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28 03:53:00
導語: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快小麥良種推廣,提高全縣小麥生產效益,根據省、市關于優質專用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現就我縣20*年優質專用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良種補貼推廣任務及資金安排
(一)任務安排
20*年,省、市安排我縣優質專用小麥良種推廣補貼20萬畝,每畝補貼10元,共計200萬元。按照市農業局統一核定的每畝播種量10公斤計算,每公斤小麥良種補貼1元。參照各鄉鎮2007年度統計面積,將我縣2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推廣補貼面積、補貼資金按比例、分品種分解到各鄉鎮(詳見附表)。
(二)供種價格
經*市農業局、財政局組織統一招標,*大地種業有限公司和*縣農藝種業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為我縣該項目供種企業。補貼品種為石麥15、石新828、邯7*6、科農199、石新733五個品種,供種價格按中標價格執行,即石麥15、石新828、邯7*6、科農199四個品種中標價格為每公斤3.10元,每公斤補貼1元后,農民實際購種價格為每公斤2.10元;石新733中標價格為每公斤3.02元,每公斤補貼1元后,農民實際購種價格為每公斤2.02元。以上種子價格均為包衣種子或隨種子發放包衣劑。
(三)資金撥付
1.按照省市要求,小麥良種補貼項目資金實行縣財政兩次撥付制。縣財政在項目資金到達后15個工作日內,向供種企業預撥70%的補貼資金,以資助供種企業開展供種。供種結束后,于11月30日前,供種企業憑購種農戶簽字確認的統一供種清冊和農業局的驗收報告等相關報帳資料,結算其余30%的良種推廣補貼資金。
2.供種企業在領取70%的良種補貼資金后,向農業局交付總補貼額15%的供種質量風險押金,以備解決因種子質量引發的矛盾糾紛。項目完成后,對無任何經濟糾紛的供種企業退還質量風險押金,對糾紛已結案供種企業退還剩余款數。
二、工作要點
(一)準確把握補貼目標要求
1.加快優質專用、節水小麥新品種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節水小麥的良種推廣補貼,以增加農民種植收益為目的,以提高小麥產量、改善品質和延長產業鏈為重點,以標準化、規模化、模式化栽培和實行訂單生產為保證,按照“提高質量、穩定品質、降低成本、節約用水、穩定產量、增強競爭能力”的要求,切實促進優質專用小麥、節水小麥的優勢區域發展,統籌合理的確定補貼示范區,示范區良種覆蓋率、統一供種率達到100%。
2、加大綜合配套生產技術推廣力度。縣農業局協助供種企業制定適合本地特點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全方位開展技術培訓,提高項目區農民生產技術水平,確保技術推廣到位率達到100%。補貼品種全部推廣小麥種子包衣技術,提高麥苗的整齊度和抗病能力。
3、完成小麥品質檢測抽樣任務??h農業局要積極開展品質檢測鑒評工作,確保生產的優質專用小麥達到國家標準質量的要求,按期完成產品抽樣率任務。
(二)加強供種環節管理
1.落實補貼面積
各鄉鎮要根據任務要求,合理劃定小麥良補示范區,對補貼面積進行層層分解,細化落實到村、到農戶、到地塊,確保補貼面積全面落實。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以鄉鎮為單位,一村一品,整建制實施,最大限度地發揮規模效益。項目村農戶自愿選擇所提供的小麥良補品種,但購種不得超過分配面積。
2.實行供種到村
各鄉鎮根據縣分配的小麥良補面積確定項目村,然后由包村干部負責,指導幫助項目村組織農戶填報由市印制的統一供種清冊和供種卡,注明購種農戶姓名、補貼面積、所購品種、購種數量、種子單價、補貼資金、聯系電話等,購種農民或農戶代表在統一供種清冊上簽名并按手印,同時進行村級張榜公示。經公示無誤后,村委會加蓋公章,連同收取的補貼后的種子款,以村為單位交到縣農業局下設的鄉鎮農技推廣區域站。供種企業根據農業局提供的統一供種清冊將項目村所需小麥種子送種到村,由村干部負責發放種子和供種卡。
3.建立供種檔案
各鄉鎮和農業局按照“縣有區域圖、鄉鎮有分解表、示范村有供種清冊、示范戶有供種卡”的總體要求,建立良種推廣項目明細檔案,其中鄉鎮檔案要建立到村、到戶,縣農業局要建立供種電子檔案。
(三)積極開展產銷銜接
各鄉鎮要把產銷銜接作為搞好良種推廣補貼示范工作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積極培育引導企業和各種合作組織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確保農民生產的優質專用小麥、節水小麥銷的暢、賣的好。
(四)切實抓好技術培訓和政策宣傳
縣農業局要充分利用縣電視臺《農民之友》欄目和*農業信息網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國家優質專用小麥良補政策、補貼面積、供種方法、供種價格等,讓廣大農民都能了解國家的良種補貼政策。要充分發揮縣農技中心和鄉鎮農技推廣區域站的作用,協助供種企業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板報、簡報、明白紙、網絡等形式進行技術宣傳,組織好技術培訓,并根據農時季節組織舉辦技術講座,深入到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生產管理技術,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管理中遇到的實際技術問題,提高農戶的科學種田的水平,加快規范化生產技術的普及推廣。同時,要抓好示范方的展示和帶動作用,定期舉辦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展示觀摩,以點帶面,將全縣小麥生產推向一個新臺階,為促進農民增收做出貢獻。
三、加強項目領導和監管
(一)加強項目領導
為切實將20*年優質專用小麥良種推廣補貼工作落到實處,縣成立由縣委常委、副縣長高華樹任組長,人大副主任高國甫、政協副主席劉伏生任副組長,農業、財政、工商、物價等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和各鄉鎮長為成員的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領導小組,協調處理小麥良補項目落實中的有關工作和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由農業局副局長王建成擔任。各鄉鎮也要明確一名主管副職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并在每個項目村明確2—3名村干部專門負責此項工作。
(二)實行項目公示制
縣農業局在縣電視臺和*農業信息網將各鄉鎮小麥良種補貼面積、補貼金額、補貼品種、供種價格等進行公示。各鄉鎮要以村為單位,對補貼農戶、補貼數量、補貼金額、供種價格等進行上墻公示??h農業局、財政局設立舉報電話(*),接受農民監督,確保項目資金使用的公開、公正、透明。
(三)加強項目監督
供種期間,縣農業局和財政局負責對各鄉鎮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督導,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供種結束后,縣農業局、財政局將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向縣政府及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寫出總結報告。
- 上一篇:縣飼料生產和養殖環節專項整治方案
- 下一篇:企業環保專項行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