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收入倍增規劃方案2篇
時間:2022-08-31 10:32:53
導語:農委收入倍增規劃方案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根據市倍增辦、市農委《關于進一步分解“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規劃考核目標任務的通知》(倍增辦[2012]6號文件精神,經過認真分析研究,根據自身特點,細化完成各項工作目標具體措施,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新型農民培訓
一、責任科室:委民生辦。責任人:薛如海
二、目標任務
2012年任務數為5133人,計劃6月30日前完成培訓任務的80%,爭取10月20日前完成全年培訓任務。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培訓新型農民總人數達27222人。
三、具體措施
(一)落實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行政主管部門首長負責制、目標責任合同制、培訓機構法人負責制及管培分離、項目公示、臺賬管理、月度報告、資金管理、監督檢查、項目驗收、檔案管理等各項制度,重點落實第一堂課及100%電話回訪要求,推動培訓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
(二)構建培訓體系。一是充分發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作用。鼓勵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發揮科技推廣前沿陣地的作用,圍繞當地主導產業、農民實際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培訓。二是充分利用農廣校、農業職業院校的科教資源,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三是充分利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的人才和技術資源,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四是充分發揮社會各方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鼓勵農業科研單位、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積極參與新型農民培訓。
(三)加強培訓能力建設。一是嚴格認定培訓機構。切實按照規定要求擇優認定培訓機構,確保培訓機構具備與培訓內容相適應的教學場地、設施設備、專業師資力量、實訓實踐基地等培訓條件。二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各培訓機構要與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區、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和農業科技示范園等聯辦、合辦培訓,構建農民培訓實訓實踐基地。三是強化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建立區新型農民培訓講師團,邀請省、市有關專家來我區給農民授課,實現優質培訓師資資源共享,保證培訓師資質量。建立以省統編教材、地方特色教材相配套的教材使用和管理機制,保證培訓教材質量。
(四)規范培訓內容。陽光工程培訓內容按照農業部制定的分類培訓規范執行。逐步統一制定新型農民培訓內容規范,針對不同培訓類型、對象,規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時間,推行模塊化教學。各培訓機構對相關培訓對象須按照培訓內容規范組織開展培訓,對暫未統一制定培訓內容規范的,可結合實際,自行安排培訓內容。
(五)創新培訓模式。積極推行多樣化培訓模式。一是“校企聯合”,根據企業對職業崗位的技術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二是“校社聯合”,依靠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技協會等組織,解決農戶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三是現場推廣,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魚塘圈舍指導服務,組織生產大戶、示范戶對左鄰右舍現身“說法”,示范引導。四是現代遠程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網絡,通過舉辦農情報道、科普專欄、咨詢熱線和農技110等,大范圍開展有關政策法規、農業科學技術、生產經營信息等培訓服務,提高培訓效率。
(六)做好總結宣傳。重視加強新型農民培訓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切實做好月度統計和總結報送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在主流媒體上,推出農民培訓的一些標志性活動專題,對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的政策、典型經驗和培訓成效進行宣傳,努力營造新型農民培訓良好氛圍。
四、加強領導
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政府辦、農委、財政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各鎮辦鎮長、主任,農委、財政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農委,具體負責對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日常管理工作。
農產品加工業總值
一、責任科室:委發展計劃股。責任人:張慶國
二、目標任務
2011年我區農產品加工總值19億元,2012年力爭達到23億元,凈增值4億元,到2015年實現加工總值31億元,增加加工產值12億元。
三、主要措施
1、深入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調研,全面掌握企業的發展現狀、發展意向和面臨的困難,每季度調查統計一次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能情況。
