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一村一品指導方案
時間:2022-03-31 05:25:00
導語:全鎮一村一品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我鎮“一村一品”發展步伐,構建我鎮“一村一品”區域化發展新格局,有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工業化、規?;?、市場化發展,提高農業產業水平,根據《市2012年“一村一品”工作實施方案》的精神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制定我鎮“一村一品”工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我鎮實際,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依托,以提高農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a業化和農民組織化程度為主線,以培育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企業帶村、人才強村,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示范帶動,激發農民發展生產、振興農村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二、目標任務
年內全鎮重點抓好11個個“一村一品”示范村(見附表),其中示范村中要有3個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達到專業村標準。
三、組織領導
(一)成立領導小組。成立“一村一品”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全鎮“一村一品”工程的指導、協調和檢查督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二)實行干部包村。為確?!耙淮逡黄贰惫ぷ鞯恼i_展,鎮政府決定實行“干部包村”,要求所有包村干部下鄉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隨時了解發展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一村一品”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幫助群眾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見附表)。
四、建設要求
2012年我鎮示范村建設要求具體為:
一、兩個蔬菜產業示范村
利用朱家、崗孜毗鄰主城區的區位優勢,推行標準化、無害化、專業化生產,進一步擴大無公害商品蔬菜的生產規模。其中2012年朱家村要發展商品蔬菜300畝以上,崗孜村要發展商品蔬菜500以上。
二、兩個甜柚產業示范村。
抓好長田、長勝兩個甜柚產業示范村的建設,年內長田村社備甜柚種植面積要擴大到200,長江村高塘甜柚種植面積要達到100畝。
三、一個生豬產業示范村。
龍泉村的生豬產業要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壯大。12年要爭取新增養殖大戶6戶,新建欄舍1000平方米,生豬年出欄5000頭以上。
四、四個花卉、苗木產業示范村。
大力扶持塘屋、路塘、橫嶺、大塘四個村發展花卉、苗木生產。要充分利用當地優勢,加快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的建設,實際工作中,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努力提高產量與質量,并積極做好加工與銷售工作,盡快打開市場,形成品牌。
五、兩個特色農產品示范村。
利用南邊、天子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積極引導當地農戶開展紅瓜子、生姜種植。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1、加大扶持力度。認真落實上級政府有關扶持農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圍繞強化市場服務、信息服務、信貸服務、科技服務和人才服務,加大對“一村一品”工程的扶持力度。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財政專項資金,從資金、技術上扶持“一村一品”工程示范村引進新品種、應用新技術,創建新品牌,占領新市場。
2、突出工作理點。明確措施,加強領導,按照“一個主導產業、一個合作經濟組織、一個生產技術標準、一農產品品牌、一個發展規劃、一套發展措施、一支能人隊伍、一套管理檔案”八個一的要求,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尤其要突出抓好集中連片種養基地建設。每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都要建立起1個以上規模種養基地。規?;氐臉藴适牵禾痂旨捌渌麡I400畝以上、花卉苗木200畝以上、生豬出欄2000頭以上、蔬菜種植500畝以上、工業原料林1000畝以上。
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興修水利,推廣農業機械,努力提高“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農業水利化、機械化水平。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廣新技術培訓,統一采購、銷售,提供信息等服務,促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充分發揮耕地流轉、山地流轉、農機服務“三個中心”的作用,加快農村土地依法、規范、合理流轉,為種養大戶租用土地、擴大生產規模提供服務。
5、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大力開展“龍頭企業聯新村”活動,積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建立原料生產基地,通過“公司(場)+農戶”等形式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關系,建設“企業聯新村型”產業基地。
6、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培訓。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培養一批優秀的“一村一品”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結合農民知識化工程、千名農村科技帶頭人工程,以農民學院為主陣地,分門別類組織開展不同專業類型的實用技能培訓班。積極組織村干部、種養能人、農村經紀人、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龍頭企業經營者和立志在農村創業的初高中、大中專畢業生,到有關院校和先進地區學習生產技術、管理知識和市場經濟理論等。
7、抓好項目對接,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借助農業產業重點項目的示范作用,促進“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著力推進朱家、示范村建設。
- 上一篇: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
- 下一篇:全鎮三個培養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