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01 03:39:23
導語: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農村垃圾治理有關會議精神,著力改善農村村容村貌,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鄉村,促進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市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實施方案》(自府辦函〔2016〕32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結合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具體要求,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打造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努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二、工作目標
完善“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有效治理農村垃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區98%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實現“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農村畜禽糞便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率達到95%以上。
三、工作內容
(一)全面治理農村生活垃圾
1.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各鄉鎮、村組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環衛運行機制,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以鄉鎮政府為主體,充分發揮鄉鎮環衛機構的作用,確保各項工作順暢開展。從2016年起,用3年時間全面鞏固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市處理”模式。強化日常清掃保潔,集中整治村容村貌環境衛生,保持村鎮常年干凈整潔。力爭到2018年底前實現鄉鎮90%以上的生活垃圾集中到市進行無害化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前端減量收集率達到80%,全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覆蓋95%以上的村莊。(牽頭單位:區城管執法分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環保局、區農牧林業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2.加快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設施。本著“區域共享、合理布局、集中建設”的原則,加快片區鄉鎮垃圾壓縮中轉站建設,逐年關閉現有的鄉鎮小型垃圾填埋場。各鄉鎮負責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定點、建設及建成后的運行、維護管理等工作;區級有關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并按照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支持。到2020年底前,建成鄉鎮區域性小型垃圾壓縮中轉站2個;徹底解決垃圾收集和轉運過程中的臟、臭、飄散和遺撒等問題。(牽頭單位:區城管執法分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環保局、區農牧林業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3.建立農村環衛運行保障機制。加快推進財政資金主導、農民適當繳費的經費分擔保障機制,各鄉鎮政府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村鎮垃圾治理工作,區上安排資金給予補助。建立穩定的村莊保潔隊伍,根據各村民小組實際合理配置保潔員,明確保潔員在垃圾收集、村莊保潔、宣傳監督等方面的職責。通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村民的保潔義務。(牽頭單位:區城管執法分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環保局、區農牧林業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展衛生鄉鎮、村創建,深化農村環境連片治理“以獎促治”政策,加強對農村地區工業固體廢棄物生產單位的監督管理,依法儲存、轉移、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堅決查處非法傾倒、堆置工業固體廢物行為,推動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集中處置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組織申報一批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積極爭取中省資金支持。2016至2020年,新增完成5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牽頭單位:區環保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城管執法分局、區農牧林業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三)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
1.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因地制宜開展農作物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大工作力度,強化責任措施,建立健全秸稈收運儲體系。以2015年為基數,農作物秸稈利用率每年提高0.5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底前,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牽頭單位:區農牧林業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環保局、區城管執法分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2.規范畜禽規模化養殖。推行政府、業主與社會資本合作,加大畜禽規模養殖場配套設施標準化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力度,大力發展區域生態循環農業,促進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與利用。到2020年底前,建立1個病死動物專業無害化處理場;每年完成4個畜禽規?;B殖場的糞污治理與綜合利用工作;規?;B殖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85%以上。(牽頭單位:區農牧林業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環保局、區城管執法分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3.大力引導推廣加厚地膜的生產和使用。積極探索建立農田殘膜和農資包裝物回收利用機制,科學布局和適當增加回收網點,開展回收利用示范建設。到2020年底前,殘膜從耕地移除比例達到80%以上。(牽頭單位:區農牧林業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環保局、區城管執法分局、區商旅投促局、區愛衛辦、區供銷社)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鄉鎮人民政府是農村垃圾治理的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履行主體責任,統籌安排部署,逐級分解目標,把各項工作抓牢抓實。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強化落實,建立議事協調、工作協調、信息通報、督促檢查等制度,建成領導有力、部門聯動、責權分明、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
(二)強化宣傳教育
采取多種輿論宣傳方式,引導農民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努力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通過經常性組織開展農村衛生清潔戶評選等活動,全面宣傳開展農村垃圾治理的重要意義和好做法、好典型、好經驗,使“人人關心生態環境,時時注意環境保護”成為自覺行動,促進農村垃圾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三)強化資金保障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落實農村垃圾收運和處理設施的日常運行經費及維護修繕經費。加大區級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等形式支持農村垃圾治理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并加大對邊遠鄉鎮的資金傾斜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逐步將農村保潔、垃圾處理設施的運營管理委托給企業負責,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治理。
(四)強化考核監督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將農村垃圾治理納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考核內容,加強對村組開展農村垃圾治理的監督檢查,定期通報動態、宣傳先進、曝光問題。區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各鄉鎮開展農村垃圾治理的監督檢查,將農村垃圾治理納入對鄉鎮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考核內容。對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推動不力、問題突出,或資金投入等方面不落實、不到位的,要進行曝光問責,并責令限期整改,確保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強力推進、收到實效。
- 上一篇: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對策
- 下一篇:區司法行政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