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就業培訓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31 08:41:00

導語:縣委就業培訓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就業培訓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我縣就業創業能力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培養造就一大批產業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為全縣經濟跨越趕超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堅持以統籌城鄉就業創業為指導,從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主導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對勞動者的需求出發,從2011年開始,利用3—5年時間,大力開展就業與創業能力培訓,讓有培訓需求的勞動者都得到一次以上培訓、掌握一門以上技術,讓有技術基礎勞動者的技能得到提升,讓有創業愿望的人才激發創業潛能和提升創業能力,全面提高城鄉勞動者的就業競爭能力、職業轉換能力和創業帶動能力,逐步緩解我縣勞動力就業與企業用工需求的矛盾,使廣大勞動者真正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培訓對象和范圍

全縣城鄉勞動力包括下崗失業人員、企業職工和老板、返鄉創業農民工、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人才、事業單位業務人員及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等。

三、培訓資金來源、使用和監管

1、資金來源:上級財政下撥到縣勞動就業、縣農業、縣農業開發辦、縣老建辦、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縣殘聯等部門的培訓專項資金,上級財政下撥給縣職業中學的學生補貼資金及縣財政配套資金和事業單位人員培訓經費。

2、資金使用:所有培訓資金實行捆綁使用,由縣職業教育培訓辦公室(以下簡稱縣職教辦公室)統一調配,資金重點用于我縣產業工人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

3、資金監管:資金使用由縣財政局全程監管。

四、組織實施

1、制定培訓規劃。根據職責分工,縣人事勞動部門負責工業園區企業定向培訓(金藍領工程)、創業培訓、服務行業培訓和事業單位專業培訓,縣農業、農業開發辦、老建辦等部門負責農村實用技術、良種良法、農業開發等人才培訓,縣殘聯負責開展殘疾人培訓。各項目實施部門根據上級分配的任務數和全縣勞動力培訓需求制定本部門的培訓年度計劃,報縣職教辦公室審核,并經縣職業教育培訓領導小組審定后,由縣職教辦公室統一協調和安排實施??h職教辦公室要及時制定我縣五年培訓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報縣政府審批。

2、確定培訓機構。由縣勞動就業局職業技術培訓中心、贛中農村人才市場培訓機構、縣農業局陽光工程培訓機構,縣職業中學、縣創業學校和經批準的其它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h職教辦公室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培訓機構,培訓機構也要向社會培訓專業、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教學師資、實訓設備等信息,為勞動者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參訓提供便利。

3、組織培訓生源。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大培訓生源組織力度,利用農閑時期,根據勞動力培訓愿望,及時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利用企業職工休假時間,組織員工技能提升培訓;利用初高中畢業等待升學或就業時期,組織學生參加縣職業中學組織的學歷教育或短期培訓;結合我縣六大產業用工需求,培養技能型產業工人;對有創業需求的人員,及時組織參加SYB和SIYB創業培訓;對需要提升素質的企業老板,組織參加能力提升培訓。除事業單位人員專業培訓要交納費用外,其他人員一律免費培訓,并發放一定的誤工補貼。

4、選聘培訓教師。根據培訓專業不同,分別從縣職業中學、企業和有關職能部門、上級有關培訓機構以及各層面領導中選聘教師從事理論和實踐教學。

5、實施分類培訓。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培訓時間、地點固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探索實施訂單培訓、校企聯合、企業實訓、定向式培訓或儲備式培訓,使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主要包括就業技能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崗前培訓、創業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包括良種良法培訓、農業人才開發)培訓。就業技能培訓主要對準備轉移到非農產業務工、經商勞動者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主要對與企業簽訂一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職工進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訓;崗前培訓主要是結合我縣六大產業用工需求,對即將在縣內企業上崗的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或培訓儲備一批產業工人,為我縣主導產業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創業培訓主要是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人員開展的提升創業技能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主要是依托我縣職業中學,對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進入非農產業就業或進城務工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籍退役士兵開展6至12個月的儲備性專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主要是面向農村勞動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農業產業、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社會事業管理、農產品加工以及農村婦女能手等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法律法規、企業道德和文化、縣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安全生產知識、務工常識、社交禮儀、專業理論知識和產業實踐操作技能等??h職教辦公室要組織人員結合政策法規、縣情及人力資源培訓要求編寫培訓教案講義和教材。

五、監督管理

1、培訓申請。培訓機構根據年度培訓計劃和企業用工需求,提出開班申請,開班申請包括培訓對象、培訓人數、培訓目標、培訓工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課程安排、授課教師、使用教材等內容,并報縣職教辦公室審批后方可開班培訓。

2、監督檢查??h職教辦公室收到開班申請后,嚴格按有關要求審核,符合培訓要求的下達培訓開班通知書,造冊登記培訓名單??h職教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培訓監督檢查職責,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培訓機構培訓情況,全程監督其辦班的真實性、效用性,并形成培訓檢查報告。

3、考核驗收。培訓結束后,縣職教辦公室根據培訓機構辦班情況、參訓合格人員與就業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情況、就業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表等認定辦班培訓效果,并出具培訓驗收報告。同時,對培訓學員頒發崗位技能證書。

4、資金撥付。經考核驗收合格后,培訓機構及時向縣職教辦公室提出培訓資金撥付申請(一并提交培訓項目實施部門所要求上報的各種材料),并經縣職教辦公室審核、縣財政局復核后,撥付培訓補貼資金。經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培訓,對相關培訓機構不予撥付培訓補貼資金。

六、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全縣就業創業能力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財政、人事勞動和教育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人勞社保局、縣農業局、縣農業開發辦、縣老建辦、縣財政局、縣教育局、縣經貿委、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縣殘聯、縣職業中學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職業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就業創業培訓工作的組織協調??h職業教育培訓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職業中學。辦公室主任由縣教育局分管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兼任,副主任由縣勞動就業局局長和縣職業中學校長擔任,辦公室主要負責就業創業能力培訓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考核驗收等工作。

2、加強協調配合。各相關單位和培訓機構要在縣職教辦公室統一安排下做好就業創業培訓工作,要加強溝通聯系,互通培訓信息,實現資源共享??h職教辦公室要經常調度就業創業培訓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和用工需求,積極改進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訓方式;建立健全就業創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涉及就業創業重大事項由部門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縣職教辦公室具體實施。

3、加強宣傳動員。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特別是縣職教辦公室要利用各種新聞宣傳媒介,特別是利用春節等節假日農民工返鄉的高峰時期,加大對我縣開展就業創業能力培訓的宣傳,加大對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技能重要性的宣傳,廣泛動員全縣廣大勞動者自覺參與就業創業培訓,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4、加強監督管理??h職教辦公室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培訓資金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監察、審計部門和社會的監督??h財政局和縣職教辦公室要制定資金管理辦法和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健全培訓補貼資金與培訓成本、培訓質量、就業效果掛鉤的績效評估機制,切實加強對培訓機構培訓過程、培訓質量和培訓就業率的監督考核,對培訓專業的設置、教材使用、教學計劃等嚴格把關,對弄虛作假,培訓走過場的,不予撥付培訓補貼資金。同時,嚴肅查處套取、騙取培訓資金的行為,對發現虛報、套取、私分、截留、挪用培訓補貼資金等行為的單位和個人要按規定嚴肅查處,涉及單位的,要責令其糾改,但不調走資金;涉及個人的,堅決予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