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經濟轉型升級專項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07 09:47:24

導語:礦業經濟轉型升級專項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業經濟轉型升級專項工作方案

為全面實現礦山綜合整治“減量、提質、增效”目標,逐步改善礦產品粗放經營方式,有序推進礦產品精深加工,促進礦業經濟轉型升級,根據《縣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特制定本專項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2年,礦業經濟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礦產品加工業實現綠色企業和綠色礦山創建全覆蓋。礦業經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培育3家5億元以上礦產品深加工企業、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形成產學研結合緊密、產用協同良好、特色競爭力明顯的礦業產業發展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嚴格項目準入。制定礦業產業精深加工指導目錄,嚴格控制非目錄內開采加工項目備案登記。除為本企業終端應用項目和下游產品項目配套建設所需外,各投資主管部門原則上不再受理年處理礦石10萬噸以下加工項目、普通級氧化鈣項目、400目以下的低端粉體項目的備案或核準。

(二)提升資源效益。采取資源整合、利益聯結、政策扶持等多種手段,推進原礦開采企業與深加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供求關系,強化屬地政府責任,落實“青礦供青企,青企用青礦”。在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基本取向的前提下,新設采礦權和現有采礦權轉讓、整合、重組,優先配置給產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項目。除建筑石料外,新設采礦權應約定礦產品在當地進行深加工或優先供應當地深加工企業。新設礦權和整合礦權精深加工投入占總投資規模最低不得低于50%。

(三)創建綠色工廠。全面推進非礦產品加工行業綠色工廠創建,明確非礦產品加工企業現場管理規程、職業衛生、廠區粉塵濃度和廢氣排放限額及煙塵、廢氣、廢水、固廢治理要求等創建標準。對驗收不合格的由生態環境、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等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處理,處理完成前,不得進行生產活動。

(四)提升產業層次。培育和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礦業企業,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延伸產業鏈,調整礦產品生產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鼓勵根據實際依托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項目,推進資源產業一體化發展。將化解過剩產能與推動資源整合、企業兼并重組和解決失去生存發展條件的礦山企業密切結合起來,加快礦山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礦業”,實現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現代化,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民生改善和環境治理所需礦產為重點,打造綠色礦業產業集群。

(五)加強科技創新。引導非金屬礦產業研究院等現有政府主導的產業創新平臺向市場化新型研發機構轉型,鼓勵與礦業企業構建利益共同體、與大院大所組建創新聯合體,為非礦產業升級提供檢驗檢測、技術攻關、成果孵化轉化等全方位服務。依托骨干企業合力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制一批產業鏈重點產品,積極制定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引導骨干企業與高校院所、新材料產業研發機構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機制,合作建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站、聯合實驗室等各類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實施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對填補省內空白或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行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研發項目,積極申報省級以上專項支持。

(六)強化節能減排。全面推進涉礦開采、加工行業清潔能源替代,對“煤改氣”配套工程建設給予支持,統籌協調“煤改氣”建設用地,支持企業建設天然氣儲氣設施;對暫不具備改用天然氣條件的,應采用潔凈煤??刂拼髿馕廴疚锱欧牛_展爐窯治理專項行動,制定氧化鈣及深加工企業爐窯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完善煙塵回收、利用設施及脫硫設施、在線監控設施建設,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

三、進度安排

2020年:各項重點任務有序開展,各部門工作合力基本形成,“問題、任務、責任、時限”四個清單建立,產業轉型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基本建立。

2021年:存量企業精深加工程度明顯提升,采選與加工一體化企業占涉礦企業比重達到50%,礦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20%。

2022年:基本打造1-2家采選與加工一體化、現代化、智能化龍頭企業,礦產品加工業實現綠色企業創建全覆蓋,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基本形成產學研結合緊密、產用協同良好、特色競爭力明顯的礦業產業發展體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縣礦山綜合整治實施工作方案》要求,成立縣產業轉型發展專項工作組,由縣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縣科技經濟信息化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為成員,負責全縣礦業經濟轉型升級工作,對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報告縣礦山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成員單位聯絡員制度,各成員單位于2020年9月日前將聯絡員名單及聯系方式報縣礦山綜合整治產業轉型升級組。

(二)強化規劃引領。編制出臺“十四五”礦業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末礦業經濟規??偭?、產能、綠色礦山數量、精深加工程度等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鄉鎮政府,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

(三)嚴格監管手段。整合自然資源和規劃、應急管理、礦管、治超、港區碼頭等現有的監管系統,抓緊建設全縣統一的礦山在線監控系統和過磅計量系統,在礦山磅房、大門等運輸通道關鍵位置安裝稱重裝置、攝像頭等設備,實時傳輸生產、調運數據,通過監控產量、調運量,實現以產控銷、以銷控稅。將礦山在線監控系統和過磅計量系統納入綠山礦山創建和“雪亮工程”。

(四)完善工作機制。制定礦業經濟轉型升級專項工作責任清單,將重點工作分解到具體部門,并落實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實行“月調度、月督查、月通報”制度;建立由投資促進、發展改革、科技經濟信息化、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職能部門組成的涉礦新建項目聯合預審工作小組,對新引入涉礦項目開展部門聯合預審,預審結果提交縣礦山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辦理各項前期工作;邀請業內知名專家成立縣礦業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我縣礦業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

(五)加強政策支持。綜合采取引導和約束措施,制定鼓勵精深加工、科技創新的產業政策,為礦業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政策保障。不得新上單純礦業采選業項目,既有的礦業采選業企業、未創建“綠色工廠”的礦產品加工企業不得享受相關涉企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