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助農增收大行動方案
時間:2022-02-02 05:02:00
導語:秋冬季助農增收大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題目標
(一)活動主題。以“興漁牧,送服務,促增收,保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秋冬季農業生產和全年農民增收目標,層層組織工作隊,深入基層和農業農村一線,采取各種形式,認真抓好基礎建設、產業開發、技術服務、就業創業、防病減災、推介促銷、政策落實等重點工作,從而推動我市水產畜牧業基礎有新加強、特色產業有新提升、農民收入有新增長、“三農”服務上新水平。
(二)目標任務。市水產畜牧獸醫系派出的2388名工作隊員與12名自治區級工作隊員,共2400名工作人員,組成自治區、市、縣(區)、鄉(鎮)、村五級工作隊,深入全市各村屯開展秋冬季助農增收活動?;顒悠陂g,計劃完成以下工作目標任務:一是培訓農民12000人次;二是推廣應用8項先進實用技術;三是水產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四是新增加能繁母豬5000頭以上,生豬良種補貼2萬頭,力爭全市短期養殖項目養殖量比上年增加30%以上,增加農民養殖收入4.75億元,人均增收97元。
二、活動時間和要求
活動時間從2009年8月中旬起至2009年12月中旬止,為期4個月。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組織動員階段(8月下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各有關部門根據統一部署和要求,分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成立機構,組建工作隊,做好規劃,明確秋冬季水產畜牧業發展重點、項目和規模,落實建設重點、資金安排等前期準備工作。
(二)行動服務階段(9月初至11月底)。工作隊按計劃進駐各縣鄉鎮深入村屯開展調查研究,與當地黨委政府、對口部門銜接,按照方案總體要求,全面做好活動開展和項目實施,組織開展相關技術培訓,認真抓好各種典型培育。確保助農增收各項行動落到實處。
(三)檢查總結階段(12月上旬)。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進行自查,評選出先進個人,對活動進行全面總結,提出下一步發展意見建議和明年春季漁牧業生產思路,于12月18日前將總結材料電子郵件報送*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郵箱:*)。
三、活動的主要內容
秋冬季是全年水產畜牧業生產的關鍵時刻,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十分關鍵。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各有關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區、全市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年中工作會議以及我局相關工作部署,突出抓好“兩大重點助農增收項目”和“八個助農增收活動”,科學安排,統籌推進,努力實現全年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
(一)兩大重點助農增收項目
——短平快養殖產業項目。扶持發展秋冬生豬、家禽、山羊、鵝、兔以及大規格魚種培育等周期短、見效快的項目,重點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通過實施今年農村養殖設施建設項目,農業養殖產業化項目,生豬龍頭企業貼息貸款項目、生豬良種化項目等,新增生豬養殖量30萬頭,家禽養殖量1500萬羽。依托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由牛、羊、兔、鵝等草食動物,加大牛品改力度,積極推進龜鱉庭院養殖發展。近期我局將召開一次特色養殖現場會,總結推廣我市特色養殖典型經驗,力爭秋冬季兔、鵝養殖量長30%;龜鱉庭院養殖量增加30%。力爭全市短期特色產業養殖量比上年增加30%以上,大幅增加農民養殖收入。
——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重點加快發展設施漁業,啟動中低產魚塘改造工程。在今年秋冬季要建設一批魚種越冬大棚,培育大規格魚種1.36億尾以上,改造中低產池塘3.63萬畝,為明年漁業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二)八個助農增收活動
——落實政策助增收活動。今年以來,中央和自治區、*市進一步加大水產畜牧業投入,各種支農資金不斷增加。要通過*市開展助農增收大行動,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水產畜牧業的各項惠農政策,使惠農政策100%覆蓋所有行政村。要嚴格按照程序要求和管理辦法,及時組織水產畜牧業補貼資金的申報和發放,重點落實800萬元新農村建設養殖基礎設施改造建設項目,200萬元生豬重點龍頭企業貼息貸款任務和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進一步完善羅非魚產業化扶持政策,把扶持資金用好,盡可能發揮促進產業發展作用;加強與發改委、財政等部門的配合,組織開展項目落實情況督查,加快扶持資金的使用,促使扶持政策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效益,確保漁牧民享受最大實惠。
此項工作由局市場信息與科技科牽頭,各業務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特色養殖助增收活動。依托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以牛、羊、兔、鵝、草食性魚類為主的草食動物產業,加大牛品種改良力度,加快草食動物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步伐,做大做強奶水牛產業,努力把奶水牛產業培育成為水產畜牧業經濟的新興產業。加快羅非魚等出口優質水產品產業開發,積極推進龜鱉庭院養殖發展。
