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時間:2022-06-25 02:53:00

導語: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這一目標,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解決好哪些具體問題?作為我們海島縣來說,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僅應在“快”字上做文章,更應在“好”字上下功夫。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目標

一是著力做好“好字優先、穩中求快”文章。一方面要繼續加快發展,堅持“好”字當頭,把結構優化、資源節約、生態良好、民生改善放到比經濟增長速度更重要的位置。要著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改革發展穩定相協調,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則要穩中求進,穩中求快,快中求好。要善于利用宏觀調控形成的“倒逼”機制,趨利避害;要在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增強發展后勁。

二是著力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可持續性。要注重三個結合:第一,把工業化與信息化緊密結合起來;第二,把工業化與生態化緊密結合起來;第三,把工業化與城市化結合起來。貫徹一項方針,就是要把握好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深入研究擴大消費能力的政策措施,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漁農民增收減負長效機制和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改善城鄉消費環境,培育消費熱點,提高漁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等。構筑一個體系,就是要著力構筑現代產業體系。在立足現有產業的基礎上把握好幾個關鍵環節:一要大力發展臨港工業,突出發展船舶修造業;二要努力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推進特色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變;三要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發展水平,重點是加快發展港口物流、海島旅游等新興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三是著力創新氛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創建創新型縣域,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繼續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合作,促進產學研結合,新建若干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堅持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相結合,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重點做好海水綜合利用文章和省級科技型企業培養工作。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專利技術申請,加強專利技術應用,提高專利技術本土產出效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關鍵在人才。要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創新模式,努力培養一支善經營、懂管理的企業管理者隊伍;建立一個有利于安心工作、潛心培訓、樂于創業的勞動力市場;加強人才市場建設,拓展人才中介、人才租賃等服務,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我縣急需的中高級人才。積極開展各類勞動競賽,努力形成尊重創新、支持創新、激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四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百姓進一步分享發展成果。要切實加強就業培訓。繼續加大漁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實施千萬漁農民素質工程,通過與企業聯辦、為企業代辦等形式,多層次舉辦訂單式培訓,構建起上下聯動的城鄉統籌就業服務網絡體系,提高就業率。引導群眾更新觀念,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積極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創業。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加大“五費合征”工作力度,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調節能力,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著手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適時推行漁農村勞動力養老保障制度;修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細則,加大漁農村貧困群體醫療救助力度,進一步實施漁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制度。大力推進政策性漁農村住房、政策性農業等保險工作,認真發展城鎮廉租住房,啟動經濟適用房建設。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切實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二、扎實推進“兩創一促”,著力發展海洋經濟

首先要積極穩妥地發展臨港工業,打造船舶修造基地。一是要做大船舶修造業。在適度、適宜、適可原則上,全力推進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船舶項目建設進度,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轉產投資船舶行業,實現量的擴張。二是要做強船舶修造業。積極鼓勵和引導船舶生產企業采用現代造船模式,引進和培育船舶修造技術、管理隊伍,盡快扭轉全縣船舶行業對外開放和快速發展出現的人才真空狀況,向打大船,打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船舶方向發展;引導和鼓勵縣內船舶企業組建船舶生產聯合體,實行兼并、合作,朝資源集約化、生產協作化、經營集團化方向發展,做強行業規模,實現質的提升,著力建設全省著名的船舶修造基地。三是要拉長船舶修造產業鏈。作為船舶修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加快船配項目的引進建設,更要提升船配的檔次,努力提高船配本地化率。

二是要積極穩妥地引進港口物流業,打造海上物流基地。當前,要著眼于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主動對接洋山深水港,高起點規劃好岱山港口的開發和利用;堅持“深水深用、淺水淺用、良港優用”原則,著眼長遠,加緊做好港口開發前期準備,加快引進和建設港口物流項目,實行多元化的投入、開發和建設,努力形成以大港口引大項目、以大項目建大港口的聯動開發模式,推進我縣“以港興島”步伐。

三是要積極穩妥地提升海洋旅游業,打造海島休閑度假基地。繼續按照“一個定位、三大主題、七項品牌”的發展思路,堅持錯位競爭,大力發展海洋文化旅游?!耙粋€定位”,就是要把岱山發展成為“長三角著名的海上休閑度假基地”;“三大主題”,就是以海景房產、海洋文化、海島保健為主題,支撐起岱山海洋旅游發展的新框架;“七大品牌”,就是以房、風、鹽、泥、漁、燈、石為內容,作為岱山海洋旅游發展的品牌要素。要加快實施特色加品牌的旅游開發戰略,有序開發海景房產,加強海洋系列博物館管理,逐步拓展游艇、海釣、小島開發等長時段、多消費旅游產業。同時,進一步辦好海洋文化節,加大旅游促銷力度,強化旅游標準化建設,努力打造長三角休閑度假基地。

四是要積極穩妥地開發海洋能源業,打造海洋能源利用基地。這是今后岱山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符合國家能源產業發展政策導向。下一步,將編制完成全縣風電場規劃,配合做好浙江美達風電場項目建設和有關區域的測風工作,加快風電項目發展;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重視海水淡化下游產品研發;創新生產工藝,大力拓展海鹽加工領域,開發保健鹽、功能鹽和鹽旅游紀念品,做好海鹽、海泥開發利用文章;積極開發海洋生物醫藥產品和海洋保健食品等高新技術產品,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有幾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產品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