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集中整治治安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07 09:24:08

導語:街道集中整治治安活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集中整治治安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治安局勢持續穩定,全面建設平安、法治、和諧,根據中央、省和市綜治委的統一部署,市綜治委決定,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集中整治治安重點部位和突出問題活動。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會議精神,以推進基層平安創建,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建設平安、法治、和諧為目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徹底改變治安重點部位治安面貌,卓有成效地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突出治安問題,為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創造良好社會治安環境。

目標要求:(1)社會秩序明顯改善。重點部位及周邊的治安秩序、商業秩序、交通秩序、城管秩序、衛生秩序和網絡虛擬社會秩序等顯著改善,各項管理機制、管理措施更加到位。(2)治安面貌明顯改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得到嚴厲打擊,突出治安問題得到有效治理,集中整治成效明顯。(3)管控水平明顯提高。基層綜治組織和群防群治隊伍更加健全,治安防范措施落實到位,管控長效機制更加完善,社會管理更加有序到位。(4)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相關群眾對重點部位整治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對突出治安問題解決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對當地社會治安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均達到90%以上。

二、整治重點

1.治安重點部位。排查整治的重點部位是:城區治安混亂的公共復雜場所、城鄉結合部、集貿市場、治安問題突出的社區和學校及周邊地區、沿海治安復雜區域等。

2.突出治安問題。突出整治的治安問題是: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兩搶兩盜”多發性犯罪、黃賭毒社會丑惡現象、重大不穩定因素、網絡虛擬社會犯罪等突出社會治安問題。

三、責任分工

(一)重點部位整治責任分工。

1.公共復雜場所整治,由公安機關牽頭,住建、文化、工商等部門密切配合。

2、轄區廠企及周邊地區整治,由派出所牽頭,安監站、城管、等部門配合協作。

3、社區(小區)、村治安秩序整治,由派出所牽頭,綜治辦、安監站、城管等部門積極參與。

(二)突出問題整治責任分工。

1.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由派出所牽頭,綜治、司法部門參與。

2.“兩搶兩盜”多發性犯罪,由派出所牽頭,綜治、司法部門參與

3.黃賭毒社會丑惡現象,由派出所牽頭,宣傳、文化等部門參與。

5.重大不穩定因素,由綜治辦牽頭,派出所、司法、信訪、人社、民政、等部門參與。

6.虛擬社會網絡犯罪,由派出所牽頭,宣傳、文化、等部門參與。

四、重點工作

(一)開展深入細致的排查活動。各社區、村有關部門要采取切實和有效形式,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開展對社會治安重點部位和突出問題的集中排查。通過開展明察暗訪、問卷調查等,了解和掌握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查找薄弱環節;通過組織召開社會各界群眾等參加的座談會、情況通報會、征求意見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群眾反映;通過通告、設置舉報電話和信箱、網上征集等形式,組織發動群眾檢舉揭發違法犯罪行為,舉報治安混亂部位和突出問題。通過細致的調查排查,真正把問題底數摸清、摸透、摸全,逐一進行登記造冊和備案,并堅持動態化、常態化排查控制。

(二)開展嚴打和集中整治行動。集中開展“打黑惡、反盜搶安民行動”、“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整治交通秩序迅雷2013”等一系列專項打擊行動。深入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深挖保護傘,鏟除一批黑惡實力犯罪團伙;嚴厲打擊群眾關注的“兩搶兩盜”犯罪,提高破案率,有效震懾和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嚴厲打擊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殺人、爆炸等嚴重暴力犯罪和黃賭毒、威脅網絡安全等違法犯罪;加大破積案、打流竄、摧團伙、追逃犯、端窩點工作力度,依法嚴懲一批嚴重違法犯罪分子;大力整治交通秩序環境,嚴查酒后、無證駕車、車輛亂停亂放、“三超一疲”等違法行為,有效降低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各社區、村各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統籌安排力量,切實抓好治安重點部位的集中整治活動。

(三)健全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大力發展社區網格管理員、平安志愿者、綜治協管員、治安信息員等群防群治隊伍,充分發揮好群防群治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完善社會面治安巡防網、社會防控網、重點要害部位和公共復雜場所治安管控網、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安全防范網以及邊際治安聯防網,做到全方位覆蓋、無縫隙防控。組織充足的警力和群防群治隊伍,圍繞案件高發的重點部位、場所、路段和重點時段,開展街頭路面巡查、盤查,有效震懾和打擊犯罪。突出抓好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重點推廣高清電子視頻監控、防盜、防火報警系統等為主的技術防范,年底前,確保所有黨政機關、公共復雜場所、重點要害部位等一類目標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二類、三類目標覆蓋率分別達到80%、60%。

(四)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堅持服務大局,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加強和完善社會服務與管理。著力建立政法系統與重點區域定期對接制度,政法系統重點行業系統定期對接制度,政法部門聯系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制度等“三個制度”,強化超前服務。圍繞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充分發揮規范整頓、預防查處、調解引導等職能,嚴厲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行為。要高度重視“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治安混亂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環境整治和規劃調整,完善社會公共服務,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在短期內改變臟亂差的現狀。要加強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以加快推進居住證制度建設為載體,引導出租人員和租住人員依法辦理房屋租賃、暫住手續。加強對閑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農村留守兒童、服刑在教人員的未成年子女等的教育、管理和服務、救助工作。充分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安置,加強社區矯正工作,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構建起特殊人群“動態管理、親情服務、信息支撐、一體幫扶”的服務管理格局。加強互聯網、手機短信中有害信息管理。

(五)加強基層綜治組織建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把治亂與治“癱”有機結合起來,結合今年全市開展的“基層基礎組織建設規范提升年”活動,健全基層黨組織、群眾自治組織建設,加強村委會、治保會、調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建設,健全長效工作機制,鞏固整治成果。繼續加強基層綜治組織建設,突出抓好鎮街社會服務管理中心、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站規范化建設。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向基層傾斜,確保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

五、組織領導

一是健全組織領導體系。街道綜治委成立集中整治治安重點位和突出問題活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綜治辦,負責統籌組織部署、協調督促集中整治工作。各社區、村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關的組織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切實加強對集中整治活動的組織領導。

二是實行掛牌督辦整治。街道綜治辦將組織力量,對社區、村治安重點部位和突出問題的集中整治情況開展明查暗訪,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9月中旬,對全市集中整治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驗收,暗訪和檢查結果列入年底綜治工作綜合考評成績。

三是實行領導包戶和聯席會議制度。各社區、村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集中整治領導包戶責任制,包戶領導要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認真解決實際問題。要及時召開有關部門聯席會議,認真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措施,切實承擔起組織協調、督促檢查、落實任務的重要職責,確保集中整治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