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活力倍增工程助推黨建創新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18 09:29:00

導語:實施活力倍增工程助推黨建創新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活力倍增工程助推黨建創新交流材料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有關要求,枝江市全面實施基層黨組織“活力倍增工程,深入推進“三個升級”,實施“三項計劃”,優化“三個平臺”,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激發黨員干部的創造力,聚合社會全員的凝聚力,為推進枝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奮力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推進“三個升級”,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突出抓好3條新農村黨建“走廊”、3個區域化黨建“樣板”(2個工業園區和1個街道社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創新升級,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一)推進農村黨建基本要素晉位升級。重點抓好以318國道、枝當路和鴉澧路為軸線的3條新農村黨建“走廊”,構建“一縱兩橫”新農村黨建工作格局。一是認真做好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實現黨的組織全覆蓋。二是按照“五務合一”的要求,建好用好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發揮紀委、衛生、文體、供銷、計生、商務、電信、移動等部門優勢,盡量把便民服務室、衛生室、圖書室、文體設施、農資超市(綜合服務社)、計生服務、代辦業務等整合進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規范服務行為,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建好用好“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立農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電子檔案。三是進一步豐富和深化駐員“黨建工作日”、“支部會開在群眾家”、“城鄉互聯、結對共建”、“遠教惠民”等活動,不斷拓展黨組織發揮作用新方式。四是貫徹落實《關于發揮部門職能作用支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通知》精神,堅持因村制宜,不斷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思路、新途徑,確保2012年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5萬元以上。

(二)推進社區黨建主體功能轉型升級。重點抓好以馬家店街道社區黨建區域化建設,推動社區黨建主體功能轉型升級。一是推行社區服務進中心。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則,加大社區資源整合力度,盡量把便民服務室、衛生服務站、愛心超市、文化娛樂室、市民學校、警務室等功能整合進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二是推行黨員服務進網格。遵循地理布局、方便管理的原則,對社區所轄小區、單位獨立院落劃分若干網格,并把社區黨員干部和轄區單位黨員劃分到網格責任區設崗定責,切實把轄區黨員履行職責、便民服務兌現在責任網格中。三是推行志愿服務進小區。發揮共駐共建單位職能優勢、黨員干部專業特長以及各類志愿者隊伍優勢,開展科普宣傳、文體活動、就業指導、維穩調處、義診服務等活動,實現志愿服務常態化、利民惠民經?;?/p>

(三)推進非公黨建生存質量優化升級。重點抓好以安福寺果蔬食品工業園和白洋裝備工業園為主體的2個工業園區域化黨建,推進非公黨建生存質量優化升級。一是在安福寺果蔬食品工業園和白洋裝備工業園,推行以組織聯設、隊伍聯管、活動聯辦、制度聯建、保障聯籌、黨建工作區域化為主要內容的“五聯一化”黨建模式,實現黨的組織、工作和影響在工業園區全覆蓋。二是開展“百名黨代表入百企”活動,選派100多名市級黨代表到規模以上企業擔任黨組織書記或黨建指導員,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指導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活動,協調好黨組織與企業業主的關系,不斷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三是借鑒推廣2個工業園區域化黨建經驗作法,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明確黨組織隸屬關系,做到黨組織應建必建。不斷創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方式和手段,找準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平衡點”,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雙贏”的目標。

二、實施“三項計劃”,有效激發黨員干部的創造力

組織實施書記“頭雁”計劃、黨員“雙育”計劃和履責“創新”計劃,強化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監督管理、表彰激勵,切實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智慧和才干。

(一)實施書記“頭雁”計劃。一是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從創業致富能人、外出務工經商、復退軍人中培養選拔村干部的力度,推行村主任助理制,確保每個村有1-2名村級后備干部。建立村級后備干部臺賬,強化跟蹤管理、教育培訓,有效解決村“兩委”班子后繼乏人的問題。二是組織農村黨支部書記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基層黨建工作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農村黨支部書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帶領群眾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水平。三是繼續選派創業能人、機關黨員干部到村擔任書記或第一書記,做好年度到村任職的機關干部年度考核工作。

(二)實施黨員“雙育”計劃。實施黨員黨性教育和能力培育“雙育”計劃,不斷增強黨員黨性觀念和素質能力。一是堅持質量建黨、質量強黨,嚴把黨員“入口關”,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青年工人、青年農民、大學生村官中發展黨員工作力度,保持黨員隊伍純潔性。二是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學習教育活動、“學雷鋒見行動”活動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切實增強黨員黨性意識。以鎮(街道)和市直部門為單位,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培訓班,對全市黨員進行集中輪訓。三是組織實施新一輪農村黨員“創業致富計劃”,不斷增強農村黨員“雙帶”能力。強化業務技能培訓,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創先進、履責盡責作表率。

(三)實施履責“創新”計劃。一是組建基層黨建督查專班,加強基層黨建過程管理考評,開展“點題述職”活動,認真落實鎮(街道)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制度,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管黨責任。二是在鎮(街道)黨委、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中繼續實施基層黨建“書記創新工程”,由各黨委書記牽頭領題,推行課題化設計、項目化推進、工程化管理,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基層黨建工作品牌。三是建立“聯述聯評聯考”制度,研究出臺基層黨建工作雙向述職實施辦法,做到述職述黨建、評議評黨建、考核考黨建,任用干部看黨建。

三、優化“三個平臺”,充分聚合社會全員的凝聚力

拓展黨代表工作平臺,完善責任區服務平臺,構建窗口行業閃光平臺,不斷激發黨代表、無職黨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黨員爭創熱情,進而充分聚合社會全員齊爭共創的凝聚力。

(一)拓展黨代表工作平臺。在全市鎮(街道)分別建立“黨代表工作室”,搭建黨代表聯系黨員和群眾的平臺,深化“黨代表和諧社會志愿者”活動,組織引導黨代表開展黨代表接待日、黨代表走訪黨員群眾、黨代表履職交流等活動,引導他們當好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員、社會輿情信息的收集員、社會和諧穩定的組織員、轄區鄰里關系的協調員、基層困難群眾的服務員、黨風政風行風的監督員。

(二)完善責任區服務平臺。深化以網格化建區、組團化承諾、主題化惠民為內容的“活力責任區”爭創活動,組織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好新一輪公開承諾。把握公開承諾、認真踐諾、組織評諾三個重要環節,認真組織開展群眾評議工作。以“活力責任區”為載體,以李文英工作室為平臺,整合教育、科技、文化和衛生等部門志愿服務力量,組建20個志愿服務團隊,扎實開展“千人志愿服務行動”,形成服務基層群眾工作常態化。

(三)構建窗口行業閃光平臺。按照“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亮點評、亮評議”,“比素質、比干勁、比奉獻、比創新、比作風”,“創一流部門、創一流隊伍、創一流服務、創一流業績、創一流形象”活動的有關要求,突出抓好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深化“黨徽在窗口行業閃光”活動,推進行政審批流程優化再造,組織開展“企業群眾評部門(單位)”活動,確?;顒尤〉脤嵭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