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產婦孕產期服務方案
時間:2022-05-18 04:55:00
導語:高危產婦孕產期服務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規范孕產期保健服務,根據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省衛生廳《關于開展年度“兩綱”婦幼保健重難點項目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縣從年9月至年8月實施省級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規范孕產期保健服務項目。按照項目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全縣情況:我縣地處山區,轄區內有11個鎮、5個鄉,271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總人口30.51萬,其中婦女兒童占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二。
(二)醫療保健機構情況:全縣有三家縣級醫院(縣醫院、六都醫院、縣中醫院)和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所及16個鄉鎮衛生院(其中3個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18個村衛生所(室)等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有7所,為一級助產機構;縣級醫院3所,縣醫院、六都醫院為二級助產機構,縣中醫院為一級助產機構。
(三)婦幼保健技術服務人員情況:全縣從事婦幼保健、助產技術服務的縣鄉級人員有84人,取得助產技術合格證的有84人??h級三所醫院婦產科人員共65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5人,初級職稱45人;鄉鎮級婦幼保健人員17人,其中專職4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13人。鄉鎮衛生院16所,其中三所配備專職婦幼保健人員,其它均為兼職,且婦、兒保由一人承擔,只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分婦保和兒保。村級婦幼保健員271人全部由村醫兼任,全縣沒有家庭接生員。村醫中女醫生共65人。
(四)婦幼保健所人員配備情況:定編14人,在崗1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4人;專業技術人員中婦保人員3人。
(五)孕產婦保健現狀:年全縣常住人口婦幼保健管理情況:全縣產婦數3413人,活產數3430人,接受產前檢查人數3367人,孕產婦建卡率75.10%、早管率83.50%、系統管理率81.02%,高危孕婦管理791人,高危篩查率23.18%,高危管理率100%。產后訪視3170人,產后訪視率92.42%。嬰兒死亡21人,嬰兒死亡率6.15‰。年孕產婦死亡1例,死亡率29.15/10萬。
二、項目指標任務
(一)項目驗收時的工作目標
1、通過項目實施使縣、鄉、村三級婦幼網絡建設得到加強,縣、鄉(鎮)醫療保健機構嚴格按照《省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規范》、《省助產技術服務標準》及《縣加強孕產婦管理補充規定》的要求,為孕產婦提供規范的保健服務。
2、加強鄉鎮衛生院婦產科建設。重點抓好三個中心衛生院及、等邊遠衛生院婦產科建設,以期達到幅射周邊鄉鎮和方便高山邊遠地區孕產婦的住院分娩。開展“母嬰適宜技術”培訓,縣鄉二級培訓率達95%以上;加強高危孕產婦的專案管理;提高助產技術服務水平及危重孕產婦的搶救能力;建立并完善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提高應急和轉診能力;為流動人口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優質服務;進一步提高高危孕產婦管理水平,規范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降低孕產婦、嬰兒死亡率,促進我縣婦幼保健服務水平上新臺階。
具體目標:
①盡量避免孕產婦死亡病例的發生,特別是杜絕可避免的孕產婦死亡;
②孕產婦規范化管理率達70%以上;
③產前檢查率達98%以上;
④住院分娩率達95%以上;
⑤高危孕產婦篩查率達25%以上;
⑥高危孕婦管理率達100%;
⑦高危孕婦住院分娩率達100%;
⑧產后訪視率達70%以上;
⑨鄉鎮衛生院專(兼)職婦幼保健人員配備率達95%以上;
⑩村級婦幼保健人員配備率達90%以上。
(二)轉入長效管理階段后:各項指標應在原有基礎上逐年有所提高。
三、管理對象及工作內容
(一)管理對象
我縣轄區所有從妊娠開始至分娩后42天內的孕產婦(包括流動人口孕產婦)。為以上對象提供以下服務:1、發現早孕給予建立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手冊。2、定期產前檢查。3、高危孕婦實行專案管理和追蹤監護。4、高危孕婦動員住院分娩。5、產后定期母嬰訪視。6、母乳喂養指導。7、產后42天到建卡單位進行母嬰健康檢查。
