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質量興區工作策略

時間:2022-06-16 03:42:00

導語:地區質量興區工作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質量興區工作策略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質量工作的意見》(新政發[2007]67號)、行署《關于加強質量工作的意見》(塔行發[2007]117號)精神,進一步提高我區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總體水平,結合地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提高質量、保障安全、擴大需求、促進增長,大力實施質量興區戰略,不斷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推動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居民生活環境質量邁上新臺階,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自治區實施“質量興新”戰略作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

經過3至5年努力,全面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重點在以下方面取得成效。

(一)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區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有效加強,區域性質量問題得到全面整治,出口產品質量保持穩定,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藥品質量安全事故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確保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名牌產品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全區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名牌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出口免驗產品、馳名(著名)商標產品數量不斷增加,其增加值占工業企業增加值比重不斷提高。

(三)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居民生活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在產品質量方面,全區農產品(林、牧、水產品)、工業產品品種進一步增加,技術含量和檔次顯著提高,質量效益不斷顯現,國家監督抽查、省級監督抽查合格率有效提升;在工程質量方面,當年竣工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和規范要求,獲得省級工程質量獎的建設工程項目數不斷增加,全區工程質量投訴下降,各族群眾對工程質量滿意度不斷提高;在服務質量方面,旅游、金融、保險、房地產、醫療衛生、信息咨詢等服務業日趨規范,服務標準覆蓋率達80%以上,服務標準實施率達95%以上,各族群眾對服務質量滿意度不斷提高;在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方面,全區空氣質量不斷提高,節能減排成效明顯,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城鄉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推動質量興區工作扎實開展。地區把質量興區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成立組織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縣(市)建立健全相應組織機構,結合實際,認真制定“質量興縣(市)”、“質量興行業”工作方案,加強對質量工作的實施管理和考核。各有關部門牢固樹立工作“一盤棋”思想,明確責任,加強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宣傳,形成質量興區良好氛圍。各縣(市)、各有關部門以“質量月”、“質量萬里行”等活動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在全社會廣泛開展質量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制觀念,營造全社會關心質量、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加強企業經營者和職工質量教育,全面提高其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水平。積極在有條件的培訓機構開設質量管理課程,不斷強化廣大干部的質量意識。

(三)積極引導,增強企業質量管理效益。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理念,積極開展“轉機制、抓管理、練內功、增效益”和“質量興業”、“質量興廠”等活動,嚴把產品出廠質量關,加快新產品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益。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改進激勵機制,調動廣大員工提高產品質量的積極性。引導企業培育質量文化,形成生產經銷優質產品光榮、假冒偽劣產品恥辱的風氣。

(四)嚴格要求,全面提升質量工作水平。積極鼓勵企業按照國家、自治區有關規定和地區名牌戰略“十二五”規劃爭創名牌,重點培育一批具有較高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積極推行產品安全標志、生產許可證標志、警示標志、防偽標志等制度,依法加強對標識實施情況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自治區有關要求,認真落實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等制度,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五)加強服務,確保質量興區各項措施落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有關部門及時受理質量投訴案件,切實維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質量檢驗、計量測試、工程管理等中介組織建設,積極開展市場商品檢驗、商品風險評估、工程和設備監理工作。全面發揮咨詢服務機構作用,積極向社會提供質量政策、法律法規、信息等咨詢服務。充分調動全社全參與質量工作的積極性,加強有效監督,推動質量興區戰略的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