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要點
時間:2022-04-25 02:04:00
導語: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公文寫作的題一般都是根據要求撰寫公文或修改公文。作文分數約是這部分分數的一半左右,尤其要重視請示、通知、通報等公文的具體要求。
寫作時要避免出現下面的錯誤:
1.標題部分:標題是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組成。有的標題不全;有的文種不對;有的批轉性公文不是法規條文仍用《》。
2.主送機關:有的是多頭主送;有的是請示平級;有的是直接送領導人。
3.正文:有的是一文多事;有的正文引用發文不規范;有的正文數字該用阿拉伯數字,卻用漢字;有的是用詞不當。
4.結尾:有的結尾不合作者本意;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
5.標題上的發文機關與簽署的發文機關不對應。
6.請示未獲批準抄送下級。
7.該標明附件卻未標出。
8.簽署日期混用漢字與阿拉伯數字,或直接用阿拉伯數字。
近幾年公務員考試中出現過的《公文寫作及處理》的知識點:
1.公文紙一般采用什么型號?印章的正確位置?
2.辦理公文綜述包括擬辦、批辦、承辦、查辦,對嗎?
3.會商就是開會協商公文的制發嗎?
4.需要清退的公文有哪些?
5.公文的特點,公文根據行文方向可分幾類?
6.國務院與省級人民政府可運用條例這一文種嗎?
7.文摘與綜述可適當作些評述嗎?
8.合理的文件傳閱路線形式是什么?
9.函、簡報是否屬于正式公文?
10.簽發分為哪幾種?
《行政管理》復習要點
一、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案例分析。常見的案例有:
1.國家公務員回避制度,應該回避的親屬關系的范圍,回避的類型。
2.關于任免事項的案例。弄清選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的特點。
3.國家公務員進口、出口的途徑。
二、在復習時要特別注意的知識點。
1.國家行政機關與非國家行政機關的區分,其中有行政機關與權力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區別;行政機關與審判、檢察機關的區別;公安、監察、司法行政機關與審判、檢察機關的區別。
2.派出機構。派出機構的性質、級別、權限責任等問題。
3.級別大小的比較,國務院工作部門與地方機關及軍隊級別相對應:省部軍是一級;司局廳師是一級;處縣團是一級。
4.降職與辭退都不屬于行政處分。
三、近幾年出現的考點:
1.行政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的比例關系,政府內設部門的多少與行政層級的比例關系。
2.單一制的國家的行政管理體制與聯邦制國家的行政管理體制。
3.機構改革中的“三定”。
4.國家臨時機構和政府機構。
5.司法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
6.國家公務員的重點考核內容。
7.國家公務員不得辭職的幾種情況。
8.公務員申訴和控告。
9.行政監察機關依法擁有哪些權利。
《行政管理》知識體系
政府職能及其轉變:政府職能的含義和作用
政府職能體系
政府職能轉變
中國政府機構及其改革:政府機構概述
政府機構設置的原則
政府機構改革
現行各級人民政府的架構
國家公務員制度: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建立及其特色:公務員的概念
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特色
完善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公務員隊伍
職位分類與錄用考核獎懲制度:職位分類制度
錄用制度
考核制度
獎懲制度
職務升降、任免培訓、交流、回避制度:職務升降制度
任免制度
培訓制度
交流制度
回避制度
工資、保險、福利、辭職、
辭退、退休、申訴、控告制度:工資、保險、福利制度
辭職、辭退、退休制度
申訴控告制度
行政領導:行政領導的內涵
行政領導的產生方式
行政領導的職能與素質
行政決策與執行、行政監督與協調:行政決策:現代科學決策的趨勢與標志
現代行政決策體制的構成
行政決策實施的模式
行政執行:行政執行及其層級、手段
行政執行的環節
行政監督: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體系
行政系統的外部監督體系
強化廉政勤政監督約束機制
行政協調:行政協調的作用
行政協調的類型及其機制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復習提要
一、考生在復習時,一定要弄清哲學基本原理,并能用它來解決具體問題。
哲學原理有:
1.運用事物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相對性相統一的原理,分析改革與穩定、政策調整與連續性的問題。
2.運用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分析論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3.運用物質和意識、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關系論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4.運用質量互變規律論述社會主義改革的漸進性。
5.運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關系分析論述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6.運用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關系分析初級階段及其主要任務。
7.運用否定之否定規律論述社會主義前進性與曲折性的問題。
8.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與規律和黨的群眾路線。
9.真理的相對性與絕對性與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
10.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與精神文明建設。
11.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來論述社會主義改革的必要性。
二、復習時要注意區別、比較、歸納書中的基本概念、特征、觀點
1.世界的本質問題與哲學的本質問題的關系。
2.哲學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系。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在實踐性基礎上,科學性與群眾性的統一。
4.物質的惟一特性與固有屬性。
5.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舊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等哲學派別的觀點。
6.認識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問題。
7.質與量與事物是否是同一的。
8.社會意識與社會意識形態的關系,社會意識與精神文明的關系。
9.階級斗爭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三、復習時還要特別注意成語、格言、俗語等包含的哲學原理。
比如:“各瓜得瓜,種豆得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只見樹目,不見森林”等各包含什么樣的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體系
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
物質和意識: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物質觀
運動觀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意識的起源
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作用
物質和意識、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物質世界的辯證圖景: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世界永恒發展的一般規律:質量互變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
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
法的實質和核心
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實踐、認識、真理:認識和實踐:實踐、認識的主體和客體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
認識和真理:真理和謬誤
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唯物主義的社會歷史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社會意識
二者的關系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社會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及其運動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及其運動
階級、國家、革命:階級和階級斗爭
國家和革命
現階段的兩類社會矛盾
人民民主專政
群眾、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
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
《法律》復習要點
《法律》在公務員考試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重點科目,所以學習時要花費比其他科目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一、法律部分內容很多,概念、程序、特征、日期等容易混淆。
在復習時要特別注意區分,將相關內容進行比較。如“應當減輕”和“可以減輕”就有很大的區別。
二、在考試中一般都有一道案例分析題,分數是6~8分。
考生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案例分析。
1.行政處罰程序。
2.行政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程序及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等。
3.行政復議,包括行政復議的范圍、管轄、參加人及程序。
4.行政訴訟,包括受案范圍、管轄、參加人、一二審程序、判決。
5.合同方面的案例。
6.方面的案例。
7.財產繼承方面的案例等。
三、近幾年公務員考試出現的知識點:
1.法與政策的區別與聯系。
2.法律淵源和法律的歷史發展。
3.法律的實施和執法。
4.法律關系和物質關系。
5.公民的政治權利是什么?
