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的非公有制經濟

時間:2022-03-21 11:58:00

導語:發展中的非公有制經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中的非公有制經濟

在地委、行署“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的發展思路指引下,我區“十五”期間非公有制經濟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2004年與5年前的1999年相比,產值由2.6億元增加到20.7億元,增長8倍;增加值由1.7億元增加到15.1億元,增長9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7%提高到27.3%,同比提高23.6個百分點;稅金由2.265萬元,增加到6.646萬元,增長3倍,占區總稅收的35%,占一般財政預算收入的58%;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近9萬人,極大地緩解了就業壓力,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增長速度在全省連續多年名列前茅。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非公有制企業自主創業日趨活躍,民間投資幅度增加。

“十五”期間,全區非公有制企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投入1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130多個,總投資額高達7.6億元,僅2005年投資數額就高達1.8億元,如筑安集團新建綠島大市場等項目投資數額就高達1,300萬元、大山科工貿有限公司新建大豆食品加工企業,今年累計投入達2,000多萬元。

非公有制企業進出口增長加快,出口貿易呈直線上升趨勢?!笆濉鼻跋?,非公有制經濟出口不足50萬美元。今年僅前9個月,非公有制企業出口額就高達430萬美元,占全區出口額的90%以上,僅松嶺一木雪條棒廠今年出口創匯額就高達120萬美元,年末可突破150萬美元,興安木業有限公司出口創匯65萬美元,漠河宜加木業公司出口創匯55萬美元。

非公有制企業技術創新步伐加快,質量管理意識明顯提高。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堅持走產學研結合和“校企聯姻”之路,幾年來我區非公有制企業與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中醫學院、東北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所聯合研發高科技產品達28項,其中:獲得國家專利產品6項,8項填補國家和省空白,僅今年就與哈爾濱商業大學聯合開發了12個品種的保健類食品,如:大山科工貿引進商業大學大豆多肽9項功能食品、富林公司與商業大學聯合開發了珍寶軟膠囊、興安有機食品公司與商業大學聯合開發的黑爾軟膠囊等產品,均為國內領先科技開發產品。今年我區與省內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創辦了3個非公有制企業科研機構,如:塔河的食用菌科研所、北藥科研所、綠源蜂業有限公司創辦的綠色食品科研所。目前均已投入科研生產過程中。加大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目前我區非公有制企業經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已達19戶,尤其是筑安集團已通過“三位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區民營科技企業已達到52戶。

非公有制企業招商引資效果顯著,為加快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按地委提出的“全黨抓經濟,全民搞招商”的戰略部署,制定了《非公有制經濟招商引資實施辦法》,今年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我區非公有制企業共引進資金達3.1億元,最具影響力的是新林區,引進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企業盛興集團,引資額達1億多元。加區非公有制經濟總引資額也超過1億元。今年還積極參加了國家、省組織的各類經貿洽談會。如:我區非公有制企業在哈洽會上充分展示了新開發的產品,還簽定了5.1億元的招商引資合同和產品訂單;我區在牡丹江“全國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暨對俄貿易洽談會”上,組織呼瑪縣與俄羅斯簽定了6,000萬元的赴俄種植蔬菜合同;齊齊哈爾綠博會上我區非公有制企業綠色食品獨占鰲頭,為我區綠色產品銷售增添了光彩;廣州全國中小企業博覽會我區非公有制企業產品以其品種全、質量好、科技含量高名列全省榜首。幾年來,在各類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上,我區的產品不僅贏得了廣大客戶,而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非公有制企業的管理素質不斷提高,引進人才渠道不斷拓寬、各類培訓踴躍參加。在引進人才方面引起了非公有制企業的高度重視,今年有華洋集團等10余戶企業參加了全省網上人才招聘活動。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管理部門還組織綠源蜂業等6戶企業參加了省中小企業局等有關部門在哈爾濱舉辦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我區與360多名大學生簽定了合同,實現履約率達10%。積極參加了省中小企業局舉辦的中央黨校、青島海爾現代企業管理培訓班、全省銀河培訓班,僅今年以來參加省以上非公有制經濟高層研討班人數就達56人,因此使非公有制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得到了提高。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得到了改善和優化。優化了法制環境,取消了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不平等待遇,根據國家和省政府有關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實施意見,正在修改我區扶持非公有制發展的實施細則;優化了政務環境,提高了服務效率,簡化了辦事程序,地縣兩級主管部門分別建立了一站式服務制度,還設立了企業投訴熱線電話,加大了監督力度;優化了政策環境,各項專項資金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如:中小企業貸款貼息以及科技開發、經貿委的改擴建項目等政策性資金投入,重點轉向非公有制企業。

非公有制經濟的領導力度不斷加大,各級黨政領導積極扶持突出了重要位置。今年地委重新調整了我區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由行署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將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區還實行了地縣兩級領導包扶非公有制企業制度,目前我區地級領導干部對26戶非公有制企業實施了包扶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盡管我區的非公有制經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與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比,還存在企業規模小,經濟總量不足,發展不平衡,企業融資難,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等問題。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十一五”經濟發展規劃,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堅持解放思想謀發展、優化環境促發展、依托科技快發展、提高素質保發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攻堅克難、一往無前的精神,以一流的工作業績實現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