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健康教育行動方案

時間:2022-01-26 04:49:00

導語:農民健康教育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健康教育行動方案

一、行動宗旨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為宗旨,建立農村衛生科普體系,在全市范圍內普及心腦血管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艾滋病、乙肝、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防治的基本衛生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行為習慣,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行動目標和任務

(一)行動目標。到2010年,全市建立起完善、運轉有效“行動”工作網絡;農村中小學生基本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0%,基本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65%;農村居民對“行動”的標識和核心信息的知曉率達到60%;疾病和心腦血管系統等慢性非傳染疾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要達到85%。

(二)工作任務。

1、市衛生局開展科普知識講座及培訓,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每年開展一次健康教育咨詢活動,每場參與人數要達到80人。開展社區科普教育,傳播核心信息,做好心腦血管等慢性非傳染疾病的普及健康檔案的建立等工作。

2、各鄉鎮在轄區范圍內開展健康知識科普講座,每季度一場,每場參與人數在50人以上。對教師、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專干等重點人群組織一次健康教育培訓,建立“行動”標識或宣傳標語兩處,每季度更換一次。

3、各村每年要進行4場科普知識講座,要求每場參加人數60人以上。建立“行動”標識或標識一處,每季度更換一次。每年組織一次健康教育培訓,對村民進行健康知識問卷測試。對3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進行健康檢測及心腦血管等慢性非傳染疾病的普查,并針對重點人群提出干預措施,建立健康檔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達到預防各種疾病的目的。

三、評比指標

(一)政策指標。實施“行動”情況督導(5分);組織“行動”效果評價(10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3分)。

(二)過程指標。骨干人員培訓率(20分);黑板報、宣傳欄更換頻率(10分);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20分)。

(三)效果指標。農民“行動”核心信息知曉率(20分);農民與核心信息相關的行為形成率(20分)。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決定成立*市農民健康教育促進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組長由副市長盧廣金擔任,副組長由市政府秘書長裴剛,市衛生局副局長、愛衛辦主任高景貴擔任,成員由市教育局、農發局、精神文明辦、團委、婦聯、廣電局、衛生防疫站,各鄉鎮、街道辦事處主管領導等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防疫站,電話:*,省健康教育駐*辦事處聯絡員李立君。

(二)嚴格管理。市衛生局對“行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本次活動健康知識科普講座的專家及檢測人員由健教辦嚴格考核后聘任派出,在科普講座、檢測等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動過程中,由健康咨詢醫生面對面展示、介紹產品(不可超越國家規定的功能范圍)。

(三)及時歸檔。市健教辦要認真做好此次行動的資料收集、整理與保存工作。對重點人群中的重點對象,要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并對其健康狀況、行為習慣、干預效果進行跟蹤隨訪,工作檔案由市健教辦保管。

(四)密切配合。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市政府相關部門要建立例會、通報和報告制度。于每月上旬召開相關部門例會,總結匯報上個月的工作,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行動”實際,將開展情況上報市健教辦,確保我市農民健康教育促進行動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