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規劃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19 10:18:00
導語:礦產資源規劃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維護《規劃》的權威性與維護社會穩定相統一的原則。以宣傳教育為先導,政策措施為保障,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規劃》的實施。
(二)堅持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對規劃提出的限制開采總量的礦種和對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的礦山企業要嚴格控制開采總量、壓縮礦山數量,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堅持合理布局、優化配置、規模生產的原則。采用先進的采選技術、生產工藝和管理方法,促進礦業結構的優化,提高開采和加工技術水準,開發新產品,提高資源利用率,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四)堅持“禁采區關閉、限采區收縮、開采區聚集”的原則。嚴格按照“鼓勵、限制、禁止”三區劃分方案進行布局和結構調整,實現我縣礦業布局合理,礦山設置科學,資源開發有序的總目標。
二、主要任務
(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1、主要目標。
營造良好的地質工作環境,在我縣行政區內開展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調查及商業勘查,礦山生態環境調查評價與監測,鼓勵社會投資者開展陶粒頁巖、礦泉水等礦產的勘查工作。
2、項目安排。
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調查及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
(1)吉林省*縣太平山油頁巖礦詳查(一)
(2)吉林省*縣太平山油頁巖礦詳查(二)
(3)吉林省*縣太平山油頁巖礦詳查(三)
(4)吉林省*縣—農安地區油頁巖礦詳查(一)
(5)吉林省*縣—農安地區油頁巖礦詳查(四)
(6)吉林省*縣—農安地區油頁巖礦詳查(五)
(7)吉林省*縣—楊大成子油頁巖礦普查(一)
(8)吉林省*縣—楊大成子油頁巖礦普查(二)
(9)吉林省*縣—楊大成子油頁巖礦普查(三)
3、礦產資源勘查監督管理。
對轄區內的礦產資源勘查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探礦權人是否按照勘查登記的范圍、時間、礦種、勘查施工單位進行勘查活動;是否按照提交的勘查設計施工;是否完成了最低勘查資金投入;是否按勘查登記的內容進行勘查,是否存在越界勘查、非法采礦、非法轉讓探礦權、搶占地盤、擅自滾動勘查開發、邊探邊采等非法行為。
(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1、主要目標。
嚴格控制礦產開采總量。20*年,石油產量、天然氣產量、陶粒頁巖產量、磚瓦用粘土產量、建筑用砂產量分別限制在6萬噸、1.2億立方米、1萬噸、19.2萬噸、12萬立方米,礦泉水開發總量要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2、調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向和開采總量,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
鼓勵開采石油、天然氣。堅持油氣開發并舉。立足低滲透、低豐度、低產量、低效益儲量的現狀,加大開發中的科技投入,將油田含水上升率控制在1%以內,同時大力推廣三次采油技術和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原油采收率和產量,保證老油田保持較好的穩產水平,新建油氣田產能實現定額目標。緊緊抓住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有利時機,積極向國家爭取項目,加速石油煉化由燃料型向綜合化工型轉變,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石油開發的綜合效益。
鼓勵陶粒頁巖開發。積極扶持永久鎮陶粒頁巖項目開發,爭取20*年投產。進一步增加科技含量,使開采回采率提高到90%以上。
在保證建筑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嚴格限制現有磚瓦用粘土礦的開采。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磚瓦用粘土礦。逐漸關、停、并、轉現有磚瓦用粘土場。按照規劃要求,20*年底前,關閉資源瀕臨枯竭的磚廠,對這些磚廠不再辦理采礦權延續登記手續。要通過實行采礦權有償出讓和儲量塊段管理嚴格限制磚瓦用粘土的開采總量。
適當控制建筑用砂的開采。按照集約化開采的原則,實行限量開采,防止資源浪費。
推廣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方法、技術設備,淘汰落后的采選方法、采選工藝設備,提高采選技術水準。重點提高優勢、特色礦產品的采、選、加工工藝水平,降低初級產品在銷售中的比例。加強精細加工產品開發并逐步提高生產能力,延長產業鏈。
鼓勵礦山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研究攻克貧礦開發利用技術。鼓勵、支持對油頁巖、膨潤土、泥炭等貧礦的開發利用進行技術攻關。
加強監督管理,使礦山企業按照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采礦山資源。生產礦山必須加強技術管理,健全資源儲量動態管理制度,按《吉林省礦產資源儲量管理條例》的要求提供合格的年度資源儲量報表、相應資源儲量計算圖件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3、調控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
加強采礦權市場建設,運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調整礦山規模和布局,使礦山企業適度集中,布局合理。嚴格執行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制度。20*年全縣砂廠的最低開采規模要調整為每年3萬立方米以上,陶粒頁巖的最低開采規模要達到每年5萬立方米以上,礦泉水的最低開采規模要達到每年5萬立方米以上。對未達到最低開采規模的礦山要限期整改。新建、延續、變更及擴建礦山除符合礦產資源法及有關政策法規外,還必須嚴格符合規劃中所規定的開采準入條件。
(三)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
1、主要目標。
初步建立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履約保證金制度和礦山生態環境監督管理體系。生產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50%以上,閉坑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80%以上。
2、實施存儲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制度。
認真落實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存儲制度,新建、改建、擴建礦山在提交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同時,必須存儲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存儲標準以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確定的費用為準。同時要設立銀行專用賬戶,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礦山企業共同管理。
3、加強生產和閉坑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
20*年底前,開展全縣范圍內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現狀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制定20*年度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計劃。20*年底前,要重點加強對各磚瓦粘土礦區、旱砂礦區的生態環境整治。
對于生產礦山,必須制定完善的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鼓勵礦山企業自籌資金有計劃地進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對不履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義務的礦山企業,要下達開展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通知單,過期3個月仍不開展工作的要收儲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對不執行礦山有關環境保護法規,破壞礦山環境并造成環境進一步嚴重惡化的行為,要依法進行查處。
對遺留的閉坑礦山,要按照“統籌規劃、分批實施、突出重點、注重質量”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盡快恢復閉坑礦區生態環境。磚瓦用粘土礦閉坑后留下的采空區,以土地復墾為主,恢復整治為經濟林或改造為耕地。
實施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工程,在全縣培育3個示范區:
(一)*縣三青山鎮機磚廠粘土礦區土地復墾;
(二)*縣機磚廠粘土礦區環境治理;
(三)*縣原二里界鄉機磚廠粘土礦區環境治理。
以上礦區治理總面積21.3公頃。以*縣機磚廠作為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試點礦區。
對于新建礦山要嚴格執行規劃中確定的新建礦山生態環境準入條件,不符合條件的項目不予審批。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規劃意識,嚴格按規劃規范行政行為。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規劃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并嚴格執行規劃實施管理的領導責任制,將規劃實施管理納入管理目標。明確負責規劃管理的職能科室,落實工作崗位和人員,明確工作任務。
(二)嚴格執行規劃,加強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監督管理。
規劃實施在符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具體情況的基礎上,要與我縣國土資源行政管理工作年度安排相結合,與礦產資源秩序治理整頓相結合,與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相結合。對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開采、保護項目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項目,探礦權采礦權的設置、申請審批、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和處置,礦山變更或延續等,要認真做好規劃審查,提出規劃意見。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不予批準立項和發證。
(三)加強規劃的實施監督檢查,維護規劃的權威性。
加強規劃的宣傳工作,普及規劃知識,提高規劃意識,接受社會公眾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將規劃執行情況的檢查作為監察的重要內容,對違反規劃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要堅決予以查處。
- 上一篇: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
- 下一篇:人民幣升值問題研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