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幸福社區創建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07 09:25:23

導語:街道幸福社區創建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幸福社區創建實施方案

為大力提升街道居民的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街道實際,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幸福社區”為主題,以提升社區形象、美化環境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為總體目標。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增強和改善社區服務功能,激發居民自治活力,為社區居民創造幸福、傳遞幸福、提升幸福,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二、創建目標

針對街道所轄海夢苑、海景苑等6個城市純社區,9個村改居社區,9個農村社區三種不同類型,2013年街道確定把東關、韓家疃2個社區、村作為重點創建點,打造以點帶面、梯次培養的創建格局,并根據不同類型確定不同的創建側重點,確保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城市純社區在創建過程中要具體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有健全的組織體系。健全社區居民委員會領導下的,由各專委會、網格單元、樓院居民組織所組成的居民自治組織網絡,完善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下的協助政府管理的辦事機構,建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協調下的社區社團組織、社區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在社區形成自我管理、協助政府,協調社會、服務居民的社區工作組織體系。

2.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完善社區內衛生保健、養老服務、家政服務、職業介紹、文化體育、休閑娛樂、扶貧濟困等服務組織及其功能,健全商貿及水、電、氣、暖等市政服務網絡,形成主體多元、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社區服務體系,滿足社區居民個性化、大眾化、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3.有完備的基礎設施。社區用房面積達到600平米以上。有居委會辦公、居民議事、群眾活動、文化體育、學習閱覽等辦公和活動場所。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水平。

4.有優秀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建立一支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有優良的工作作風,肯于為居民謀福祉、為社會創和諧的社區工作者隊伍。

5.有優美的生活環境。社區安全穩定,車輛停放有序,小區街路、居民樓道通暢并實現亮化,樓院、街路等適合綠化的區域實現綠化美化,居民活動的公共場所環境整潔、美觀宜人,形成社區居民共同創造環境、自覺維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6.有豐富的居民活動。社區文化、科普、體育、娛樂、法治宣傳、道德弘揚等各類活動主題高尚,內容豐富,參與廣泛,形式多樣。

7.有和諧的人際關系。社區教育機制、矛盾調處機制、約束和激勵機制健全,居民的法治意識、公民意識、公共責任意識和道德水準不斷提高,社區熱心公益、樂于奉獻、團結友愛、守望相助、幸福和諧的人際關系不斷發展。

18個村(居)在創建過程中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社區服務中心

新建的社區服務中心面積不低于600平方米,舊社區改造的服務中心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農村社區不低于500平方米;內部要設置符合標準要求的“十室兩站一廳兩中心”:即“兩委”辦公室、網格化管理辦公室(家庭道德檔案建設管理辦公室)、綜治辦公室、社會組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居民代表會議室、愛心捐贈室、人口計生服務室、警務室(監控室)、調解室、殘疾人康復站、衛生服務站、“一站式”便民服務廳、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含電子閱覽室、老年活動室、青少年課外活動室、文化娛樂健身室、文化廣場)。同時,要加快培育市場主體,抓好連鎖超市、生資超市等商業服務網點建設,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

2、高標準維護管理。健全完善社區環境保護及衛生保潔長效機制,維護好社區環境,生活垃圾納入城鄉一體化處理。要按照“四季常綠、三季有花”要求,在居民聚集區規劃建設休閑公園、綠地或廣場,美化社區環境。同時,要通過廣泛開展生態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居民樹立綠色生態理念,自覺參與環境綜合整治,鞏固擴大環境綜合整治成果,努力做到無亂倒垃圾、無污水漫溢、無亂貼小廣告、無寵物散養、無占道經營、無亂停亂放。

3、加強健全隊伍建設。一是成立社區工作者隊伍,要根據社區規模,,配齊配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切實提高社區工作者綜合素質。二是成立志愿者服務隊伍,要通過搭建活動平臺、加強宣傳引導,發揮駐區退休干部、在職黨員、文藝骨干等帶動作用,積極培育政策宣傳、矛盾調處、環境整治、秩序維護、老年人服務、鄰里關照等便民、惠民志愿者隊伍,并常年組織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年內,要開辟志愿者服務示范基地,志愿者隊伍不少于20人,有完善的制度,有健全的檔案,有統一標識的志愿者服裝。

4、強化組織建設。要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標準,切實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綜合考慮網格區域、黨員分布和社區資源分布情況,創新社區黨組織設置,將支部建到小區(網格),將黨小組建到樓棟,形成由社區黨委(黨總支)—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為一體的三級組織網絡,實現社區黨建工作全覆蓋。完善雙管雙責、承諾踐諾、設崗定責、創先爭優等制度,加強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在服務群眾中的主體作用。

5、提升文化底蘊。要多方籌措資金,進一步完善文體活動中心、電子閱覽室、文化廣場、社區文化長廊、作品展示室等陣地建設,不斷完善公益性文化設施,搭建特色文化陣地。社區積極培養文體骨干,根據社區居民興趣愛好,指導成立覆蓋各年齡段,每個村(居)至少擁有2支業余文體活動隊伍,人員總數不少于50人,組建特色文化團隊。靈活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各類特色的大眾性文化娛樂活動,提高居民文化素質,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居民幸福感。

6、創新維穩管理機制。探索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通過科學劃分網格、組建管理隊伍、搭建信息平臺、健全工作機制,著力構建“社區管理網格化、網格管理精細化、運行支撐信息化”社區管理新格局。創新利益訴求渠道。建立健全社區居民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和權益保障機制,維護社區居民合法權益,疏導群眾情緒。把各類矛盾和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開展“三無”社區創建,堅決杜絕去省進京集體上訪、進京非正常上訪和信訪積案。

三、創建步驟

1、宣傳發動:各社區(村)要通過召開會議、懸掛橫幅、廣播宣傳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不斷提升廣大居民群眾的創建知情度,參與度和支持度,把幸福社區創建與居民群眾關系最密切,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起來,解難題,辦實事,使居民群眾真正體會到幸福社區創建的好處,理解并支持創建工作,自覺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居民群眾在建設幸福社區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2、組織實施:按照幸福社區創建目標要求搞好排查對照,對照不足項目,補弱固強,全面提升。

3、總結考核:各社區(村)要建立目標考核機制,明確目標任務,使各項建設工作目標具體化和責任化。把建設幸福社區工作的成效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結合起來作為工作實績與工資報酬的重要依據。對總結中存在的問題認真落實整改措施,不斷提升為民謀利服務和幸福社區創建的水平。

四、工作措施

1、建立組織,分工負責,街道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社區(村)要成立以黨支書記為組長,其他兩委干部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明確各條工作線及各工作人員分工職責,并加強工作督查考核。

2、對照要求,制定方案,各社區(村)要嚴格按照創建目標對照排查,制定方案措施并與星級社區、星級示范村創建,有機結合起來,加大對創建的投入,著力提升社區黨建、居民自治、環境衛生、法治和公益事業建設管理服務水平。

3、建好臺賬,按照創建要求,采集資料,將創建過程中的所有資料和圖片進行歸納整理,裝訂成冊,做好存檔。

4、建立長效化管理機制,鞏固發展創建成果,通過扎實開展創建工作,讓居民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法治平安的創建成果,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