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三員”隊伍作用
時間:2022-06-19 09:35:00
導語:充分發揮“三員”隊伍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努力打造基層組織建設新格局
——烏達區“三員”隊伍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2005年11月23日
在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發展”的原則,加強對“三員”隊伍的領導,注重“三員”隊伍的建設,將“三員”隊伍工作著眼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立足于推動基層組織各項工作穩步前進,定位于促進先進性教育活動健康順利開展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三員”隊伍的橋梁紐帶作用,全力打造我區基層組織建設的新格局。
一、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烏達區委認真貫徹落實《烏海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針對農村、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涉及黨組織多、黨員多,時間緊、任務量大、情況復雜的實際,區委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向全區10個嘎查村選派農區黨建工作指導員10名,向29個未成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選派非公黨建聯絡員18名,并在全市率先向40個社區選派社區黨建輔導員35人,深入基層指導黨建工作,幫助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五個月來,“三員”隊伍工作扎實,指導到位,督促有力,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1、嚴格選派,建立隊伍。一方面,明確“三員”選拔范圍、條件。區委在對當前嘎查村、社區基層和非公企業黨建的現狀和黨務工作者隊伍情況調研、分析和認真聽取各鄉鎮辦、非公有制企業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精心醞釀,確定“三員”從后備黨員干部、從與社區和嘎查村共建單位、從有業務指導聯系有關單位三個方面進行篩選。選派條件要求政治素質過硬、熟悉黨務工作、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目前,已選派的63名黨員干部中大專以上學歷的47名,占總人數的74.6%,35歲以下的40名,占總人數的63.5%。另一方面,嚴格選拔程序。按照確定初步人選、征求派出單位黨組織意見、確定正式人選并備案、正式下派開展工作、考核后重新調整四個步驟進行。
2、強化培訓,提高思想認識。我區把對“三員”的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和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年初下發了《烏達區2005年黨員培訓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建立培訓機制,加強“三員”隊伍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6月14日,我區召開了選派“三員”工作會議,并對“三員”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的集中培訓:一是形勢和任務,重點學習《烏海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文件和我區今年基層黨建工作有關文件;二是黨務工作知識,重點學習《黨章》、《基層黨務工作者手冊》和黨的基本知識等;三是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關要求。此外,全區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大型會議,均將“三員”納入參會范圍,讓他們進一步熟悉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各項任務、要求。區委還通過召開座談會、季度書面匯報、實地察看等形式進一步了解“三員”的工作情況,加強工作督導力度。同時,注意“三員”隊伍的思想、理論素質的鞏固與提高,要求他們認識到選派“三員”工作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到基層,落實區委、政府有關政策方針的需要;是進一步加強我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開展好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需要;是培養鍛煉年輕黨員干部、后備黨員干部,提高機關效能的需要。
3、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加強日常管理。按照市委組織部選派黨建聯絡員、指導員有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印發了《烏達區嘎查村黨建工作指導員、社區黨建工作輔導員選派辦法》、《烏達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聯絡員和指導員選派、管理、考核制度》,把“三員”教育管理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目標,與干部目標管理考核相掛鉤,并把考核情況作為提拔使用干部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嚴格獎懲。對工作不負責、成效不明顯的及時調整;對能力強、水平高、工作出色的給予表彰獎勵或優先提拔任用,以增強其工作責任心,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求非公企業的黨建聯絡員每半月至少下基層工作1次,嘎查村黨建指導員和社區黨建輔導員要經常深入下去,到所聯系嘎查村和社區開展工作。二是要求每名指導員、輔導員和聯絡員要根據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所掛點單位的實際,制訂調研計劃,每年至少完成一個調研課題。三是要求每季度向區委組織部匯報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區委組織部不定期派人到嘎查村、社區了解“三員”的工作情況,同時,每半年組織一次經驗交流匯報會,交流匯報工作情況,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10月11日,區委組織部組織召開了“三員”工作匯報會議,在詳細了解“三員”工作情況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又對“三員”工作提出“三個一”要求:糾正一個誤區,即為群眾辦實事是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的集中體現,但不是全部,更要注重通過提高黨員素質、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落實一項活動,即協調鄉鎮、街道黨(工)委和有關機關、企事業單位落實“包聯社區、農區服務基層”活動的各項任務;完善一項制度,即不但對“三員”進行年終考核,還要加強日??己?,做到日常組織考核、派出單位考核、接收單位考核“三結合”。
4、明確工作職責,規范工作行為。在完善管理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三員”工作職責,即當好“五大員”:一是要當基層組織建設的“督導員”,協助落實好基層組織建設的各項任務;二是要當好政策的“宣傳員”,宣傳當前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區委、區政府關于農村、街道社區、和非公企業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三是要當好上下溝通的“信息員”,必須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經常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群眾,記好《民情日記》,了解掌握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就與基層有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向區委、區政府反映基層群眾的思想動態和民情民意,并提出對策建議,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四是當好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及時發現并努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問題,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通過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消除不穩定因素;五是當好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組織員”,按照活動方案和上級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要求,組織開展好先進性教育活動,落實好活動各階段任務。
