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局“十三五”規劃實施方案

時間:2022-09-01 02:52:30

導語:果茶局“十三五”規劃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果茶局“十三五”規劃實施方案

一、“十二五”產業發展與效果

“十二五”期間我縣果茶產業規模得到較大發展,產品品質和產量得到較大提升,提升了產品加工能力,成本較低和價格上漲對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1、擴大了種植規模。在“十二五”規劃實施期間,我縣在現代農業項目的推動下,我縣大力推進標準化生態園建設。至今,全縣果業面積已達到17.7萬畝,其中柑橘面積13.7萬畝,柑橘總產量達到6.3萬噸,產值達到1.89億元,以臍橙為主的柑橘產業已經成為我縣最具優勢和最具競爭力的農業主導產業。到2015年,全縣茶園面積達1.1萬畝,主要集中在東村、崇賢、方太等鄉鎮。

2、提升了加工能力。培育了“將軍果業、XX果業、景林農業”三個省級龍頭企業,瑞陽農業、國力農業兩個市級龍頭企業,在將軍紅和瑞陽農業萬噸氣調庫的基礎上新建2個5000噸臍橙保鮮貯藏庫,分別新建XX果業加工生產線1條、國力農業加工生產線2條,現全縣共有臍橙加工生產線7條,進一步提升了我縣臍橙加工增值能力。

3、提升了果品質量及產量。在現代農業項目推動下,對全縣1.5萬畝臍橙園實施了滴灌安裝,分別新建XX果業、將軍果業2個有機臍橙基地,綠色食品基地6個,我縣果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4、提升了營銷能力。在縣財政的支持下,我縣開拓了XX和XX等省、市場,對接經銷商,在當地舉辦臍橙推介會,開展果品營銷,積極參與中國XX國際臍橙節和中國東盟優質水果等推介活動,提升了我縣臍橙產業果品營銷能力和產業效益。

5、對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標準化果園建設項目實施和現代農業項目推動下,全縣果園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改善,果園科學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縮減了勞動成本,提高了果品產量和質量,對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十三五”產業發展規劃

1、果茶產業規劃思路及布局。

按照優勢區域發展優勢產業的原則,在鄉鎮以發展紐荷爾臍橙、龍回紅臍橙、紅肉臍橙等為主,建設中熟臍橙產業帶;等鄉鎮以發展梨、桃、板栗等優質落葉果為主,建設優質落葉果產業帶;鄉鎮適宜山地以發展優質綠茶、黃茶為主,建設優質茶業產業帶,形成以丘陵山地臍橙產業帶、山區鄉鎮落葉果產業帶和邊遠高山茶業發展帶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5年全縣共新開發果園5萬畝,新建和改造茶園1萬畝。

2、推進產業發展工作措施。

(1)果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獼猴桃、梨、板栗、葡萄等優質果樹為補充的果業產業5萬畝,同時適度開發枳殼產業。到2020年每年新開發果業產業10000畝。

(2)茶葉發展。到2020年每年完成新開發茶葉基地5000畝,提升改造老茶葉基地5000畝,共計1萬畝。

(3)標準化果園建設。對柑橘園實行“山頂戴帽,山腰穿裙,山底穿靴”的標準化開發和改造,全面推廣“樹頂燈、樹上板、樹腳螨、樹底管”生態栽培技術,完善果園節水灌溉設施,懸掛殺蟲版、黃板、撲食螨,購置大型打藥機械等,5年完成標準化建園8.6萬畝。

(4)觀光果園。2016年至2020年在方太鄉完成觀光果園建設1萬畝,高興鎮5000畝。主要建設果園內道路硬化,通水、通電等基礎設施。

(5)柑橘無病毒苗木繁育場建設。5年內新建防蟲網室5000㎡,改擴建接穗圃和原種保護圃等2000㎡。

3、實施產業發展工作成效

自2016年至2020年,抓住蘇區振興和XX片區區域發展政策機遇,積極爭取省、市各級政府支持,在標準化生態建園和中央現代農業項目實施的推動下,通過對果茶園的新建和提升改造,在五年內逐步實現全縣果茶產業發展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形成我縣農民發家致富與精準扶貧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