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履行監管職責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17 06:28:00
導語:文旅局履行監管職責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期,一些媒體曝光省外部分地區存在色情低俗演出現象,暴露出了當前演出市場存在著的管理不嚴、執法不力等問題。按照文化部及省文化廳《關于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全面加強演出市場管理的通知》、精神,根據地區文化和體育局《關于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全面加強演出市場管理的通知》要求,為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全面加強我縣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視演出市場管理工作
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要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深刻吸取教訓,分析本地演出市場的薄弱環節,查找潛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對本地演出市場進行一次全面集中整治,務求實效,力爭在短時期內使演出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二、嚴格執行營業性演出經營主體準入制度
設立演出經紀機構必須向省文化廳提出申請;設立文藝表演團體、演出場所經營單位,注冊成為個體演員和個體演出經紀人,應當向縣級文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或備案。縣級文化行政部門嚴格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認真審核相關資質條件,登記機構人員信息,以備查驗。
三、切實加強營業性演出活動審批工作
(一)演出證照不全或節目內容違反國家規定的,堅決不予批準。
(二)除有資質的演出經紀機構外,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舉辦涉外涉港澳臺的文藝表演團體、個人參加的營業性演出和營業性組臺演出。
(三)舉辦募捐義演,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營業性演出許可手續;企業為進行廣告宣傳、產品促銷、企業形象提升,舉行開業慶典、產品揭幕、顧客答謝會、歌友(迷)會等,邀請演員、流行組合和具有商業運作價值的演藝人員參加并支付報酬的演出項目,必須按照營業性演出相關規定辦理營業性演出許可手續。
(四)演出舉辦單位不得以政府或者政府部門的名義舉辦營業性演出。
(五)節慶演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義演。即不賣門票、不拉贊助、不付演職人員報酬,組織觀眾;二是委托演出經紀機構承辦,政府及政府部門完全退出。
(六)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要加強營業性演出管理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近期內將營業性演出的界定、審批要求、演出內容管理等通過電視、公告、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告知對文藝表演團體、演出場所經營單位、演出經紀機構、政府有關部門、轄區內的大型企業等單位,把對營業性演出管理的關口前移,做好服務,避免出現因對營業性演出知識不了解而未經審批進行的非法演出。
四、切實加強演出場所經營單位管理
(一)嚴禁演出場所經營單位為未經批準的營業性演出提供演出場地;
(二)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要督促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建立完善現場巡查制度。演出場所經營單位一旦發現營業性演出活動含有禁止內容,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文化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和公安機關報告。
五、切實加強營業性演出活動的現場監管
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的職責,指派人員重點加強對以下四類營業性演出活動的現場監管:一是外來文藝表演團體在城鄉結合部或鄉鎮街道舉辦的流動性演出;二是在歌舞娛樂場所、賓館、飯店、酒吧、旅游景點、游樂園等場所舉辦的駐場演出;三是臨時搭建舞臺、看臺的組臺演出;四是在大型音樂節、藝術節等節慶活動期間舉辦的演出。要認真查驗演出批準文件、許可證照及相關手續,核驗文藝表演團體、人員及演出節目內容,嚴禁擅自篡改或增加節目,變更演出內容,嚴厲打擊淫穢色情演出活動,依法整治低俗演出宣傳。
六、發動社會力量加強社會監督
要在縣廣播電視臺自辦節目、新聞中心等主要媒體及演出場所公布12318文化市場舉報電話及其他舉報方式,建立完善文化市場義務監督員、信息員隊伍,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向文化行政部門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提供違法營業性演出活動信息,以便及時高效查處含有色情低俗等禁止內容的營業性演出活動或者未經批準擅自組織的營業性演出活動。
- 上一篇:移民局黨建幫扶工作方案
- 下一篇:文廣局安全檢查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