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衛生應急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02 05:46:00

導語:市委衛生應急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衛生應急工作方案

2012年全市衛生應急工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平安”、“衛生強市”、“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以保障公眾健康為宗旨,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兩創一促”總要求和全省公共衛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一、加強工作體制建設,依法開展衛生應急工作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領導組織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對衛生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繼續完善各級、各部門應急工作體制建設。進一步加強應急工作的業務指導考核和督導檢查,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規范開展衛生應急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全國衛生部門衛生應急管理工作規范》,開展《應對法》和《工作規范》的培訓,依法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開展各項衛生應急管理工作。

二、加強培訓和演練,提高衛生應急能力與水平

進一步完善和充實衛生監督、疾病防控、醫療救護、心理干預四支應急隊伍。進一步加強應急隊伍的能力建設,優化隊伍結構,形成梯隊。

按照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和逐級培訓的原則,加強對市、縣(區)衛生應急隊伍和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重點是衛生應急法律法規、預案規范、自救與互救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多種形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提高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戰應急能力。今年,市衛生局將組織開展《職業危害應急預案》演練。

建立必要的應急物資儲備。嚴格按照《市衛生局關于印發市級衛生應急機動隊管理若干意見(試行)的通知》要求配備應急基本裝備。逐步配置現代化的交通、通訊、檢測、消殺防護和救治裝備。根據省衛生廳的統一部署,制定市級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目錄和衛生應急基本裝備目錄。

三、完善預案體系,建立動態修訂機制

根據衛生應急工作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和省、市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各類應急預案。健全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程序、操作規范和技術方案,做到依法規范、科學有序、快速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強對基層衛生應急工作的指導,建立應急預案動態修訂機制,完善對預案的動態管理。

四、規范監測預警,提高報告質量和水平

進一步規范我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測、預報和預警機制,完善監測預警系統。進一步完善市、縣(區)、鄉(鎮、街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網絡。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依法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工作,提高報告質量和水平。

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醫療機構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的協調管理,加強信息的核實、審查和管理工作。

五、加大統籌協調,完善部門合作機制

要充分發揮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的職責,進一步提高統籌協調能力,進一步完善與有關部門的合作機制。與教育部門加強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處置合作機制;與農林部門加強禽流感、豬鏈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機制;與檢疫、交通、民航等部門加強交通檢疫工作機制;認真做好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和其他部門要求協辦的各項工作。

六、突出工作重點,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重點抓好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和應對。加快實驗室應急快速檢測能力建設,做好救災防病和中毒、放射事故等事件的緊急醫學救援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處置機制,規范不明原因肺炎的排查,切實提高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應對能力,有效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救災防病工作的總結評估。

七、開展網絡直報,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

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實驗室病原學監測結果網絡直報工作。進一步健全市、縣(區)兩級應急檢測實驗室網絡體系,切實加強對重點傳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中毒、輻射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驗室快速檢驗和檢測能力。

八、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推進衛生應急信息化建設

根據省衛生廳的統一部署,啟動全市衛生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助信息系統、衛生監督執法系統建設。通過對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及居民健康數據的動態采集,建立起疾病預警監測信息系統。逐步推進縣(區)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的試點工作,形成全市聯網,全面推進衛生應急信息化建設。

九、加強指導,提高基層衛生應急工作

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的精神,加強對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的指導,制定適合基層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工作規范,依托社區公共衛生聯絡員和責任醫生,提高基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苗頭的發現、報告和處置能力。

十、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群防群控能力

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開展衛生應急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對社會公眾廣泛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知識的宣傳,指導群眾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消除恐慌心理。提高群眾防范、規避、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意識,以利于組織和動員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