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應急救援指導方案

時間:2022-04-01 03:55:00

導語:縣委應急救援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應急救援指導方案

為有效防范和應對突發性事件,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高綜合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深入推進“平安”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以總書記“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三句話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依托公安消防隊伍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通知》等法律文件精神,按照“統一領導、協調有序、專兼并存、優勢互補、保障有力”要求,有效整合應急資源,完善應急聯動機制,強化應急綜合保障,深化專業應急救援訓練,建設一支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攻堅隊伍。

二、工作目標

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加強人員、裝備和設施建設。結合我縣實際,有計劃分階段推進應急隊伍建設工作,爭取三年內完成我縣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任務:

(一)2010年12月完成征招10名合同制消防隊員的任務,解決10名合同制消防隊員的工資、福利、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等有關經費,購置10名合同制消防隊員和10名消防大隊人員應急救援急需個人的防護裝備,在2010年12月前完成“縣應急救援大隊”掛牌成立工作,應急救援隊伍初步建立;

(二)2011年11月前再完成10名合同制消防隊員的征招任務,解決全部合同制消防隊員的工資、福利、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等有關經費,再購置20名消防隊員應急救援急需個人的防護裝備,完成應急救援大隊特勤裝備購置任務,加強應急救援訓練、演練,應急救援體系初步建立;

(三)2012年全面完成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應急救援“八大體系”(應急救援預案體系、社會力量救援體系、應急救援專家體系、社會應急救援裝備物資保障網絡體系、應急救援指揮體系、應急救援隊伍管理體系、各類重大危險源和災害事故數據庫信息體系和應急救援法制體系)的全面建立,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三、組織機構

四、主要工作內容及時限

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各相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按期完成相關組建任務。

(一)摸底調查全縣應急救援隊伍現狀

由縣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對轄區內現有各類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集中清理摸查,對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礦山、危險化學品、公用事業保障、衛生、重大動物疫情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名稱、人員構成以及職能職責等進行分類建檔,為縣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組建提供基本保障。

時限:2010年10月底

(二)充分整合現有各類應急救援力量

縣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清理出的現有各類應急救援隊伍按救援性質進行認真分析,對不能整合的救援工作,通過加強現有專業救援隊伍形式,建立相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明確救援職責,納入統一調度體系;對能進行集中整合的,納入縣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一并整合,依托縣公安消防大隊,整合現有社會各類應急救援力量組建“縣應急救援大隊”,按照省政府規定的普通二級消防站(中隊)不少于20人的名額,由縣政府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合同制隊員,納入公安消防隊伍統一管理并實行聯勤聯訓。積極組織共青團、紅十字會等組織或者有相關救援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社會團隊組建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協助做好心理干預、人員安撫、物資發放等輔助工作。

時限:2010年12月前

(三)完善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和響應機制

目前,在縣應急指揮中心未建立之前,在縣公安消防大隊暫設縣綜合性應急隊伍調度指揮中心,將各級應急組織力量統一納入應急指揮體系,構建統一指揮、綜合協調、分類管理的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實現與縣政府、各職能部門及專業應急救援力量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待縣應急指揮中心建成后,整合納入縣應急指揮中心內統一調度指揮。同時,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由縣政府應急辦牽頭,各相關部門及有關單位配合,完善本系統和相關領域的預案修訂工作,構建覆蓋全縣各行業和領域的預案體系,并納入應急救援指揮平臺應用管理。根據國家《突發事件應對法》關于突發事件等級劃分的有關規定,建立應急救援分級響應機制。由縣應急調度指揮中心根據響應級別,按照災害類別啟動相應級別、相應類型的應急救援預案和指揮調度。

時限:2010年12月底

(四)建立健全綜合性應急救援保障機制

建立完善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日常管理、組織協調、教育培訓、經費保障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綜合性應急救援保障機制。將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縣財政和社會捐贈相結合的方式,暢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經費保障渠道。對基層應急救援隊員醫療、工傷、撫恤以及應急救援車輛執行應急救援任務時免交過路費等政策措施予以明確。強化裝備建設標準,按照“結構合理、功能多樣、防護優先、實用高效”的原則,結合公安部下發的《縣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裝備配備標準》,統一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標準性裝備配備。在引進新型、高效、實用的裝備同時,根據區域災害救援需要不斷優化裝備結構,強化專業救援器材的配備使用。

時限:2011年5月前

(五)注重強化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演練

由縣政府牽頭,縣應急救援大隊具體實施,各相關部門配合,加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演練培訓工作,統一下達訓練計劃,分行業開展專業訓練。建立健全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之間的聯動協調和聯勤聯訓制度,明確各類事故處置的主要負責部門及相關配合部門在事故應急處置中的職責、權限、分工、要求。

時限:2011年開展一次綜合演練

(六)建立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和專家庫

整合氣象地震、森林、交通、環保等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應急物資,建立綜合性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同時,對供水、供電、供氣、醫療等專業救援物資以及社會救援物資儲備情況進行掌握,建立定期報告物資儲備制度和使用補償制度。同時,由縣政府牽頭,各職能部門及有關單位配合,成立火災、醫療、化工、建筑、環保、交通、地震、地質、防汛、礦山等縣級應急救援專家組,將消防、醫療、交通、安監等部門、單位和相關技術服務中介機構、高等院校中的專業技術人員納入應急救援專家人才庫,建立專家聯席會議制度與救援專家咨詢機制,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時限:2011年5月底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依托公安消防隊伍建立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是貫徹國務院〔2009〕59號文、省政府辦公廳〔2010〕58號文和公安部長沙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任務非常重,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眾多行業、部門和領域,要積極與各部門協調溝通,深入調查研究,掌握轄區應急救援工作特點和救援力量現狀,爭取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三)加快進度,力求實效??h政府將不定期召開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推進會,聽取工作開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認真總結,廣泛宣傳。要認真做好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相關信息報送工作,及時上報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發現的問題。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及墻報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好的經驗做法,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