2、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爭取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3、每年初了解企業融資意向,幫助搞好與金融部門的對接。扶持企業在技改財政貼息、農產品進超市、基地建設等方面的項目申報,爭取各級財政支農資金。
4、鼓勵和支持企業做好產品質量認證,品牌建設和宣傳工作,參加相關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進一步拓展市場。
5、扶持企業與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間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擴大企業及生產規模,提高管理水平,改進生產條件,提升產品檔次。
6、積極建議區政府盡早出臺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考核獎勵辦法,促進龍頭企業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
畜禽規模養殖比重
一、責任科室:區畜牧局。責任人:黃橋
二、目標任務
2012年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61%,爭取到十二五末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
三、具體措施
一是推良種,幫助沃得利養殖有限公司一級母豬擴繁場建設,加快推廣優良品種的同時,堅持品種保護與地方資源開發利用并重,加大對我區西部山區本地草雞、定遠黑豬等優良地方品種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不斷提高畜禽良種化養殖水平。
二是抓示范,堅持發展與環保并重,大力發展生態養殖、健康養殖、標準化養殖,逐步建立起畜禽養殖環境保護的監管體制,繼續開展國家、省、市三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把畜禽污染減排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納入創建活動之中,實行“一票否決”。從2012年起每年將爭取創建1-2個市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2個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擇優申報1-2個省級和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
三是防疫病,堅持程序免疫與集中免疫并重,實行分類管理、規范管理。確?!八牟∥迓省本_到100%。同時,加強對豬偽狂犬、圓環病毒病、細小病毒病、布氏桿菌病、結核病、新城疫、法氏囊炎等常見病的防控。認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將動物疫病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是保安全,堅持投入品與畜產品安全監管并重,大力開展“瘦肉精”等四個專項整治。獸藥專項整治以推行GSP為重點并上下動態管理,每年抓3-5個市級獸藥GSP示范點店;飼料專項整治以地溝油整治為重點,做好飼料生產和經營單位的年度備案;畜產品尤其是鮮肉和鮮肉制品以“瘦肉精”專項整治為重點,協助做好生豬定點屠宰場的清理整頓工作。同時,積極推行和逐步建立官方獸醫制度,建立檢疫出證和協助相結合的新體制。加大無公害畜產品的認證力度,力爭每年全區認證1-2個無公害畜產品。
五是建項目,堅持加大爭取力度與加強規范管理并重,多爭、重建、發揮作用。
六是找外商,堅持招大引強與扶優扶強并重,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立足資源優勢,合理產業布局,突出產后加工。積極招引和服務涉牧項目,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引進入住1-2個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
七是破瓶頸,堅持政策扶持與拓寬融資渠道并重。積極爭取區政府出臺和落實發展政策,同時,加強部門之間溝通協調,千方百計地解決好融資難和用地難等問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八是強自身,堅持改革與發展穩定并重,完善激勵機制,加強人才招考和培養使用,造就一批干一行愛一行的專業隊伍。建立新型的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市場、政策、技術、安全追溯、工作動態等方面的交流。建設區鄉二級獸醫站實驗室,加強監測檢測檢驗能力建設。開展標準化鄉鎮畜牧獸醫站創建活動,2012年爭取創建2-3個市級“六有”標準化鄉鎮站,實現有站房、有隊伍、有制度、有經費、有設備、有示范基地的創建目標。
四、已出臺或近期可能出臺的促進工作的的政策
已出臺:《區畜牧強農工程創新行動實施方案》(南農牧[2012]33號)。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
一、責任科室:委農村經營與管理股。責任人:
二、目標任務
2012年新增合作社16家,爭取22家,到“十二五”末總數達到214家以上,市級示范社12家以上,省級示范社4家,信息化示范社20家。2012培訓合作社管理人員、社員200人次。
三、工作措施
1、以試點示范帶動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一是開展掛點幫扶合作社活動試點。選擇珠龍春光蔬菜合作社作為財務管理試點,由珠龍鎮農經員為其建賬,建立成員帳戶和臺帳,探索農經機構指導合作社內部管理機制。二是引導、支持合作社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和產品產地認證,規范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大力宣傳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標準化生產,引導、支持合作社申請注冊商標,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將產品優勢、品牌優勢轉變為產品市場競爭優勢。三是開展合作社信息化建設推進工作。對8個省級信息化示范社進行技術培訓,建設和完善合作社網絡平臺,加大合作社農產品宣傳力度,提高產品知名度。
2、積極推進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產品“進超入社”。多形式、多方式、多途徑支持和幫助合作社參加北京、上海、合肥等各種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進行合作社在社區設立產品直銷店試點;與大型連鎖超市進行對接,組織合作社在徽潤農產品營銷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設立營銷點,幫助拓寬合作社產品營銷渠道,促進合作社與各類市場主體實現產(供)銷銜接。
