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實踐與創新結合推進城管部門政風行風同步發展
時間:2022-05-08 05:28:00
導語:堅持實踐與創新結合推進城管部門政風行風同步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構成的多元性,城管系統的政風與行風建設將越來越富有新的特點,必須堅持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著力在努力實踐、刻意創新上下功夫,推進政風與行風的同步發展。
一、當前城管系統政風、行風建設面臨的客觀情況
當前新城區作為典型的從農村脫胎而來的且處于初級階段的新興城區,市民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十分突出,傳統習慣、文化意識、思想觀念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復雜態勢,給城管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著重體現在三個多樣性上:
(一)經濟成份多樣性。其主要特征是城區內多種所有制并存,尤其是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的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經濟利益,趨利性、唯我性、排他性的思想進一步凸現,給城市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壓力。
(二)人員流動多樣性。由于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的多元性,外來人口流動性日益加大,擇業難、就業難、職業的不穩定性在這部分人群顯得尤為突出,從而使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因難以掌握城市人群的固定分布情況而缺乏針對性、有效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生活方式多樣性。當前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已經不再是以往的單一模式,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多種多樣。同時,封建文化糟粕和外來腐朽文化也無時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這就給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城管系統政風、行風建設的基本方向
針對上述三個多樣性,我們認為,要求得城市人群對城管部門的新認知,必須把“三個擴大”作為我們政風、行風建設的基本方向:
(一)擴大覆蓋面。要繼續加大“城管進社區”活動的力度,并使之成為城管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努力實現城管部門與城市社區的長期對結,經常溝通工作信息,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城管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才能在面上鋪開,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擴大工作視野。人的流動是相對的,雖然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但是他們居住的地點是相對穩定的。因此,每個人,包括外來人員,他們對所在城市的依賴性在不斷增強,這就要求我們擴大城管部門的工作視野,把城管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有人群活動的角落,努力在社區、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經營戶中開展政風、行風建設的活動。只有這樣,城管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才能在點上扎根,才能博得人們的認同。
(三)擴大影響力。有影響力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號召力。擴大城管部門在城市工作中的影響力,關鍵在于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實踐與創新的統一。
從貼近實際、貼近群眾上求實效、求成效;從解決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上下功夫;從辦實事、辦好事、為人民群眾服務上做文章。只有這樣,城管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才能在根本上出業績,才能產生極強的共鳴。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城管系統政風、行風建設的具體做法
(一)堅持務實型與多能型相結合。城管部門的工作大多是實務性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堅持務實的精神,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和偽裝。同時,城管部門的工作又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具備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善于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善于處理各種多變的動態,善于解決各種疑難的問題。
(二)堅持常規式與靈活式相結合。除了工作程序設定的必須按程序處理的以外,我們工作的重心應從傳統的方式、常規的做法向現代的先進手段、靈活的應變辦法轉變,以順應新時期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基于政風、行風建設已經不單單局限于城管系統內部的工作,而是已經融入到社會的大背景之中,任何脫離社會、脫離群眾、脫離行業實際的政風、行風建設都是不可能取得實效的。
(三)堅持內循環與外循環相結合。抓好政風、行風建設必須立足于內外部的有機結合,一方面要努力在系統內抓好自身建設,做到“打鐵先要自身硬”,在黨風、政風、行風建設三同步的基礎上,著力在提高行政效能、工作質量、服務意識、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努力在群眾中抓好隊伍建設,做到政務公開、辦事程序公開、處罰規則公開、許可事項公開,廣泛接受群眾監督。
(四)堅持橫向性與縱向性相結合。政風、行風建設要努力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橫向方面,要積極、主動同政府有關部門結成廣泛的合作網絡,無論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的實施過程,還是共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整治活動,都要率先保持城管部門的良好形象和優質高效的工作態度;縱向方面,要著力構建上級主管部門、本級管理機構、基層服務單位的工作運行體系,做到上下聯動、相互促進??v橫兩個體系有效運作,才能形成合力,使政風、行風建設的觸角延伸到每個層面、各個環節,做到層層發動、環環緊扣、循環往復
、持續不斷。
四、城管系統政風、行風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重調研知民情,開展“四百”活動。注重調查研究,經常了解社情民意是搞好政風、行風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隨時了解群眾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意見、看法,才能把準政風、行風建設的脈博、找準工作的方向、認準解決問題的基調。抓好調查研究,要同開展“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活動結合起來。城管部門的內設機構、基層單位都要同城市社區結對掛鉤,定期走訪社區、征求居民意見,并作為工作信息經收集、匯總、分析后進行認真的落實解決。
(二)定任務強機制,落實“四項”制度。一是了解群眾的工作制度,密切同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地方的群眾的關系,嚴格區分管理與服務的性質,該管的一定要管、該服務的要優質服務好;二是關心群眾的工作制度,在征得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認真篩選合理的成份,多在解決具體問題上盡職盡責;三是尊重群眾的工作制度,以維護群眾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四是貼近群眾的工作制度,要克服與群眾不相近的行為習慣,主動、自覺地保持同群眾的密切聯系,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的需要作為我們工作的切入
點,樹立城管部門良好的形象。
總之,城管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必須突破固有的模式、打破傳統的做法、沖破內部的障礙,放大范圍、擴大層面、做大文章,真正把政風、行風建設同社會、同群眾緊密聯系起來,推動城管系統形象建設向縱深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