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優化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12 05:25:33

導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優化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優化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工作部署會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堅持就近就便服從就優原則,鼓勵中學向縣城聚集、小學向鄉鎮以上集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切實提高辦學效益,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工作,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底線思維、統籌謀劃、突出重點,根據我市農村地理特點和交通條件,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系;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目標,通過優化縣域內教育資源,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合理布局原則。堅持“就近就便服從就優、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積極穩步推進優化、切實提高辦學效益”的思路,加強和完善鄉村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逐步實現由分散制轉為集中制辦學,縮小城鄉、校際教育差距,使學校布局既方便學生就近入學,又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二)適度超前原則。依據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數量變化等要素進行前瞻分析;綜合長期與近期的需要和可能,加強趨勢預測,適度超前規劃;結合人口分布、交通資源、城鎮化進程和適齡人口流動變化趨勢,統籌利用好教育資源。

(三)育人為本原則。學校布局優化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規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要立足于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創造條件,立足于滿足學生接受優質均衡教育的新需求;要堅持育人為本,實現辦學效益最優化。

(四)優勢吸引原則。集中辦好規模學校,創造食宿條件,優化組合教師,改善技術裝備,讓更多學生享受優質教育。

(五)積極穩妥原則。工作過程防止簡單化,要做好調查研究,合理制定撤并辦法,積極宣傳優惠政策,做好家長工作,保證平穩實施。

三、基本情況和現狀分析

我市現轄11個鎮3個街道,166個行政村,39個社區,國土面積11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76萬人。截至2021年2月,全市共有義務教育學校145所。小學119所,其中局直屬小學6所、城區中心校所轄小學5所、農村小學103所(其中教學點43所)、民辦小學5所。初中24所,其中公辦初中城區4所、農村18所;民辦初中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

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共有學生43972人,其中小學29886人(城區小學20171人,農村小學9715人);初中14086人(城區初中11366人,農村初中2720人)。

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共有在編教職工2985人,其中小學1743人,初中1242人。

總的來說,目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攤子多、規模小、布點分散、資源浪費、學校發展后勁不足,確需根據有關政策及實際情況,積極穩妥做好布局優化工作。

四、布局優化工作目標及年度工作計劃

根據我市城鎮化發展和適齡人口流動趨勢預測,完善我市城區學校布點和規模,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通過三年布局優化,到2023年底,努力使全市80%以上的小學或學生集中在鄉鎮以上,90%以上的初中或學生集聚在縣城。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進一步統籌利用好教育資源,整合、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辦學效益最優化,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2021年計劃撤并26所義務教育段學校,完成布局優化總任務的44%。小規模教學點同時撤并。

為滿足學生進城上學或寄宿需求,城區新建北門小學,計劃秋季投入使用。設立四中初中部,已投入使用。

禹門河小學、海洪初中新建學生公寓,西關初中、英雄街初中租用師范校址解決部分學生食宿問題。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

五、實施程序

(一)動員部署。市教科局根據工作方案,就布局優化工作進行專門動員和安排部署,相關部門配合,各鎮人民政府和所屬學校具體落實。

(二)制定方案。各鎮及中心校,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按“一校一策”,制定詳細的布局調整方案。方案主要內容包括組織機構、撤并學校去向、設立的寄宿制學?;厩闆r、招生范圍、年級人數、改造項目、購置設備清單、經費預算、可行性分析及保障措施等。四月份完成。

(三)審核論證。對各鎮、中心校制定的方案,市教科局聯合有關部門組成審核組逐校進行審核,并進行實地勘察、論證、預算評估等。五月份完成。

(四)投資改造。審批后,各鎮及中心校在預算范圍內自行改造,主要設備由市教科局統一采購配置或自行購置。所需經費由市財政負擔。八月中旬完成。

(五)投入使用。2021年的項目8月驗收,確保秋季按所調整后的學校運行。

(六)檢查驗收。市教科局將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審查。開學后進行檢查驗收。各中心校就完成情況作專題匯報,未完成的或完成不好的作出說明。

