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煤礦較大事故工作方案

時間:2022-10-19 10:33:40

導語:遏制煤礦較大事故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遏制煤礦較大事故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煤礦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全面提升煤炭行業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煤礦事故,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50個煤礦安全重點縣(市、區)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堅戰工作方案的通知》、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省煤礦安全重點縣(市)遏制較大事故攻堅戰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縣近幾年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和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攻堅戰時間

2014年9月至2016年底,在兩年時間完成。

二、攻堅戰目標

認真學習貫徹等中央領導同志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煤礦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七條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8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為主要內容,認真組織開展全縣煤礦安全攻堅戰工作,力爭到2015年底,全縣煤礦實現控制較大以上煤礦事故,事故總量比前五年平均死亡人數大幅下降的攻堅戰目標。

三、攻堅戰任務

1、強化安全再教育再培訓。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對縣、鎮兩級監管干部,煤礦實際控制人(包括主要投資人、法定代表人或礦長)和礦領導班子進行再教育再培訓。宣講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和省委強衛書記、省政府社省長等省領導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意見》、《七條規定》和《實施意見》宣貫大綱,攻堅戰工作方案,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

2、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隱患大排查。組織開展全縣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隱患大排查,全面摸清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制定措施、落實責任、徹底排大安全隱患。加大隱患治理力度,做到真查、真停、真盯、真改、真驗,凡不符合《七條規定》任何一條或達不到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三級標準的煤礦,一律停產整頓,不得明停暗開。停產整頓礦井要對照《七條規定》和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找差距、想出路;有資源、有資金、有開采價值的煤礦,應利用停產整改時機進行全面地系統升級改造;資源枯竭、資金不足,不具備開采利用價值的煤礦應盡早退出。完成整改的煤礦,嚴格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組織驗收,按程序恢復正常生產。

3、關閉淘汰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小煤礦。要認真對照《意見》和《實施意見》的7類關閉情形對小煤礦進行一次梳理,徹底關閉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淘汰落后產能,特別是對長期停產、停工名存實亡的小煤礦要按照關井要求履行關閉手續,堅決關閉到位,不留后患。同時,定期組織巡查,嚴防關停礦井死灰復燃。

4、嚴格準入條件,重新核定生產能力。一律停止申報新建生產能力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生產能力低于30萬噸/年礦井。做好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災害嚴重礦井的生產能力重新核定工作,核減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產能,嚴禁超能力生產。

5、深化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按照《關于印發〈省煤礦企業瓦斯防治能力評估實施細則〉的通知》有關要求,加強高瓦斯或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生產建設的煤礦企業瓦斯防治能力評估工作,未申請評估或經評估不具備瓦斯防治能力的,要立即停產,并限期整改。加大瓦斯治理力度,嚴格瓦斯目標管理。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嚴格執行先抽后采、不抽不采、抽采達標;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按規定落實區域和局部防突措施,開采保護層或實施區域預抽,消除突出危險性,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頭;堅決打擊瓦斯抽采弄虛作假行為,把瓦斯抽采達標和防突能力作為衡量礦井生產能力的硬性指標,科學合理安排生產,嚴禁超能力組織生產。

6、建立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機制。煤礦要按照《煤礦地質工作規程》有關要求,加強地質勘查,查明井田范圍內的瓦斯、水、火等隱蔽致災因素,未查明的必須綜合運用物探、鉆探等勘查技術進行補充勘查,提出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報告。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區域性水害普查論證,提出綜合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報告。煤礦企業要根據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報告制定相關治理措施并嚴格落實到位,對未查明隱蔽致災因素和治理措施不落實的煤礦,一律不得繼續生產或建設。

7、大力推進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和信息化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健全完善考核評比機制,嚴把安全質量關,推動煤礦動態達標和崗位達標。建立和完善煤礦安全監測監控、人員定位、通信聯絡等各系統,并確保運轉正常、數據真實。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生產調度、監測監控等平臺,逐步實現煤礦辦公自動化、網絡化、對重點地段和關鍵環節實施視頻監控、實時監測,對主運輸、主排水和供電設備、風門等重點部門實行遠程控制。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綜合調度信息平臺與縣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聯網。

8、加快推進煤礦機械化升級改造。全縣至少建設一個采煤、掘進機械化示范礦井。加快推進小煤礦機械化建設,鼓勵和扶持生產能力30萬噸/年以下的煤礦實施機械化改造,不斷提高小型煤礦機械化程度,逐步解決小型煤礦規模小、工藝落后、技術裝備條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問題。

9、嚴格勞動用工管理。煤礦所有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生產礦井必須有相關符合《意見》和《實施意見》的要求,煤礦招工,要實行勞動用工統一組織報名和資格審查、統一考核、統一簽訂勞動合同和辦理用工備案、統一參加社會保險、統一依法使用勞務派遣用工“五統一”。嚴厲打擊無證上崗、持假證上崗,努力提升煤礦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勞動技能,并保證煤礦工人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10、嚴厲打擊非法采煤、超層越界開采行為。加強煤礦安全監管檢查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安委會關于印發〈省集中開展“七打七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安明電[2014]16號)有關精神,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嚴格落實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上限處罰和嚴厲追責的“四個一律”執法措施,嚴厲打擊煤礦企業無證開采、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行為,堅決整治圖紙造假、圖實不符問題,進一步規范煤礦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11、加強應急管理,提升應急能力。各煤礦企業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建立應急管理工作機構,落實應急人員,明確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建設(未建立專職救援隊伍的要與鄰近有資質的礦山救護隊簽訂救援協議),強化應急培訓和演練工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同時,要加強應急值守工作,及時報送事故信息,一旦發生事故,領導干部要迅速到位,并立即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四、攻堅戰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遏制煤礦較大事故攻堅戰領導小組:

攻堅戰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制定方案,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督促、指導、檢查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完成攻堅戰任務。

2、落實督查責任。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履行督查責職,督查的主要任務是:

⑴審查各煤礦的攻堅戰實施方案,督促煤礦與縣領導小組組長簽訂責任狀,并對其進行督促檢查。

⑵就煤礦的機械化改造、災害治理、技術指導及關閉事宜等方面提供服務。

⑶對因發生事故應予以關閉的煤礦,嚴格按照事故批復的關閉意見,提請縣人民政府依法關閉,并依法追究煤礦主要負責人特別是實際控制人和相關單位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⑷督促、檢查并指導煤礦企業落實《意見》和《七條規定》。

⑸對存在無證非法開采、超層越界拒不退回現象的,責令立即停止生產,并依法依規從嚴處理。

⑹負責攻堅戰活動調度統計及信息上報等工作。

督查要采取“四不兩直”(不打招呼、不發通知、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檢查方式,開展專項督查;督促、檢查全縣煤礦攻堅戰開展情況。

3、確保取得實效??h政府有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和各產煤鎮政府要高度重視煤礦安全攻堅戰工作,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各負其責、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要求和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推進治本攻堅,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各煤礦企業要根據本礦實際情況,制定攻堅工作方案,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明確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從嚴、從實、從細抓好煤礦安全攻堅戰各項工作的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協調聯系,及時掌握攻堅戰進展情況,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路的作用,提高攻堅工作的成效,確保攻堅戰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