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6 05:24:53
導語: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大力實施技能富民戰略,精準推進全市職業技能培訓和持證就業,實現靠技能增收、憑技能致富,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新發展階段“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工作方案》(晉辦發〔2021〕6號)、市人社局《關于下達2021年全市脫貧勞動力技能培訓計劃進度的通知》(人社函〔2021〕127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技能富民戰略和構建“人人持證、技能社會”要求,抓住“培訓、持證、就業”三個關鍵環節,突出抓好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工作,統籌推進山護工等實用型技能培訓,持續開展各具特色的技能培訓,加快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加快推進全市“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二、目標任務
2021年職業技能提升培訓5280人次,其中包括:山護工培訓880人次、脫貧勞動力培訓1700人次;其他培訓任務及責任單位以市新發展階段“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為準。
三、培訓進度
4月底前,啟動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力爭完成培訓528人次,培訓進度10%。7月底前,完成培訓2640人次,培訓進度50%。9月底前,完成培訓4488人次,培訓進度85%。10月底前,完成培訓5280人次,培訓進度100%。
四、培訓項目
(一)山護工培訓。主要以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月嫂、育兒嫂、家政服務培訓內容為主。
(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主要包括焊工、電工、保安、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物業管理、美容師、美發師、導游、家政等國家規定職業工種目錄內的項目且符合我市產業發展需求的職業(工種)培訓。
五、培訓對象
(一)城鎮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的城鎮未繼續升學的我市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貧困家庭子女、退役軍人、殘疾人等。
(二)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求職的戶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
(三)脫貧勞動力:全市16~60周歲具有勞動能力的脫貧勞動力。
(四)山護工培訓:籍18~54周歲有就業能力和培訓愿望的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城鄉富余勞動力。
六、培訓步驟
(一)選擇培訓機構。根據市《關于盡快啟動2021年全市建檔立卡勞動力技能培訓有關事項的通知》(技能辦發〔2021〕1號),選用近兩年在我市培訓任務完成好的培訓學校。
(二)組織開展報名。市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嚴格按照職責分工(附件1),積極開展培訓報名工作,確保應報盡報。
(三)嚴格培訓標準。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制定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教材大綱,結合培訓對象編印便于學習掌握的教材,合理配置場地、師資、實訓設施等培訓資源;對尚未頒布國家職業標準的,可參照與其接近的職業(工種)標準開展培訓;也可根據企業、行業用人需求和崗位規范開展培訓,培訓教學計劃、教材大綱須報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審核備案。
(四)嚴格培訓考核。領導組辦公室在培訓過程中要對人員到崗、教學組織、培訓資料等開展不定期督查檢查,確保培訓質量;培訓結束后及時組織培訓人員進行結業考試,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對成績合格的發放相應資格證書。
(五)發放相關補貼。市人社局、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要嚴格按照《關于做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有關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20〕27號)要求,認真審核補貼申請材料,規范補貼審理程序,確保合法合規。市財政局要嚴格按照《關于印發<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19〕1號)和《關于做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有關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20〕27號)要求,執行相關補貼標準,確保及時發放到位。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完成,成立市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組各成員單位要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按照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壓實工作責任,強力推進實施,確保全程高標準、整體高質量。各鄉鎮(街道)要嚴格按照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分解任務表按時、按要求完成培訓任務。對涉及多個部門的培訓任務,各成員單位要強化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抓好落實。
(二)嚴格督查考核。市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全市職業技能培訓持證就業建設工作,建立周調度、月分析、季通報制度,以培訓結果為導向對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和培訓機構進行不定期督促檢查,檢查情況作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據,并及時將結果上報市委市政府。對檢查中工作不力、進展不快的,嚴肅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三)廣泛宣傳動員。各鄉鎮(街道)和有關單位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升政策公眾知曉度,幫助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熟悉了解、用足用好政策,高效推進技能培訓工作。要大力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技能成才的良好環境。
- 上一篇: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意見
- 下一篇:中小學校智慧校園設計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