3、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合作社服務能力。以民生工程培訓為依托,積極爭取培訓經費,繼續開展好合作社輔導員和合作社負責人及其它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全區培訓200人次以上,引導合作社結合本合作社生產需要,組織開展生產技能培訓。
4、納入鄉鎮、街道年度新農村建設工作考核,以各鄉鎮、街道2012年新增數和增長率考核。
四、已出臺或近期可能出臺的促進工作的政策
已擬稿:計劃出臺創建區級示范社獎補政策性文件
農業規?;N養
一、責任科室:委種植業股和水產股。責任人:陳金文和吳德友
二、目標任務
2012年計劃新增50畝以上規模種養面積2.0萬畝以上,到十二五末規模種養面積達16.7萬畝以上。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規?;a提供基礎。
一是搞好土地整理,為規?;a和農業機械化提供條件;二是搞好農田基本建設,提升耕地質量,提高農業抗災能力。2012年我區分別在腰鋪鎮姑塘村實施新增千億斤糧及田間配套工程;在沙河鎮實施標準化油菜基地項目,治理土地2萬畝;烏衣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高標準良田1萬畝等項目。三是以區鄉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為主體,與相關龍頭企業、養殖大戶合作,進一步擴大“池塘健康養殖、池塘生態養蟹、池塘養殖青蝦、水庫綜合養殖”等示范面積。通過健康養殖模式的推廣應用,實現池塘、水庫養殖產量效益增加、質量提高,養殖環境優化。
(二)創新服務能力建設。
通過推動農業科技培訓,百名科技指導員指導一千戶示范戶,為種養大戶與農業院校合作牽線搭橋,積極扶持鼓勵組建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為種養大戶提供技術支持,努力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致富新型農民。
(三)宣傳強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種養積極性。
區農委通過短信平臺、農技推廣簡報、農業信息、新聞、技術專家巡回報告等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促進規模種養。
(四)推進農業生產產業化。
積極幫助我區農業企業申報有關產品認證、資金項目,在烏衣農業示范區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化配套服務區,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不斷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增加農業產值。
(五)推進糧食生產規?;?。
全區積極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培育種糧能手,發展種糧大戶。執行市政府2011年出臺的《關于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增加對規模種植戶補貼。
(六)全面開展重點養殖水域環境監測工作。
重點對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水產苗種場、健康養殖示范場的養殖水體進行例行抽樣監測,為養殖生產過程的水環境質量和水質調控提供技術服務。
四、已出臺促進工作的政策
已出臺:《區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指導意見》、《關于印發區2012年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區漁業科技促進年
活動方案的通知》。
農業信息化覆蓋率
一、責任科室:委農業信息與產業化股。責任人:
二、目標任務
2012年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84%,爭取到“十二五”末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90%。
三、具體措施
1、農業信息化是一項綜合性強、涉及面廣、任務重的工作,需要多方配合與支持。按照要求,重點加強對鎮辦信息服務建設的指導和管理,形成區鎮辦現代信息網絡。
2、開展農村信息隊伍建設和培訓。建立以鎮辦經管員為主的基層信息化服務體系,拓寬向農村企業、種養殖大戶及農村市場延伸的信息通道。
3、明確農業信息服務的職責、內容,健全崗位責任制,依法管理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和信息服務,實行信息采集、會商、分析預測和對外的規范化管理,并且運用市場機制,開展信息服務,推進農業信息發展。
農委化除技術要點
去年秋冬季土壤墑情較好,小麥播種量較大,小麥冬前生長旺盛,雜草密度較大。據近期調查,一般田塊雜草密度為120-560株/平方米,平均370株/平方米,其中禾本科雜草為258株/平方米,闊葉雜草為112株/平方米。隨著氣溫的回升,雜草將進入生長高峰期。為了確保小麥的正常生長,請積極做好化學除草工作。
一、麥田化除技術
1、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雜草2—4葉期,畝用6.9%驃馬乳油50ml或6.9%精驃乳油50ml或3.0%世瑪可分散粒劑20ml任選一種對水50公斤噴霧
2、以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雜草2—4葉期,畝用20%使它隆40-50ml或75%巨星1.5克,或5.8%麥喜20ml任選取一種對水50公斤噴霧。
3、以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雜草2—4葉期可采取混用上述兩類藥劑或選用3.6%闊世瑪可分散粒劑25ml對水50公斤噴霧。
二、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用藥量、施藥時期和用水量。用藥量過大,易產生藥害。小麥拔節后對藥劑十分敏感,絕對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
2、應禁用長殘效隱性藥害嚴重的除草劑。如甲黃隆、綠黃隆等以及含有此類有效成分的復配制劑,殘效期長,易對后茬作物產生藥害。春季苯黃隆系列除草劑也要慎用。
3、為了提高除草效果,應選擇在日平均溫度穩定在8℃以上的晴好天氣進行化除。
- 上一篇:加強行政監察推動體制革新
- 下一篇:行政管理機制革新目標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