(二)工作內容
1、規范高危孕產婦保健管理。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嚴格按照《省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規范》要求,開展孕產期保健服務,提高對高危孕產婦篩查能力和管理能力。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人員應熟悉高危因素,對每位孕產婦進行高危評分,對每位入院的孕婦進行產后出血評分,發現高危孕婦進行分級管理,并轉診至上級醫療機構診治??h級醫療保健機構應設立高危門診,高危門診由主治以上的醫師診治,杜絕高危孕產婦因得不到及時診治而死亡的情況發生。縣婦幼保健所為全縣高危孕產婦管理中心,各級助產技術機構發現高危孕婦應及時上報。
2、做好高危孕產婦的轉診工作。一級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的婦幼、產科人員應熟悉高危孕產婦的轉診條件,發現高危孕婦及時轉診至有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診治。
3、開展助產技術執法檢查。各醫療單位應根據《省助產技術服務規范》的要求,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縣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監督檢查,項目實施期間,組織開展一次全縣助產技術執法檢查,重點檢查無證上崗、超范圍執業、出生證明管理不規范、非法接生等違法行為,對發現的問題,責令限期整改,并舉一反三。
4、加強健康宣傳教育。通過有線電視、報刊等媒體和建立宣傳專欄、發放宣傳材料等渠道和方式,進行孕產期保健相關知道的宣傳教育,并公布具備從事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名單和打擊非法行醫舉報電話;在縣、鄉醫療保健機構設立“健康教育室”,長期開展健康教育活動,舉辦“孕婦學?!薄ⅰ皨寢尠唷焙陀嘘P婦幼保健知識講座;印發孕產期保健相關知識小冊子,努力提高群眾對孕產期保健知識的知曉率。
5、加強人員培訓。采取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方式,對全縣醫療保健機構的婦產科、婦幼人員進行孕產期保健管理規范、高危孕婦的篩查和管理、妊娠并發癥診斷和處理、產科危重病人的搶救、安全轉診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培訓。項目實施期間舉辦1-2期培訓班,縣、鄉產科、婦幼人員培訓率達90%以上。
6、加強流動人口孕產婦系統保健工作。各醫療保健單位要重視流動人口的孕產期保健管理工作,為她們提供與本縣人員同等的優質服務,并專門造冊登記,建立相關資料檔案。
7、加強產科建設。大力充實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和專職婦幼人員隊伍,盡快配齊東橋中心衛生院、塔莊中心衛生院的醫師、白中衛生院的助產技術人員。各鄉鎮衛生院盡可能安排專職婦幼人員,婦、兒保分別由專職人員擔任。保持全縣婦幼人員基本穩定,確需調整的報縣衛生局審批,新增人員經培訓合格后調換。
四、項目的周期與工作進度
(一)項目實施周期
一年(年9月1日-年8月31日)
(二)工作進度
年8月擬定項目實施方案;
年9月召開項目啟動會,學習討論項目實施方案,介紹本周期項目實施目的、活動內容等;動員部署項目實施工作;
舉辦培訓班,對全縣婦產科及婦幼保健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年2月開展項目中期評估工作;
年10月開展項目終期評估工作,總結本周期項目工作。
五、項目的組織領導及各級職責
(一)組織領導
1、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組長,縣政府辦、婦兒工委、衛生、人事、計生、財政、廣電、婦聯等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負責項目工作監督管理。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縣婦兒工委辦,負責項目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
2、成立項目技術指導小組。由縣衛生局分管領導擔任組長,各有關醫療機構、縣婦幼保健所等有關人員為成員,負責項目活動的具體實施,開展醫療、護理、保健技術指導、培訓等具體工作
。
(二)相關部門的職責
1、縣婦兒工委:負責項目的牽頭實施工作,每季度組織相關部門、各鄉鎮(街道)有關人員參加的協調會,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出現的難點問題。并對項目方案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落實。
2、衛生局:負責組織協調醫療保健機構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開展工作,將項目工作任務細化下達到各醫療保健機構,并納入年度考核內容;積極宣傳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等相關內容;組織項目技術指導小組成員,每季度對全縣的項目實施工作進行一次檢查督促與指導;健全縣圍產保健協作組活動,及時組織孕產婦死亡、圍產兒死亡評審和疑難病例討論,協助公安部門依法查處非法接生人員。
