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30 11:21:50

導語:統計文化建設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計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統計文化是統計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行業文化,滲透于統計人員工作、學習、生活各個領域,是統計事業發展的軟實力,是激勵統計人員銳意進取的精神支撐。為進一步拓展和豐富統計文化建設活動內容,促進和諧統計、和諧機關建設,提高統計隊伍素質,增強凝聚力、創造力,推動全區統計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全面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特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標

秉承“真實可信、科學嚴謹、創新進取、服務奉獻”的統計核心價值觀,以打造“四型統計”為抓手,以提高統計服務水平為主線,充分發揮統計文化建設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凝聚功能和約束功能,激發全系統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統計干部職工全面發展,不斷增強全系統的執行力和創造力。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堅持在統計文化建設中凝聚、尊重、關心、依靠統計人,用統計文化激勵人、鼓舞人。

2、全員參與原則。要提高統計人員的全員參與度,依靠統計人的廣泛參與,保持統計文化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3、服務發展原則。統計文化建設要圍繞統計工作中心,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

4、結合實際的原則。要提倡因地制宜、扎實推進、注重實效,要緊密結合統計工作的實際,緊密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

三、主要內容

(一)硬件建設

1、文化長廊建設。

在辦公走廊設立反映統計局服務理念、行為理念、精神風貌和崇高追求的展示板。征集反映以上理念的名人名言、警示警句、勵志語錄,審查定稿后在走廊、會議室等場所展示。

(1)走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工作服務理念、各項工作開展宣傳圖片。

(2)會議室:懸掛古今中外關于學習、奮進、創新、責任、廉政、作風等名言警句。

2、辦公室環境建設。

為營造一個整潔、舒適、便利的辦公環境,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形象,開展辦公環境評比活動。

(1)整頓辦公室環境。門窗、墻面、地面干凈,桌椅、電腦清潔無塵,室內無衛生死角,辦公桌面整潔,用具擺放有序,墻面懸掛本科室工作職責。

(2)良好的儀表及禮儀。講究個人衛生,衣著干凈得體,待人接物親切友好,使用普通話,講文明講禮貌。

(3)和諧的工作氛圍。每一個人都要具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熱情,形成一種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和諧工作氛圍。

(二)文化建設

1、著力提升素質,打造“修養型”統計。

一是提升職業道德修養。要弘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統計職業道德,引導全區統計工作者牢固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求真務實的職業操守;加強愛崗敬業教育,通過統計工作在服務政府、服務社會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社會認可上來加強統計人對統計工作的熱愛,激勵全區統計工作者更加積極地投身于統計事業,樂為統計作奉獻,上下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以和諧的統計氛圍,促進全區統計事業健康向前發展。

二是提升思想文化素質。要在系統上下逐步形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形成“常學習、常換腦、常提高”的濃厚氛圍,實現由學習創新、思維創新到工作創新的飛躍。加強學習,不僅要注重黨的方針政策理論、統計基礎理論、統計方法制度、統計法律法規的學習,還要加強領導行為藝術、社會學、經濟學、哲學以及信息技術應用等各方面的學習,來進一步提高洞悉事物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將統計隊伍打造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2、整合統計資源,打造“權威型”統計。

一是強化統計能力建設。要加強技能培訓,重點圍繞統計業務知識、數理統計原理、分析信息撰寫、公文寫作等方面開展技能培訓,同時加強辦公自動化等信息技術的培訓,以適應信息技術時代的要求;要搭建交流平臺,開設“統計講壇”、“業務講座”、“一崗雙責”等業務交流平臺,輪流登壇開講,強化業務交流,促進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要加強統計交流,跳出統計看統計,“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組織全局人員赴先進地區學習取經,每年組織一次全系統優秀統計分析評選活動,有針對性地邀請專家、學者現場輔導,現場點評,促進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是夯實統計基礎建設。要以統計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強統計局、站基礎建設,進一步完善統計工作方法,健全統計基礎管理,穩步推進全區統計管理工作制度化、統計業務流程化、統計調查法制化、統計人員專業化和統計手段現代化;扎實推進“企業一套表”工作,并及時關注、解決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打牢統計根基,確保統計數據質量,努力提升政府統計公信力。