6.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是雙重領導嗎?
7.只有國家機關才是行政主體嗎?
8.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一樣嗎?
9.行政裁決與行政仲裁的聯系與區別。
10.國家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11.不能請求行政復議的事項有哪些?
12.誰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13.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的原則。
14.犯罪必然受到刑罰嗎?
15.法人成立的條件。
16.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情況。
《法律》知識體系
法理學:法的概念、特征與作用:什么是法
法的作用
法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法與經濟
法與政治、政策
民主與法制
法的制定:法律的立、改、廢
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立法程序
法的淵源與分類
法律體系
法的實施:法的實施、執行與適用
法律效力
法律適用的要求、原則
法律關系
法律責任與制裁
法律監督
憲法:憲法基本理論:憲法的概念、特征、本質、作用
憲法監督
新中國憲法的沿革
國家性質:國體
人民民主專政
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
統一戰線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經濟制度:所有制
分配制度
經濟體制
國家形式:政權組織形式(政體)
國家結構形式
國旗、國徽、國歌和首都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概述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行使權利的基本原則
國家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國務院
中央軍事委員會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民族區域自治與民族自治機關
“一國兩制”與特別行政區
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
行政法:行政法概述:行政法概念、淵源及特點
行政法關系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作用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主體
行政相對方
行政行為概述:行政行為的概念與特征
行政行為的內容與效力
行政行為的分類
行政行為的成立與合法要件
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與廢止
抽象行政行為:什么是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立法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征收
行政許可
行政確認
行政監督
行政處罰
行政強制
行政給付
行政獎勵
行政裁決
行政合同與行政指導:行政合同
行政指導
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行政違法與行政責任:行政違法
行政責任
行政賠償:行政賠償概述
行政賠償的范圍
行政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行政賠償程序
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
行政復議:行政復議的概述及其特征
行政復議的基本原則
行政復議范圍
行政復議的管轄
行政復議參加人
行政復議的程序
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概述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行政訴訟的管轄
行政訴訟參加人
第一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
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決定
刑法:刑法的性質、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犯罪的本質和概念:犯罪的本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構成:犯罪的客體
犯罪的客觀方面
犯罪的主體
犯罪的主觀方面
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
單位犯罪
刑罰的概念和目的
刑罰的種類:主刑
附加刑
刑罰的具體運用:量刑
累犯
自首和立功
叛罪并罰
緩刑
減刑
假釋
時效
犯罪的種類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犯罪:犯罪的種類
貪污賄賂罪
瀆職罪
民法: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公民
法人
民事法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和分類
物權與所有權:物權
財產所有權
債權:債的概念與特征
債的產生的根據
債的分類
合同
債的履行
債的終止
知識產權:什么是知識產權
著作權
專利權
商標權
人身權:人身權的概念和分類
人身權的保護方法
財產繼承權:財產繼承權的含義
繼承制度的基本原則
法定繼承
遺產的分配原則
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概念與特征
一般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民事責任方式
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的種類
訴訟時效的中止與中斷
《鄧小平理論》復習提要
一、復習《鄧小平理論》一定要同黨的十五大報告結合起來。
十五大報告分十個部分:
1.世紀之交的回顧和展望。
2.過去五年的工作。
3.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綱領。
5.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戰略。
6.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
7.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8.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9.國際形勢和對外政策。
10.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
還要注意十五大修改黨章的基本考慮是在黨章中明確規定,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復習時要著重掌握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3.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及“三步走”的戰略步驟。
4.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6.“一國兩制”問題。在復習時還要注意與馬克思哲學原理相結合。
三、在復習時要注意區別、比較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例關系等。比如:
1.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兩因素的統一,前者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后者是社會屬性,其對立統一的關系表現在什么地方?
2.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生產商品同一勞動的兩方面,而不是兩種勞動。
3.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比例關系,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關系。
4.流通中貨幣所需貨幣量與商品的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的比例關系。
5.影響資本周轉的因素。
6.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7.商品高層與生產要素市場的區別。
8.幾種類型的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在哪些情況下適用。
9.社會互助、個人儲蓄是我國保障體系的內容。
四、以下知識點是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曾多次出現過的。
1.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2.貨幣量基本的職能。
3.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
4.貨幣是不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
5.影響資本周轉的因素。
6.市場經濟最基本規律。
7.非價格競爭。
8.市場機制的核心。
9.搞活企業的中心環節。
10.期貨交易采取的組織形式。
11.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容及功能。
12.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
13.國有大中型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主要形式。
《鄧小平理論》知識體系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
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首要問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涵義和基本特征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發展戰略:
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
發展經濟的戰略對策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
健全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改革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的外交戰略
“一國兩制”、統一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