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實施方案

時間:2022-04-26 11:54:41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精神和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建設,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的通知》(農辦經〔2019〕10號)和省委農辦等部門《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委農辦〔2019〕18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農民合作社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充分發揮其服務農民、幫助農民、富裕農民的功能作用。力爭到2023年,培育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10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30家,市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60家,縣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達到100家;80%以上的合作社建立規范的“三會一章”制度,并認真執行;建立完備的成員賬戶和完善財務管理,實行財務電算化;及時報送年度報告,實行社務公開,依法進行盈余分配;到2021年10月,對獲得國家、省、市、縣級示范社稱號的合作社全部納入農產品可追溯平臺管理。

二、實施步驟

(一)準備實施階段(2021年3月至4月)。成立縣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開展調研,摸清底數。制定《縣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方案》,組織部署任務,開展宣傳,營造氛圍。

(二)提升推進階段(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召開全縣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動員會議,對《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對照時間節點,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規范社創建活動,同時對現有合作社示范社開展質量提升工作,扎實推進合作社質量提升建設試點。

(三)驗收總結階段(2023年11月至12月)。對試點發展情況開展考核評估驗收,同時總結經驗和先進做法及時上報。

三、工作內容

(一)加強業務指導。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各級示范社評選、項目申報和“千人帶千社”活動,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規范化建設,健全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完善盈余分配和利益聯結制度,強化資產、財務和成員賬戶管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進信息化建設,創新合作模式和服務手段,不斷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實力。

(二)實行項目傾斜。對列入規范化建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項目安排和資金扶持上給予傾斜,優先安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品牌建設等各類財政專項和基本建設項目,改善合作社的生產、管理條件,進一步提高合作社示范帶動能力。

(三)加強培訓輔導。按照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健全培訓組織體系。爭取專項培訓經費,依托科教股,分期分批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經營管理人員、財會人員和輔導員進行培訓,為培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專門人才提供支持。

(四)推進聯合社發展。推動合作社的行業性、區域性的縱向和橫向聯合,發展一批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大、競爭力強的合作社聯合社。注重在產業規劃、品牌建設、市場營銷和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等方面發揮聯合社作用,突破目前一些單體合作社成員異質性強、規模小、效益低等問題。

(五)加強金融支持。金融機構應當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貸款支持力度,靈活確定貸款擔保方式,對信用等級較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利率上給予優惠。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依法取得的林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可以作抵押辦理貸款。政府主導的融資性擔保機構應當為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服務。鼓勵商業性保險機構開發適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特點的保險產品。

(六)增強營銷能力。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精準選擇目標市場,支持合作社在城市社區設立特色產品直銷店(點),加快構建少環節、暢通高效的線下自主品牌農產品營銷。發展農村合作社電子商務平臺,依托合作社特色產品和優勢產業,推動“電子商務+地方特色產品”、“電子商務+傳統產業”、“電子商務+品牌農副產品”的深度融合,借助電商網絡資源,對接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進一步拓寬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拉長電商產業鏈條,不斷拓寬合作社營銷渠道。

四、職責分工

縣直有關單位要明確任務分工,建立協同推進工作機制,農業農村、發改科技、財政、水利、林業、市場監管、稅務、供銷、金融等部門要加強對合作社的指導、扶持和服務,落實和完善扶持政策,引領我縣農民合作社做強做大。

(一)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對合作社發展情況和群眾舉報的合作社違法違規線索進行摸底調查;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加強與省、市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幫助鄉鎮(街道)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試點工作典型經驗。

(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抽查抽檢存在異常情形的合作社名單,共享給同級農業農村、稅務、林業、供銷等部門。

(三)縣發改、財政、林業、水利、供銷、金融等部門:分別負責開展涉及各業務領域或領辦創辦的合作社清理整頓工作,對有不規范行為的合作社加強指導。

(四)融媒體中心:負責做好合作社試點工作宣傳報道。

(五)各鄉鎮(街道):配合縣農業農村局做好合作社清理整頓及各項監測申報工作。

(六)稅務部門:負責整理提供合作社稅務登記情況,共享給同級農業農村、稅務、林業、供銷等部門和單位。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成立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下設辦公室掛靠縣農業農村局經管站,負責日常工作開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絡員為各成員單位有關科室負責同志。

(二)加大宣傳力度??h融媒體中心要通過電視、報刊、開設專欄等多種形式,定期播放報道合作社專題節目,面向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典型、扶持政策,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三)強化監督考核。利用農產品可追溯管理平臺,建立合作社電子信息檔案,強化遠程監管。對縣級以上示范合作社,在縣農業農村局經管站統一建立“一社一檔”,全面建立工作檔案和信息檔案??h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各鄉鎮(街道)和合作社進行全程指導,確保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