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6 08:34:44

導語: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方案

一、監測目的

通過對各監測點開展豐水期和枯水期水質衛生監測,系統地了解飲用水衛生基本狀況和變化趨勢,及時發現和處置飲用水安全隱患,防范飲用水污染危害人群健康,為加強我縣飲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持。

二、監測范圍

2015年縣被納入省飲用水衛生監測項目縣。根據我縣行政區劃和地理分布情況,按照省衛計委分配的監測任務量和監測點設置原則,重點開展全縣城鎮、農村居民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學校自建設施供水水質監測,加強對供水單位的衛生監測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處置供水衛生安全隱患。

三、監測點設置

(一)城區監測點

市政供水:共設6個點,在我縣縣城所在地的縣自來水廠設置1個出廠水監測點,在城區按不同方位分散設置5個末梢水監測點。具體監測點包括后河污水處理廠、王家嶺小雷子門面、衛生局辦公樓、縣交警大隊(鄧家壩)、興發小區云峰診所。

(二)鄉鎮監測點

1.集中式供水:監測點范圍涵蓋全縣所有鄉鎮,每個集中式供水水廠設置1個出廠水監測點和1個末梢水監測點。

2.學校自建設施供水:按照“選擇2所采用自建設施供水的學校納入監測網”的要求,我縣設置普安小學、湘坪希望小學2個監測點。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

四、監測內容和方法

(一)基本情況調查:監測城市(縣、農村)飲用水狀況、供水單位、監測點等基本信息調查。

(二)水質檢測指標和頻次: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縣城區和鄉鎮監測點監測指標為水質常規指標(放射性指標不要求)和氨氮指標。

常規指標(至少檢測前面的31項)。具體指標為:1色度,2渾濁度,3臭和味,4肉眼可見物,5pH,6鋁,7鐵,8錳,9銅,10鋅,11氯化物,12硫酸鹽,13溶解性總固體,14總硬度,15耗氧量,16揮發性酚類,17陰離子合成洗滌劑,18氨氮,19砷,20鎘,21六價鉻,22鉛,23汞,24硒,25氰化物,26氟化物,27硝酸鹽氮,28三氯甲烷,29四氯化碳,30菌落總數,31總大腸菌群。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群時,應進一步檢驗32耐熱大腸菌群。

消毒劑指標:33游離余氯

各監測點于枯水期和豐水期各檢測1次。根據今年的工作實際,8-9月份完成豐水期檢測,10-11月份完成枯水期檢測。

(三)水樣采集與保存: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水樣的采集與保存》(GB/T5750.2-2006)執行。各類監測點水樣采樣位置:出廠水應當位于水處理完成后進入輸送管道前的取水口處,末梢水一般應當為用戶水龍頭處,二次供水應當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處,學校自建設施供水應當為用戶取水口處,分散式供水應當為家庭儲水器內。

(四)水質檢驗與評價。水質檢驗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執行。水質評價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執行。

五、結果報告

監測發現嚴重的水質和健康危害問題,應當及時向轄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進行調查處理。

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表3-7)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分布式應用系統”上報,地址為:;

城區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表1,2,8)通過“國家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信息系統”上報【系統正在完善中,請先準備好紙質報表】,水質監測能力調查數據直報期限為11月30日,其它數據上報需在年內完成。原始資料歸檔備查【所有表格都要有完整記錄和審核簽字的紙質資料】。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將飲用水水質監測信息通過“國家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信息系統”上報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水質監測能力調查數據直報期限為11月30日,其它數據上報需在年內完成。原始資料歸檔備查。

六、質量控制

(一)承擔水質實驗室檢測的機構,必須通過計量認證或國家實驗室認可,建立實施全過程質量保證措施,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使用快檢設備開展現場水質檢測,必須經過儀器校驗。

(二)承擔各項監測任務的專業人員,必須經過相關專業技術培訓,統一工作標準和要求。

(三)通過網絡直報的監測數據資料要采取嚴格的質量審核制度,指定專人擔任審核員,對監測數據進行審核后方可上報。未通過審核的信息,應當在信息退回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數據訂正,并重新上報。

七、工作分工

為圓滿完成2015年飲用水衛生監測任務,縣衛生計生局成立全縣生活飲用水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具體人員名單如下:

縣衛生計生局制訂本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及時將監測信息報告縣政府,并通報縣水利、建設等相關部門。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按要求完成轄區內水樣采集、實驗室檢測、現場衛生學調查、監測結果分析、總結報告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