3、財政局:負責落實項目經費及配套經費,做到??顚S谩?/p>
4、計生局:負責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在發放《生育證》的同時,積極宣傳動員孕婦到醫療保健機構接受產前檢查和住院分娩,二是做好孕產婦的調查摸底,及時發現孕情,并向衛生部門提供信息,鄉鎮計生辦每月日前向鄉鎮衛生院提供新發現孕婦花名冊(含流動人口)、出生數及育齡婦女死亡的名單。三是協助醫療保健部門做好孕產期保健、住院分娩及優生優育知識的宣傳。四是加強流動人口孕產婦的登記和管理工作,及時通知轄區鄉鎮衛生院或縣婦幼保健所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5、廣電局:設立“關愛母嬰、幸福一家”專欄。定期播出孕產期保健、住院分娩及優生優育等知識。對我縣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規范孕產期保健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宣傳報道,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促進母嬰安全的良好氛圍。
6、醫療衛生單位:
(1)縣級醫院:一是負責全縣助產技術服務指導,每季度抽調醫療、護理技術骨干與縣婦幼保健所人員下鄉指導基層婦幼保健工作;二是認真執行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規范,做好門診孕婦的早建卡早管理工作,婦產科對未建卡的孕產婦要做好補建卡工作,認真填寫圍產保健卡,并寄到產婦所在的鄉鎮衛生院,以便及時進行產后訪視;三是加強高危孕婦管理,門診要有主治醫師以上衛技人員負責高危孕婦的專案管理工作;四是接受全縣危急重高危孕婦的診治,開通并完善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成立產科搶救小組;五是接受基層產科人員的進修、培訓,提高基層產科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六是每月日前向婦幼保健所反饋高危孕婦及管理情況(包括流動人口的高危孕產婦)。發現急癥、危重高危孕婦應在24小時以內報告縣衛生局及婦幼保健所協助追蹤。
(2)縣婦幼保健所:一是協助衛生行政部門開展助產技術執法檢查;二是認真執行《省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規范》;三是負責轄區內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的業務指導;四是動態掌握全縣高危孕產婦的情況;五是結合婚前醫學檢查做好早建卡宣傳,發現孕情動員其到戶籍地衛生院建卡;六是每季度召開鄉鎮婦幼保健人員例會;七是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及時反饋給上級有關部門。
(3)鄉鎮衛生院(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是負責轄區內(包括流動人口)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孕情,及時建卡,并指導孕婦定期接受產前檢查;二是加強高危孕產婦的篩查、追蹤管理與隨訪工作,處理有困難或評分10分以上應及時轉至縣級醫院管理。發現急、危重高危孕產婦應及時轉診到縣級醫院并報告縣婦幼保健所;三是協助、指導村級婦幼保健員對轄區內的產婦進行產后訪視;四是每季度組織召開村級婦幼保健員例會。
(4)村級婦幼保健員:一是掌握全村孕產婦數、出生數(含死胎死產)、孕產婦死亡等有關數據;二是及時發現孕情并積極動員孕婦到衛生院建卡,督促孕婦定期產前檢查,動員孕婦住院分娩;協助做好高危孕婦的追蹤管理;三是在鄉鎮婦幼人員的指導下做好產后訪視和新生兒訪視工作。
六、項目經費投入
(一)省婦兒工委、省衛生廳的專項資金,為項目縣提供開展活動經費,包括項目啟動、宣教動員、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免費建卡、產后訪視、監督檢查等。
(二)配套資金:縣財政按1:1比例配套本項目活動經費。
七、項目監督與評估
(一)建立項目實施監督評估指標,不定期進行專項督查,半年組織專家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技術指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向全縣通報,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確保項目活動的有序進行和項目目標的實現。
(二)每季度召開項目協調會,定期了解項目的執行情況,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上級督導機構指出的整改意見,項目辦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督促整改。
(三)省婦兒工委、省衛生廳組織項目實施的中期與終期評估。
- 上一篇:新任教師師德素養提升思索
- 下一篇:高載能企業生產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