六、實施辦法

(一)年度撤并名單中的學校,原則上整體撤并。確有特殊困難的,區域內小學高段年級先行撤并。條件成熟的學校和規模小于名單校的學校同時撤并。保證撤并學校數或撤并學生數完成年度撤并目標任務。

(二)寄宿制學校原則上設在鎮所在地,面積跨度大的,可增設1-2所寄宿制學校,或以大校為依托,成立教育集團,單一建制,統一管理區域內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寄宿制學校以維修改造為主,學生以午托為主,午托以協議供餐為主。有特殊需求的可以選擇全日制寄宿。

(四)為辦好寄宿制學校,市政府除按有關規定補助公用經費外,對寄宿生(含午托)每年度給予一定的食宿、交通補貼。暫定每生每年不少于1000元。午托生公用經費按寄宿生的50%核算。同時,利用改薄資金,進一步改善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條件。

(五)經核準實行集團化辦學的,集團內成員學校除上級撥付資金外,由市政府按規定核準兜底保障。成員學校分別核定編制。

七、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特成立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優化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由市政府副市長同志擔任,副組長由相關單位負責人和鎮黨委書記、鎮長擔任,組員由相關單位一名副職和鎮分管教育的領導組成。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教科局,辦公室主任由游陸明同志擔任,副主任由王浩仁同志擔任,負責學校布局優化方案的制定、組織實施、協調聯絡和督促指導工作。

各相關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如下:

(一)各鎮政府全面負責所轄范圍內的學校布局優化工作。

(二)市發改、規劃部門配合市教科局做好義務教育段學校布局優化規劃的銜接。

(三)市住建局負責學校布局優化校舍規劃、建設指導及工程質量監理等。

(四)市財政局負責我市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的經費保障。

(五)市人社局負責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后崗位設置等有關事宜。

(六)市委編辦負責我市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期間機構的認定、編制的審核、人員流動手續辦理等。

其他涉及食宿安全等有關事項的市監局、行政審批局、衛體局、應急局等按各自職能做好相應工作。

八、保障措施

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布局優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和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一)高度重視,廣泛宣傳

各鎮、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領會文件精神,切實做好群眾特別是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取得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配合和支持。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宣傳開展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的目的意義和相關政策,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確保布局優化工作順利進行。

(二)部門聯動,密切配合

市教科局要牽頭做好整合安置工作,做好各撤并及接納學校的銜接工作。市發改、財政、人社、編辦、住建、規劃、食品安全、衛生、市場監管等各部門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學校布局優化工作扎實推進。各鎮是轄區布局優化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把布局優化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雙組長),制定有效措施,穩步推進轄區布局優化工作,妥善處理布局優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相關問題不出鎮。此項工作將納入市政府對各鎮政府、市教科局對農村中心校的教育目標責任考核。

(三)統籌兼顧,加強管理

所撤并學校資產,不動產由鎮政府、中心校代管,不得隨意處置;動產小學由中心校,初中由市教科局統籌調配使用。撤并小學教師由鎮中心校統籌安排,撤并初中學校教師由市教科局統籌安排。在布局優化過程中,要堅持“控輟保學”底線要求,妥善解決好因學校撤并可能帶來學生上下學交通困難、家庭負擔加重等問題,堅決杜絕因撤并學校造成學生失學輟學,確保《義務教育法》的貫徹落實。布局調整后,學校要對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進行全面摸排,對疑似失學輟學學生,要建立臺賬并采取有效措施勸返復學,同時上報各鎮人民政府。學校勸返無效的,各鎮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相關規定對其監護人行使行政處罰。

學校要通過轉崗或外聘等方式安排好生活教師,專人負責學生食宿,健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確保學生安全。制定學生食宿管理有關制度,加強食宿管理。協議供餐的學校要對供餐單位的資質和安全管理水平等情況進行嚴格審查,并公開供餐單位的名稱、地址、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資質、食品安全等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