此外,農村黨建指導員,還要幫助協調好嘎查村兩委關系,開展在能人中發展黨員、在黨員中培養能人的“雙培雙帶”活動,幫助農民致富奔小康;社區黨建指導員還要幫助搞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切實通過加強社區建設,服務社區居民;非公黨建聯絡員還要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生產經營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做好員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協調解決矛盾和問題,實現好、保障好員工群眾的權益。
同時,為樹立好“三員”隊伍形象,保證選派“三員”工作取得實效,要求每一名下派干部做到“四個帶下去、四個帶回來”,即帶著親民愛民的感情下去,帶著基層群眾的民心回來;帶著求真務實的作風下去,帶著基層組織的口碑回來;帶著艱苦奮斗的精神下去,帶著能擔大任的才干回來;帶著嚴于律已的要求下去,帶著廉潔奉公的形象回來。
三、取得的成效
1、村級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建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選派到村的黨建指導員圍繞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切實解決好“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問題,幫助掛點村建立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如建立健全黨支部目標管理、“五個一”、民主評議黨員、外出黨員管理、廉潔自律等各項自身建設制度;建立健全村務公開、財務管理等村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村委會向黨支部報告工作制度、“兩委”班子學習制度、“兩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民主評議“兩委”干部制度等,進一步規范兩委班子的從政行為,使之明確職責,各司其職,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烏蘭鄉北村黨支部,由于支部班子不全,支部工作有時不規范,黨內制度不健全。在駐村黨建指導員任永昌的幫助下,這些問題均得到解決,各項制度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務財務公開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還協調有關單位和上級黨委,幫助加強黨員活動室的建設,鄉黨委為活動室制作了室內標志牌匾,并在活動室顯眼處懸掛了宣傳標語牌,調配了可供20人活動的桌凳供黨員群眾使用,共建單位烏達地稅分局結合先進性教育,為北村活動室捐贈了價值8萬余元的辦公用品。市委下派到烏蘭鄉南村的黨建指導員郝宏亮除幫助村黨支部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外,還積極發揮自己在市商務局工作的優勢,通過網絡在商務部網站地方之窗欄目烏蘭鄉的特色農業信息,拓寬烏蘭鄉無公害瓜果的銷路,把烏蘭鄉無公害瓜果這一品牌逐步推向全國。同時他還協調有關部門,讓南村黨支部書記王栓平免費參加了商務部舉辦的“有機食品出口培訓班”,帶回了不少農業發展的新路子。橋西鎮新民村黨建指導員裴澤卿組建了“葡萄協會”,在中秋節前后幫助農民銷售葡萄近90萬斤。此外,部分黨建指導員勇當“伯樂”發現人才,主動與優秀青年結對子,幫助他們加強對黨組織的認識,提高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把優秀青年緊緊團結在村黨支部周圍。通過培養和嚴格把關,今年“七一”新發展農民黨員15名(比去年增長66.7%),新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5名。
2、社區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社區黨建輔導員進駐社區后,迅速摸清社區情況,快速找準工作切入點,緊緊圍繞服務社區居民這一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在幫助完善黨支部和居委會的各項工作制度,開展好先進性教育活動,舉辦好社區文化藝術節和做好其他日常工作的基礎上,按照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關要求重點幫助做好以下兩項工作:一是積極開展“消除零就業家庭”和“為特困學生助學”救助活動。一方面與社區干部一道入戶摸底,掌握困難黨員、群眾家庭底數,并向區委有關部門和上級黨工委及時反映;另一方面結合自身實際多渠道進行救助,“七一”期間,經統計35名社區黨建輔導員全部參與到“為困難黨員獻愛心活動”中,為社區困難黨員、群眾捐款、捐物,梁家溝街道復興南路社區黨建輔導員張津京從個人工資中每年拿出400元資助一名初中生直到高中畢業,振華街道振華路社區黨建輔導員劉平為扶助一個孩子上學做了階段性計劃。二是發揮紐帶作用,落實“包聯社區、農區,服務基層”活動各項任務。如:巴音賽街道烏爾特街社區黨建輔導員李靖峰協調包聯單位區財政局解決了社區活動室取暖問題;教子溝街道黃白茨路社區黨建輔導員黃錦霞,針對社區辦公條件差的實際,協調包聯單位區經濟局為社區送去了電風扇、信紙、筆墨等用品,等等。這些工作的開展,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贊揚,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進一步得到加強。
3、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工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黨建聯絡員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積極探索建立健全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發揮黨組織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推動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如內蒙古利爾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區工業園區的一家電石生產企業,有230多名員工,月產電石7000噸,總投資4800萬元。掛點利爾的黨建聯絡員張彥躍多次同企業主溝通,協助該企業摸清了企業的黨員人數,并于7月成立了黨支部,并且幫助他們健全各項制度,組織黨員開展活動,進行黨的教育。同時,認真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發揮協調作用幫助企業發展,為企業協調生產用水、幫助企業聯系生產工人、協調司法部門為企業提供司法服務,帶動了企業的發展,贏得了企業主的重視與支持。在18名非公黨建聯絡員作用的充分發揮下,今年以來我區新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15個,幫助112名非公有制企業黨員就近、方便地參加組織生活,符合成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組建率達100%。發展非公企業黨員26名,比去年同期增長75%。
4、群眾反映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叭龁T”到位后,都積極深入掛點嘎查村、社區或企業調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與基層同志一起研究問題、提出對策,推動了基層一些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如蘇海圖西街社區坑洼溝渠較多,又是老工礦區,房屋建筑縱橫交錯,在雨季期間,一旦發生大的山洪,洪水必擁堵形成積水給社區居民出行造成安全隱患,四個社區的黨建輔導員們向有關部門和上級黨工委及時反映,并幫助逐一排查險情、疏通水道,加固危房,確保期間無一戶居民的生命財產因大雨受損;三道坎農林場有幾家居民多年沒有自來水,只能依靠擔水吃,通過黨建指導員蘆麗積極協調,由統戰部牽頭,統計局和有關單位共同幫助,為這些群眾接通了自來水,讓他們從此飲用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
我區“三員”隊伍的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工作仍處于起點,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和工作盲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區將下大力氣逐步完善豐富工作方式、相關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實行“三員”輪崗責任制,形成黨員干部下基層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