此項工作由局漁業生產管理科、畜牧與飼料科分頭負責,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科技推廣助增收活動。重點推廣牛雜交改良、粗飼料加工利用、牛病綜合防治、優良牧草、羅非魚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養殖技術,亞冷水性魚類養殖技術、龜鱉庭院養殖技術,向科技要效益,以技術促增收,全面完成全年肉、奶、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目標任務。充分利用農事村辦、“農家課堂”、科技特派員、駐村指導員等多種比較成熟的培訓帶動模式,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
此項工作由局漁業生產管理科、畜牧科牽頭負責,各業務科室、相關直屬單位以及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就業創業助增收活動。以組織實施水產畜牧業“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科技入戶示范工程項目”和“無公害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項目”為載體,圍繞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在全市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大培訓,提高漁牧民的就業創業技能。繼續加大返鄉農民工培訓力度,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協助有關部門解決貸款、用地、收費、工商登記、納稅服務等困難問題。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結合實際,發展特色養殖業。
此項工作由局市場信息與科技科牽頭,局人事科、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產銷對接助增收活動。加大我市優勢漁牧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利用廣西水產畜牧信息網及各種媒體,重點宣傳推介生豬、家禽、羅非魚、對蝦、水牛奶等大宗農產品,努力打響我市優質漁牧產品品牌,促進銷售增收。不定期在網上主要養殖產品市場信息,吸引經銷商前來采購、經銷。因地制宜組織參加各種類型農產品展銷促銷活動,促使全市漁牧產品商品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扎實推進“一企一策”活動,抓好肉類水產加工等優勢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培育發展,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促銷作用,牽線搭橋,引進客商。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專業協會建立和完善市場信息網絡。
此項工作由局漁業生產管理科、畜牧與飼料科、市場信息與科技科分別負責,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防病減災助增收活動。宣傳國家防控政策,使群眾明白防疫是養殖者的義務;宣傳防控知識,實現群防群控;宣傳對病死畜禽實現“四不準一處理”,使群眾自覺不出售、不轉運、不宰殺、不食用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從源頭上防止疫病發生。切實抓好秋冬季動物免疫工作,扎實開展高致性豬藍耳病突擊月活動和規模養殖場疾病凈化工作。嚴格執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行政首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切實抓好重大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加強動物防疫,確保全市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密度達100%。做好水產畜牧養殖災害防御工作。同時,加大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力度,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開展提供組織和人力保障。
此項工作由局防疫檢疫監督科、漁業生產管理科、畜牧與飼料科、獸醫醫政藥政科分別負責,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安全監管助增收活動。一是切實做好苗種、飼料、獸藥等養殖生產物資的市場供應,及時主要漁牧產品市場需求預測、價格等信息,引導和幫助農民合理安排秋冬養殖計劃。二是組織開展“苗種、飼料、獸藥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從8月下旬開始會同當地農業、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開展農資市場大檢查,集中力量對苗種、飼料、獸藥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清理整頓無證無照和標簽標識不規范等不合格市場主體。組織開展飼料獸藥市場專項檢查,重點整治經營違禁藥物及“四無”飼料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加強獸藥經營、使用管理,組織清查違禁獸藥、假劣獸藥。8~10月,統一組織對重點地區的飼料、獸藥進行質量監督抽檢,抽檢與查處聯動,對制售假冒偽劣飼料、獸藥行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確保水產畜牧業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利益。三是開展水產畜牧產品質量抽檢,確保漁牧產品質量安全。四是切實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和防臺風工作。
