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5-13 10:01:11

導語: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于開展全面小康決勝行動的決策部署,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推進“四城”戰略,以“全面小康決勝年”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扎實推進“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確保圓滿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目標任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二、工作安排

(一)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工作目標:到2020年年底,完成全鄉剩余36戶76人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重點任務:

一是認真謀劃脫貧攻堅工作。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嚴防疫情期間出現“因疫返貧”、“因疫致貧”現象,做到防疫、扶貧兩不誤。

二是做好信息摸底。全面摸排貧困勞動力個人信息、就業情況、因疫情暫時無法返工情況,通過電話、微信、走訪等形式詳細掌握貧困群眾就業意向。

三是做好招聘服務。積極向貧困戶提供本地就業信息,組織大中企業開展送崗位下鄉入戶服務活動,確保貧困人口穩定就業。

四是搶抓春耕生產。緊緊圍繞疫情期間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產業扶貧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力量調配,抓緊抓實春耕生產和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引導農戶開展農業生產,切實保障農民減損增收。

五是全面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開展脫貧攻堅質量普查,對2014年以來的已脫貧戶、未脫貧戶、邊緣戶及特殊困難群體(建檔立卡以外的低保戶、分散供養五保戶、重殘戶、重病戶)和貧困村及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村開展“回頭看”,不漏一村一戶一人。全面排查影響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的各類隱患,聚焦薄弱環節,認真組織整改,夯實工作基礎,防范化解返貧、新致貧的風險,實現精準脫貧。

六是確保全面脫貧目標實現。完成剩余36戶76人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 問題,高標準完成各級主管部門驗收。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幫扶措施及其脫貧后續幫扶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持之以恒確保脫貧長效。

(二)促進經濟增長

工作目標: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全鄉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實際利用內資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重點任務:

一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堅持不懈打好藍天保衛戰,確保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5%以上;全面落實“河長制”,各級河長堅持巡河,強化飲用水源的保護;持續深化“凈土”行動,對已污染的土地盡快啟動修復。

二是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開展農村旱廁清零,做好信息錄入,將補助發放到位,全鄉建設公廁14座;在村、社區建立垃圾中轉站,村建立1座垃圾分類站,做好垃圾分類、轉運等工作;全面啟動集鎮污水管網的建設,在村內建立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全年計劃完成村、村、望城坡村“空心房”整治,并落實補助;對村、村進行庭院綠化,著力打造美麗庭院;對村、轄區內的二廣連接線兩邊完成造林300畝;繼續開展“星級衛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發動老百姓自己動手。

三是加快產業。在村省、市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的基礎上,依托其獨有的山水資源,打造以水庫為核心,集田園采摘、農耕體驗、休閑垂釣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園。以創建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為契機,完善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農業產業,重點打造美麗庭院,著力提升村莊品味。不斷鞏固現有產業基地,今年計劃投入資金對臍橙、黃桃、黃金貢柚、秋桃、葡萄、賀井水產養殖等基地進行管護。大力推進稻花魚、食用菌基地等產業建設,加強產業管理,著力打造產業品牌,構建產業鏈發展格局,推進鄉村休閑觀光旅游采摘產業發展。

四是突出精良項目支撐。為加強和規范全鄉重點項目管理,充分發揮重點建設項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根據市區重點項目工作安排,確定我鄉重點建設項目11個,年度計劃投資145976萬元。要加快、、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楓江溪水環境綜合治理、華馨家苑、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應公路改造、區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新建項目的實施。要穩步推進二期、二期等續建項目的進度。要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加大打擊力度,繼續保持控拆違高壓態勢。

五是營造透明公正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全面落實“邵10條”“優化市場監管33條”,實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有機結合,全面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三)促進充分就業

工作目標:幫助轄區內居民就業,將失業率控制在區定范圍內。

重點任務:

一是幫助困難群體就業。抓好下崗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貧困戶等重點群體就業,托底幫扶殘疾人、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就業。

二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勞動力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一門生存技能。

三是落實各類補貼政策。落實困難企業穩崗返還、穩崗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社保降費等援企穩崗政策。

