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合作組織 促進農民增收
時間:2022-02-11 11:29:00
導語:發展合作組織 促進農民增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出現,是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是增強廣大農民市場經濟意識、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應對國內外農業發展大勢、整體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的必然趨勢。在當前形勢下,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專業合作組織是引領農民進入市場的新型組織。家庭經營發展到一定程度、各類市場發育到一定階段之后,在家庭經營和廣闊市場之間需要一個中間環節來調節產、供、銷之間的利益關系,促進農戶經營進入市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就是這樣一種應運而生的新型的中介經濟組織。目前,我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97家,擁有會(社)員15.6萬個,帶動農戶32.9萬個,占農戶總數的26%,全市60%的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是由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經營管理的,1/3以上的農產品是依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外銷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正在引領我市廣大農民走出小農經濟的狹小天地,走向現代農業的廣闊市場。
專業合作組織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新型載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根據“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建立起來的農民自愿參加的經濟合作組織,能把分散的千家萬戶組織起來,發揮其連接農民與企業、溝通農戶與市場的紐帶作用,有效地抵御農產品經營的市場風險,克服分散的小生產與統一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進程。石門柑橘協會2002年9月成立以來,采取“大戶入會、能人辦會、實體興會”的辦會模式,先后與16家企業的21個品種開展合作,在全縣建立特約連鎖經營點42個,在哈爾濱、牡丹江、大連、東莞、深圳等地建立營銷辦事處,去年協會會員共銷售果品10.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9億元。小小的柑橘協會使廣大橘農走到了一起,連成了一體,可謂功不可沒。
專業合作組織是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的新型依托。農業的社會效益高和自身比較效益低是一對突出的矛盾,隨著矛盾的演進,農民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以專業合作組織的形式,重新調整和整合生產與加工、銷售的關系,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讓農民從中分享到更多的市場利潤,是提高農業經營效益、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保證。2004年,全市各類參與合作組織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1295元。桃源三江養殖合作社積極幫助養殖專業戶更新品種、傳授技術,使每只蛋雞年獲純利比以前增加了41%,戶平均增收6100多元。灌溪鎮優質稻產業協會通過疏通銷售渠道、開展技術服務,使會員每100公斤優質稻比非協會成員多賣6-10元。事實證明,興辦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就能帶動一個產業發展;農民加入專業合作組織,就能加快增收步伐。
專業合作組織是促進政府轉變職能的新型幫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其自身特有的民辦性、民主性、專業性、合作性和服務性等優勢,不斷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能有效解決政府“統”不了、技術部門“包”不了、龍頭企業“辦”不了、農民單家獨戶“干”不了的許多問題,成為政府調控農業的好幫手。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起來后,也有利于廣大基層干部從大量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力量搞服務、辦實事。石門縣雙佳禽業合作社在近兩年的“非典”、“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間,不等不靠,自我調節,先后動用公積金和風險基金500多萬元,確保了養殖社員的利益不受損失,發揮了政府難以發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為政府緩解了壓力。
我市是傳統農業大市,要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必須進一步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但從總體上說,仍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大力發展和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迫切需要各種社會力量的關心和支持,迫切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推動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步入快速健康發展軌道。
1、要把握原則,科學規劃。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立足本地實際,不定模式、不定規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引導農民多領域、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發展專業合作組織。要圍繞我市的主導產業、拳頭產品、優勢資源,科學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規劃,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建成優勢產業比較明顯、帶動能力比較強勁、內部運作比較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00家,認定并扶持市級以上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0家,帶動50%以上的農戶。
2、要落實政策,大力扶持。各級各部門要樹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就是扶持農業、關愛農民的觀念,認真落實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級財政要在支農資金中安排一定財力,用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要切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幫助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啟動資金和農產品收購流動資金不足等問題。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家有關涉農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做大做強。制定和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用地政策,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流通建設用地。整合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移民開發等涉農開發項目資源,優先考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生產需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員和會員的整體素質。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3、要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管理的基礎。農辦等涉農部門要認真落實湘辦發[2004]11號文件精神,抓緊制定和規范示范章程,指導和督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組織機構,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議事決策等內部管理制度,落實成員的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權利。要嚴格維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平調、侵占其合法財產。
4、要加強領導,營造氛圍。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健全組織機構,明確目標責任,強化工作措施。相關部門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摸清底子,掌握動態,總結經驗,切實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協調和服務,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快速健康發展。各地要利用廣播、報刊、電視、簡報、會議等多種形式推介先進典型,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精品范文
8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