此項工作由獸醫醫政藥政科、畜牧與飼料科、漁業生產管理科按職能分別負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以及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和諧發展助增收活動。妥善解決災區、貧困地區漁牧民和返鄉農民工的實際困難,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其發展生產,多方增收。落實救災救濟措施,幫助困難漁牧民解決好生產所需資金和物資等難題。協助各地積極疏導排解各種不安定因素和矛盾,切實重視做好漁牧民信訪工作,為水產畜牧業發展、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環境,確保農村社會特別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期間的穩定。
此項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配合。
四、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活動各項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成立深入農村開展秋冬季助農增收大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立4個小組,組織派出12個宣講服務工作組。
*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要高度重視,切實把秋冬季助農增收大行動作為下半年“三農”工作重點。盡快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切實加強領導。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領導要率先垂范,每人聯系指導1-2個村屯開展工作。各科室、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帶頭參加工作組(隊),靠前指揮,并抽調業務骨干及時組成工作隊,盡快深入基層開展活動。
(二)落實經費,分片包干。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部門要以此次活動作為檢驗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重要內容,層層落實責任制,實行分片包干負責制。各工作組(隊)要根據實際,制訂、細化活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進度、工作要求,確保領導、人員、資金、物資、技術、服務“六個到位”。
(三)加強合作,密切配合。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要積極履行職責,加強與農業、公安、工商、質監、物價等部門的協作,各負其責,相互支持。水產畜牧獸醫系統內部各單位要團結協作,形成合力,全力加快推進工作進度。
(四)創新形式,突出主題。積極創新活動載體,緊密結合地方實際,舉辦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帶動明顯的助農增收活動,迅速掀起秋冬季水產畜牧業生產高潮。一是開展“三下鄉”集中行動?;顒悠陂g,各工作組要與所負責的縣(區)開展1~2次“三下鄉”集中行動,開展科技咨詢、培訓服務、問計訪談、贈送科技書刊、光盤、手冊等豐富多彩的科技、法律、物資下鄉活動。二是開展助農扶農主題實踐活動。9~11月,各縣(區)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開展1—2次助農增收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各種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多為農民辦實事好事,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和農民群眾發展生產的積極性。
(五)培育典型,點面推進。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要積極挖掘和培育活動典型,認真總結活動亮點、先進人物事跡和成功經驗,為探索形成農民持續增收新機制新路子積累經驗。充分發揮典型引路、樣板激勵和示范帶動等作用,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紙等載體,開辟專欄,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進行廣泛宣傳,弘揚先進,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形成全社會關心農業、關注農村、助農增收的良好氛圍。加大部門、地區、工作隊之間的經驗交流,確保各地活動齊頭并進,平衡發展。
(六)轉變作風,熱情服務。全市水產畜牧獸醫干部、技術人員特別是工作隊隊員,要切實轉變作風,一要輕車從簡,二要抓點示范,三要做好服務,讓農民滿意,基層干部滿意。
(七)定期匯報,交流情況。各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主管局),每月8日、18日、28日將活動開展情況形成文字材料將電子文檔報送至我市局市場信息與科技科,每月10日、25日將附件7內容通過自治區局網上直報平臺填報。同時不定期報送活動先進典型和有關重要情況。市局市場信息與科技科郵箱*,電話*。
(八)加強指導,督促落實。活動期間,市局將組成若干個督查組,分赴各地檢查活動開展情況。各縣區局也要相應組織督查組,檢查活動開展情況。
- 上一篇: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探究論文
- 下一篇:旅游人力資源開發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