤,以促進根部膨大。當歸易發生的蟲害是地老虎,病害是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進行防治,要求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一般蟲害主要用敵殺死,敵敵畏防治,病害用甲基托布浸、粉銹靈等防治。

(四)、采收

12月份當歸植株葉枯時,即可采挖。采收前半個月左右,趁晴天割去地上莖葉,讓太陽充分曝曬,一方面使土壤水分蒸發便宜采挖,另一方面利于營養物質積累,使根部充實飽滿。采挖時一定要注意盡量保持根部完整,揀除病殘株,晾曬分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