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調控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4 09:48:00

導語:節能調控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能調控工作方案

一、充分認識實施節能工作預警調控的意義

資源節約是國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國務院、省政府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市委、市政府把節能降耗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措施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推進節能降耗非“一日之功”市經濟發展方式尚未實現根本性轉變,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節能形勢十分嚴峻。年是實施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關鍵一年。市政府下達給我市的節能目標是政治任務和剛性約束性指標,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建立全市節能預警調控機制,對“雙高”行業的部分企業實施階段性節能調控措施,確保完成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的有效保障。各級各部門要正確認識當前我市節能工作的嚴峻形勢和完成節能目標的壓力,切實增強做好節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落實和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對節能指標的預測分析,確保完成節能目標任務。

二、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節能工作預警機制,落實調控措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保實現節能目標,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1全市目標:按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目標。確保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7%以上。

2全市調控目標:按照全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7%以上的目標。確定年耗能量不同等級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控制目標,作為預警控制線。

3市發改局、市統計局根據季度GDP實際增長幅度和能源消耗情況。

(三)基本原則。

1正確處理節能預警調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把保增長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實現節能和經濟增長的雙贏。

2正確處理控制增量與調整存量的關系。以控制高耗能產品產能過度釋放、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為重點。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3正確處理依法監管與預警調控的關系。依法實施節能預警調控。強化節能執法監察,切實將各項調控措施落到實處。

4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樹立全局觀念。落實節能工作措施。

三、調控重點

(一)單位產品能耗超過限額標準的企業;

(二)未完成節能目標進度的企業;

(三)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用能設備(工藝)企業;

(四)耗能總量大、單位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產品;

(五)屬于國家規定的淘汰產能、但沒有列入今年淘汰計劃的也作為調控重點。

(六)高耗能的電力、水泥、造紙、建材、紡織等企業按零庫存安排生產或限產;

(七)當年擬竣工投產的高耗能項目。

(八)根據電網負荷情況??茖W安排發電計劃,降低高耗能機組出力,調整大機組出力;

(九)督促高耗能企業有計劃提前安排停產檢修時間;

(十)城市景觀燈關閉50%或全部關閉。

四、預警調控程序

(一)市發改局、市統計局根據每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耗和全社會用電量等指標數據。及時把握趨勢變化;每季度對全市能耗總量、結構等進行動態分析;年底對執行節能工作預警調控方案情況進行總結,形成綜合評價報告報市政府。

(二)季度核算數據初步確定后。市發改局通知有關鄉鎮(辦、場)開發區和行業主管部門啟動節能工作預警調控方案;有關鄉鎮(辦、場)開發區和行業主管部門接到預警通知后應立即實施限制高耗能產品產能等調控措施,并按月向市發改局、市統計局報送調控措施實施情況和調控效果。

(三)異動情況消除后。

五、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健全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市統計局要加強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能耗指標數據質量,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能源消耗狀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要從計量儀表配置、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建設等基礎工作入手,全面加強能源利用的計量、記錄和統計工作,依法履行統計工作職責,如實填報統計資料。對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甚至肆意篡改統計數據的單位和個人,依據《統計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等法律法規從嚴查處。

(二)做好預測預警工作。市發改局、市統計局要加強全社會能耗總量的監控。全市GDP可比價格)實現56.02億元,同比增長15.27%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全市GDP可比價格)增長幅度也必須達到15%以上。二是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進行監控。從8月份開始,工業企業管理部門要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比(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工業總產值)監控。蒲圻電廠、華新水泥、晨鳴紙業、中南水泥、長城碳素和大升蒲紡6家年耗標煤在10000噸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預警控制線標準為:每月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必須控制在2%-5%之間;閩發建材、帝藝啤酒、蒲圻礦業和恒鑫紙業4家年耗標煤在5000-10000噸的高耗能企業,預警控制線標準為:每月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必須控制在3%-6%之間;年耗標煤在5000噸以下的其他工業企業,預警控制線標準為:每月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必須控制在5%-8%之間。實施監控過程中,如有企業達不到預警控制線標準,企業所屬鄉鎮或行業主管部門要承擔主要責任,同時,對企業實行限產、停產整頓或關閉等措施。三是控制全社會用電量。2009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為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按照國家監控目標,結合我市實際,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增幅必須控制在5%以內,全社會用電量不得超過12.1億千瓦時。實施控制過程中,對蒲圻電廠、華新水泥、晨鳴紙業、中南水泥、大升蒲紡、閩發建材、金山硅業和蒲圻礦業8家高耗電企業的用電量予以適當限制,同時,合理調控全市生產、生活用電,適時關閉全市景觀燈。

(三)落實部門責任。市發改局為牽頭單位。通力合作,認真履行職責,共同做好預警調控工作。對實施預警調控的企業,及時通報金融、電力、環保等部門,金融機構要嚴格控制信貸投放,電力部門要限制電力負荷供應,同時,發改部門對企業項目實行限批。

(四)強化監督檢查。市發改局、市統計局要加強調度分析。評估預警調控成效。各鄉鎮(辦、場)開發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預警調控方案要求,認真落實對企業實施拉閘限電、限產、停產整頓及收回生產許可證等措施。要加強監督檢查,對拒不執行預警調控指令的按有關規定采取強制措施,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五)加強組織領導。市發改局、市統計局定期向市政府匯報全市預警調控情況。由市發改局會同市經貿局、市統計局定期組織有關部門通報情況,研究處理意見,落實各項調控措施。各鄉鎮(辦、場)開發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做好能耗預警調控善后處理工作,妥善安置受影響人員,確保社會穩定;要組織相關企業做好預警前期準備工作,提前制定工作方案,確保調控措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