四是引導勞動力回流。積極引導返鄉人員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健全農民工權益保障機制。

(四)促進安全穩定

工作目標:抓好政治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社會治安安全、食品和藥品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等,杜絕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和遏制較大事故,確保社會安全穩定。

重點任務:

一是維護政治安全。開展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系列專項行動,加強政治安全風險排查預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決維護政治安全;全面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防范化解互聯網領域各種風險,確保不發生重大輿情事件。

二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強化煙花爆竹和?;髽I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監管,開展全方位排查和處置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做好森林火災、防汛抗旱、地質災害等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和減災救災工作。

三是集中整治道路交通頑瘴痼疾。全面摸排轄區內交通安全痼疾,摸清轄區內農用三輪車、運營車輛、大型貨車等,建立臺賬,配合交通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

四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以信訪工作“三無”創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無毒”村(社區)創建、平安建設為抓手,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五是加強食藥監管力度。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大對集鎮市場、超市、早餐攤點、學校及周邊等重點地段、場所和保健品、嬰兒食品等監管,結合相關部門就學校周邊飲食安全等開展專項行動,杜絕各類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五)推動義務教育全覆蓋

工作目標:精準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資助政策,絕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失學,基本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水平。

重點任務:

一是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積極與區教育局對接工作,認真落實幼兒園、中小學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應享盡享。

二是完善學?;A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中心幼兒園、一期建設。

(六)推動社會保障全覆蓋

工作目標: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農村低保標準和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

重點任務:

一是改善鄉村兩級醫療條件。進一步推進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改善和保障村衛生室運行條件。

二是鞏固全民參保成果。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異地就醫結算制度,擴大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民生保障資金。

三是開展弱勢群體保障“回頭看”工作。對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重殘戶等弱勢群眾社會保障開展“回頭看”,確保零誤差。

(七)推動基層公共服務全覆蓋

工作目標:依托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設立便民服務大廳,實現所有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均能提供“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

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完成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任務。按照“20個有”要求完善功能布局,打造集黨務、政務、村務、商務、公共文化和社會服務(含村衛生室)于一體的綜合平臺。

二是完善鄉村兩級“一門式”服務平臺。將鄉“一門式”政務服務系統向村(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延伸,實現“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圍繞“一門式”服務窗口等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三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整頓力度理制度。探索推行新時代黨員群眾互聯互助基層治理模式,完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機制。

四是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力。深化開展“爭當‘六心’村(社區)干部”活動。明年換屆之年大力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一肩挑”。

(八)推動農村“三項”全覆蓋

工作目標:推動農村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通村通組道路三項內容實現全覆蓋。實現所有村通達自來水,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動態清零,農村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到位。全區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的危房改造全部到位。全面實現自然村水泥(瀝青)路“組組通”。

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排查全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現狀。重點保障貧困人口和薄弱地區飲水安全,針對飲水安全存在的問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動態清零。

二是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健全水質監測體系,完成農村飲用水水源地風險排查及問題整改。

三是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回頭看”。排查整改“四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的突出問題,“四類對象”的存量危房全部改造到位。

四是切實加強城鄉C、D級危房改造力度。今年計劃完成60戶,基本完成“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目標。

五是實現組組通公路的計劃。完成村、村、村通組道路8.4公里建設,啟動大應公路的提質改造工程,基本實現全鄉組組通公路。做好新改建道路工程竣(交)工驗收,提升農村公路管護養護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制定實施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方案,實行一項工作、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二)強化要素保障

創新投入機制,加大財力傾斜,強化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相關工作資金保障。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全力做好項目建設的相關保障工作。

(三)強化考核獎懲

將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的“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納入全鄉綜合績效考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考評,對推進較快、成效明顯的,予以通報表揚;對落實不力、弄虛作假以及影響全鄉整體進度的,進行通報批評、約談、掛牌督辦等處理。相關監督考評工作由鄉綜合績效考評辦公室會同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組織實施。

(四)強化宣傳引導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營造濃厚氛圍,激發人民群眾參與全面小康決勝年行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推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認可度。加強社會輿情監測和應對處置,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