三是強化法制宣傳保障。要樹立實事求是的理念,筑牢“依法統計,不出假數”的思想防線,按照《統計法》的要求,履行統計法定義務;要加大統計法律法規以及統計工作的宣傳力度,贏得統計調查對象的支持和理解,從源頭上保證統計數據的及時、準確、可靠;要大力推行陽光統計,將統計行政行為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通過建立完備的統計數據制度、公布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舉報電話等,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公眾代表零距離接觸數據生產的過程,接受大家的監督、質詢,消除社會層面對統計數據的質疑、誤解、誤讀、誤判。

3、豐富活動載體,打造“活力型”統計。

一是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促進團隊更加奮進。利用“世界統計日”、“法制宣傳日”等活動,展示統計的服務宗旨、誠信理念、統計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地方發展成就;組織開展“同級比先進、同崗比貢獻”、“青年文明號”創先爭優等活動,促進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統計服務水平;組織開展“我的職業、我的幸?!弊?、演講系列活動,暢談對職業觀、幸福觀的理解和認識,在工作中充分實現自我價值。

二是開展聯創聯誼活動,促進團隊更加和諧。在“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九九重陽節”、“十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聯誼關愛活動,提高機關的向心力和戰斗力;結合黨建工作,定期開展聯創共建活動,深入基層、社區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及時為基層群眾送去精神食糧,為社區的發展建設出謀劃策,實現機關、社區的共同發展。

三是開展文化體育活動,促進團隊更加團結。充分發揮黨、團、工會組織的作用,組織開展統計技能大賽、乒乓球、羽毛球、書畫、攝影比賽等文體活動,活躍機關文化生活,陶冶干部職工的情操,激發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努力營造團結活潑、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和心齊、氣順、勁足的工作環境。

4、緊跟發展需求,打造“服務型”統計。

一是開展“需求式”服務。即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需要什么,就及時提供什么。要善于從政府報告、財經新聞、統計報表、百姓日常談話中捕捉到熱點和焦點問題,并加以分析判斷,致力于做到“市場經濟發展到哪里,統計就反映到哪里;黨政領導決策到哪里,統計就服務到哪里”,繼續深化“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月”活動,準確把握好領導要求和公眾需求。

二是開展“提醒式”服務。即及時把握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的脈搏,主動搜集整理分析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焦點、熱點問題,提供預測、預警。構建統計快報、統計專報、統計月報、統計分析、專項調查等各種服務載體,形成統計信息分析的層次和服務的梯次,超前預警分析,提高服務的質量。

三是開展“監督式”服務。即及時追蹤經濟運行和動態趨勢,分析解決問題,查找和分析問題的根源及影響因素,并提出建議。進一步完善統計制度,優化指標體系,充分發揮統計的監測、評價、監督職能,客觀公正的評價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推動海陵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四是開展“鼓舞式”服務。即提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成果和經濟增長的亮點,鼓舞信心,擴大成果。每月公布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以半年度、年度、五年等具有代表性的階段系列分析的形式,及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亮點、新變化,用數字鼓舞人心,用成果凝聚人心。

四、具體要求

成立統計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實行文化活動項目負責制,即由局每個科室至少承辦1期統計文化活動,從項目的申報、實施、宣傳到資料歸檔,實施“一攬子”負責制。要優化活動形式,注重痕跡管理,完善考評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項目組的指導、督促、后勤保障等工作。

優化活動形式。堅持立足自身與開門辦活動并舉,邀請部分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工作能力突出的區、鎮(街)統計部門同志或輔助調查員參與專題講座,傾聽基層心聲;邀請相關部門共同承辦或參與部分統計文化活動,不斷提高統計文化活動參與度。

注重痕跡管理。以項目組為責任單位,做好各期活動臺賬記錄,每項活動結束后1周內將臺賬資料報送統計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項目組根據自身活動的流程,保存資料、完善記錄,促進項目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加大宣傳力度。借助中國海陵網、海陵統計信息網等網站,大力宣傳統計文化建設活動新進展和新成果,不斷擴大海陵統計文化建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完善考評管理。年終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考評工作,考評對象為活動項目組,考評年度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考評活動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活動出勤率、學習筆記、資料上報、方案上報、活動效果、活動實績、完成時效、資料歸檔等,考評結果納入局各科室績效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