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6-07 03:58:49
導語: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優化農村面貌,促進和諧發展,根據《關于加強自治區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自治州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和《州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16-2020)》,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加強農村垃圾污染治理,完善垃圾處理體系,倡導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建立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逐步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
二、工作目標
2016年,全縣3個鄉鎮、12個村(20%村鎮)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到2019年,基本建成符合各地實際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體系,各行政村建有穩定的村莊保潔隊伍,力爭全縣90%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農村居民環境意識明顯提高,農村環境衛生面貌顯著改善;到2020年,全縣所有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支撐體系、系統管理體制、資金保障機制逐步建立。
三、主要任務
(一)科學選擇垃圾處理方式
根據我縣農村地理位置,各鄉鎮充分利用既有垃圾收運、處理設施,采用“戶集,村收、鄉鎮監管、縣轉運”模式,將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皯艏保恨r戶負責自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保潔,并將垃圾收集送到垃圾船或垃圾桶內;“村收”:中心村建設具有較大容量的垃圾收集站,本村保潔員負責本村公共場所的垃圾清掃、收集,并將本村范圍內的農戶的垃圾收集清運到就近的垃圾收集站;“鄉鎮監管”:鄉鎮負責監督管理本鄉鎮各中心村的日常保潔、生活垃圾收集拉運、村組保潔工作的考核等工作,“縣轉運”:縣環衛中心負責將垃圾收集站的垃圾壓縮后直接運送至縣垃圾處理場或直接拉運至垃圾中轉站進行壓縮處理后再拉運至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
(二)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潔及生活垃圾處理隊伍
各鄉鎮要配備一定的環境衛生管理人員,全面負責本鎮生活垃圾處理及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各中心村要配備環境衛生保潔人員,村莊保潔員應根據作業內容、服務半徑、勞動強度等因素綜合配置,具體可按服務人口的2-3‰的標準配備。選配村莊保潔員應優先從低收入家庭和低保戶中聘用責任心強、有勞動能力的臨時工或公益性崗位人員。
保潔人員負責其管轄區域內的保潔工作和垃圾清運工作,同時要向農戶宣傳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就地處理等要求和知識,監督農戶做好門前屋后保潔和家庭垃圾收集。村委員會要細分農戶衛生責任區,與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制定村規民約,規范和約束村民的衛生行為。
(三)完善垃圾收集系統建設
1.配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各鄉鎮應根據服務性質、使用人口、垃圾產量和清運頻率合理配置垃圾收集容器,做到方便投放、便于運輸。鼓勵農村生活垃圾“袋裝投放、收集”。對于農戶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原則上按10戶以上配備1個小型垃圾桶予以收集,1個組配備1個垃圾船,可設固定位置擺放(亦可按戶輪流擺放);對于村莊公共場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可采用果皮箱或中、小型垃圾桶予以收集;對于農村集貿市場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可采用垃圾桶+(船式)垃圾箱予以收集。由鄉鎮、村負責及時將村組的垃圾收集至中心村垃圾收集站,由縣環衛中心統一拉運。垃圾收集點和垃圾收集站具體設置依照規劃執行。
2.配備生活垃圾收運車輛。根據人口和產生垃圾的數量,配備生活垃圾收運車輛,車輛數量滿足村莊內生活垃圾收運需求。近年來共有13個行政村實施了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并配備了15輛3至5噸垃圾清運車,今后按照規劃購進的車輛根據需要配備給縣環衛中心或鎮(鄉)村進行管理,用于垃圾清運。
3.建設村莊生活垃圾中轉站。根據村莊規劃設置村莊生活垃圾中轉站,依據規劃縣城需在老造紙廠院內擴建垃圾中轉站1座,村莊規劃共建設垃圾中轉站2座,分別在東灣鎮和半截溝鎮,東灣鎮垃圾中轉站負責大泉塔塔爾族鄉、東灣鎮、碧流河鎮的農村生活垃圾,半截溝鎮垃圾中轉站負責七戶鄉、老鎮、半截溝鎮的農村生活垃圾,對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收集壓縮。
4.建設村鎮公共廁所。各行政村需配備1座公共廁所,建筑面積不小于40㎡。各行政村有完善給排水系統的可設置1處水沖廁所,無給排水系統的可設置1處三格化糞池廁所,結構為鋼筋混凝土,集鎮區設置水沖廁所。旅游村可結合預測旅游人口相應增加公廁的設置。具體設置依照規劃執行。
四、強化運行管理機制
各鄉鎮要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職責分工,加快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法規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日常管理,杜絕焚燒和填埋;制定垃圾收運服務管理制度,明確垃圾清運安全作業規程和要求,劃分保潔責任區域,規范作業行為,提升作業質量和服務水平;制定環衛設施維護管理制度,統一標示和編號,及時對設施進行清潔、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建立日常監督績效考核體系,強化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和村莊保潔等環節監督,鼓勵引導有條件的鄉鎮逐步將環衛作業經營性服務項目推向市場,合理選擇專業市場隊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鄉鎮要盡快成立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高度重視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將其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同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在工作部署、人員組織、財力安排上要統籌協調,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大宣傳教育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簡報等傳統媒體和網絡、手機微信、短信等各種新媒體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情況,引導和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和“誰產生、誰付費”的現念,不斷擴大活動的影響力、輻射力、吸引力??h主管部門將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全面宣傳開展村鎮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好的做法、典型經驗、重要意義。各示范點每月上報信息將不少于1篇。
(三)提供資金保障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費用包括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今年,自治區從安居富民工程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中安排1.4億元,作為全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資金,區州對列入示范點的每個鄉鎮補助90萬元,每個行政村補助11萬元,主要為建設費用(含設備購置)??h財政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從2016年開始每年安排總資金的200萬元,逐年遞增20%作為垃圾治理項目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費用等,將其中總資金中20%撥付至鄉鎮用于村組將生活垃圾轉運至中心村垃圾點的費用。各鄉鎮要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資金投入機制,建設費用由政府出資解決,體現政府主導和推動作用。運行費用則由縣、鄉政府和村集體、村民共同承擔。村集體收入和村民繳費主要用于解決村內保潔費用。
(四)推行有償服務
村鎮生活垃圾治理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及村內垃圾清掃清運等工具的購置費用,通過項目資金籌資解決。對農戶、農村企業、經營戶的生活垃圾處理,按垃圾量或人數計算采取有償服務機制進行收費,主要用于保潔員工資發放及運營費用,由所在的鄉鎮、村委會負責收取垃圾清運費。
(五)加強督促檢查
把村鎮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年度工作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完善考評指標體系,嚴格量化考核。今年重點考核各鄉鎮垃圾清理、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及長效機制建立情況,凡垃圾處理工作考核不過關的,不能評為先進。各鄉(鎮)建立督查制度,不定期組織人員對該項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做到督查一次,通報一次??h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將建立月報分析制度、檢查督查機制、通報約談制度、檢查驗收制度,加強考核獎懲。
(六)建立長效機制
要建立垃圾收運處理的長效機制,完善村規民約和村民參與制度、村鎮垃圾設施管養制度、村民衛生“門前三包”、垃圾簡易分類和資源回收、垃圾集中處理、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和督查考評等制度,確保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工作有章可依、全程控制、長效治理。
- 上一篇: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整治方案
- 下一篇: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