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調整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24 02:45:00
導語:學校教育調整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小學布局調整取得新進展
*年,*市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積極進行了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目前,全市中小學布局趨于合理,教育資源逐步優化,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主要做法有:一是科學規劃,狠抓落實。今年3月,針對全市農村中小學教育資源分散、布局不合理的現狀,制定下發了《關于*-2010年全市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并指導各縣(區)同步制定出臺了*-2010年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及分年度撤并中小學的數量和方式。同時,為了確保任務的落實,市政府還與各縣(市、區)簽訂了責任書,并將工作情況列入對各縣(市、區)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撤并農村中小學,擴大辦學規模,是提高辦學效益,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治本之策;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為確保全市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順利推進,*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相關部門一把手參加的中小學布局調整領導組,組建了辦事機構,加強了對調整工作的指導、檢查和監督。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工具廣泛宣傳中小學布局調整的重要意義,在利益調整中保持了社會穩定。三是采取措施,積極籌資。截止*年底統計,全市布局調整共投入資金46931萬元,其中,省級專項資金1300萬元,市級資金11251萬元,縣級資金19756萬元,其他資金14624萬元,為保證資金封閉運行,合理使用,各縣由財政和教育部門統一設立專賬專戶,確保??顚S谩K氖遣季终{整初見成效。*年,全市共撤并農村單人校和復式小學206所,撤并農村單軌、雙軌初中19所,新建農村寄宿制小學48所,農村初中5所,新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小學43所、農村寄宿制初中16所。目前,全市小學和初中校均學生數分別達到140人和822人,分別比去年增加了16人和48人。
二、中小學德育工作亮點紛呈
*年,*市中小學德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著力在中小學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全市學校德育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具體做法:一是突出重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制定出臺了《關于在中小學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誠信教育、養成教育、師德教育以及理論學習、課堂滲透、校本課程、升旗儀式、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校園文化、重大節日、綜合實踐、“三結合”教育等10項教育內容和10條實施途徑提出規范性的指導要求,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全過程提供了政策依據。二是分類要求,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市的實施意見基礎上,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咨詢(輔導)室建設的指導意見》,配合*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依據省教育廳的評估參考標準,對所屬全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目前,市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率達到100%,心理咨詢(輔導)室基本實現了“校校有”。三是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小學班主任素質展示活動。推薦5名班主任參加了全省的展示活動,獲二等獎1名,三等獎4名。市教育局、市五中、市六中、市友誼小學獲全省優秀組織獎。四是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進展順利。*年,*市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現有的9個建設項目中,有城區、壺關縣、平順縣、沁源縣4個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沁縣、武鄉縣、屯留縣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任務;潞城市正在完善產權置換后的后續工作;襄垣縣完成了規劃設計,正在積極實施。城區、壺關青少年活動中心被評為全省校外教育先進集體。郊區、黎城兩縣完成青少年活動中心立項申報工作。五是校園文化建設異彩紛呈。注重以校園文化環境和學生社團建設為重點的校園文化建設,涌現出了一大批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典型。*市實驗中學以“象征性跑步游全國”和校園文化長廊為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及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在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再次獲得“創造杯”獎;*八中以孝文化為特色,注重環境熏陶,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效果良好;*一中的魁星閣環文學社、*四中的春雨文學社、*九中的春韻文學社等一大批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五中的“青春節拍”校園廣播站和以校本課程建設為重點的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品味,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
三、潞城市探索“校財局管”做法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潞城市積極探索“校財局管”的做法,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取得良好效果。他們的做法:一是落實經費機制改革,保障義務教育投入,實行義務教育階段零收費。2006年,潞城市財政投入150萬元率先在*市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課本費,補助城鎮寄宿生生活費25萬。2007年,又率先免除中小學生信息技術費130.84萬元。*年,投入76.45萬元免除了7489名學生的住宿費,投入69.26萬元免除了31083名學生的作業本費,投入127萬元全部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信息費,投入21.71萬元免除了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地方教材費。投入22.14萬元免除了普通高中家庭貧困學生學費。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實現了零收費目標。二是成立結算中心,率先實行“校財局管”。潞城市率先成立了教育系統會計結算中心,工作堅持三個不變:預算管理體制不變,學校資金使用權不變,學校作為獨立法人的地位不變?!靶X斁止堋钡膶嵸|是校財校用局管,在資金所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不變的前提下,確保農村中小學經費預算到校、資金到校、核算到校。目前,全市所有農村中小學全部納入校財局管范圍,結算中心承擔學校各類資金的核算與管理任務。結算中心對各學校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戶核算”的管理辦法。(集中管理,即由教育系統會計結算中心集中管理各學校的財務工作;統一開戶,即由教育系統會計結算中心統一在銀行開設一個賬戶,教育經費由市財政局教育經費專戶直接撥到結算中心賬戶;分戶核算,即由結算中心為每個學校分別記帳,并設置一套完整的賬簿)。結算中心對重要財務指標進行專項控制和督查,實行全程跟蹤管理,不定期專項檢查。對執行不規范的學校提出建議,及時進行整改。真正將過去對學校財務的事后監督、結果監督轉變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監督。實行集中核算,財政部門將農村中小學經費由教育經費專戶直接撥付給結算中心,從而保障教育經費直達學校。校長不再為籌措經費而奔忙,可以集中精力抓教學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行“校財局管”后,學校各項財務活動都置于結算中心的監督中,提高了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有效控制學校亂支亂報行為,杜絕了教育經費被擠占、挪用和截留現象,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滋生。
- 上一篇:市教育評估交流材料
- 下一篇:教育均衡發展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