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會議暨護路聯防隊伍建設經驗材料

時間:2022-05-09 07:45:00

導語:市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會議暨護路聯防隊伍建設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會議暨護路聯防隊伍建設經驗材料

1999年,我縣組建起了第一支鐵路護路專職隊伍。這支隊伍的建立為進一步加強鐵路護路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如何建好這支隊伍,充分發揮這支隊伍在社會穩定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成為政法綜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此,我們在工作中積極探索鐵路護路隊伍管理使用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一個領導重視、隊伍重管、工作重用的鐵路護路專職隊伍建設新機制。 一、領導重視,納入政法委行政序列

邯長鐵路是80年代初建成通車的,因此鐵路護路工作對黎城來講是一項新工作,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伍對黎城來講更是一支新隊伍。但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我們卻深切地認識到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是對鐵路治安進行綜合治理的重要載體,鐵路護路聯防隊伍是聯系鐵路和地方公安部門的橋梁,是實行群防群治的骨干力量。為此,我們堅持把鐵路護路專職隊伍納入了政法行政序列,和政法部門的正式人員一視同仁、一樣對待。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一是工作上支持。堅持把鐵路護路工作與政法、綜治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積極為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伍開展工作創造條件。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無償在縣城為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伍批下了鐵路護路營房基地1.5畝,大力改善辦公條件。在鐵路護路經費不足的情況下,累計爭取財政經費補貼10余萬元,為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伍開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是生活上關心。堅持不斷改善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員的生活條件,裝備了辦公室、宿舍、食堂等,配發了日常生活用品,購置了取暖空調。平日里,縣護路領導組的同志們,經常深入到護路中隊,指導工作,同隊員交流思想,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逢年過節,縣四套班子領導都要深入到中隊進行慰問,送去節日的祝福和平安的囑托。我們還在隊員們的子女上學、宅基地審批等方面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優惠政策,對家庭特別困難的隊員在生活上給予一定的照顧,盡最大可能排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工作,從而有效調動了隊員們的工作積極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是要求上嚴格。始終圍繞建設一支思想正、作風硬、業務精、能吃苦、能戰斗的高素質隊伍,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從嚴要求、嚴格管理,不斷提高護路隊員的素質,以適應鐵路護路工作的新要求。

二、隊伍重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經過1999年組隊和2004年對隊員的增補,目前我縣的鐵路護路專職隊員共有9人,平均年齡23歲,其中黨員4名、團員5名,復轉軍人2名、警校畢業生2名,隊員的文化程度全部在高中以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達4名。如何管理好這支隊伍,近年來我們進行了大膽的摸索,在摸索中我們深切的感受到,只有鐵的紀律、鐵的制度,才能帶出一支作風過硬、能征善戰的護路隊伍。為此,我們堅持從制度建設入手,制定實施了涉及業務訓練、內務管理、巡邏執勤、考核獎懲等方面的4項29小項規章制度,實行了半軍事化管理。

一是在業務訓練上,堅持“三個結合”。我們充分發揮縣綜治辦主任、縣護路大隊長武三良原來是縣人武部軍事科長的優勢,每年春季都要組織專職隊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軍事訓練,從一日生活制度、內務整理、紀律作風到軍事理論學習、軍事科目訓練,全部按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實行“三個結合”,就是政治理論學習與軍事訓練相結合、日常訓練與集中訓練相結合、軍事訓練與執勤巡邏相結合,使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了不斷提高,在2001年8月全市護路聯防隊伍大比武中,黎城名列全市第一。在11月臨汾鐵路現場會軍事大比武中,我縣有4名隊員參加了比賽,有2名同志受到了省表彰。

二是在內務管理上,實行“四個統一”。我們制定了《內務管理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請銷假制度》、《衛生制度》、《禮節規定》、《會議制度》、《五條禁令》等,明確要求鐵路護路專職人員一日生活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堅持統一食宿、統一內務秩序、統一集中訓練、統一集中學習“四個統一”,實現了內務管理的規范化。

三是在巡邏執勤上,做到“六必查六不放過”。我們制定了《巡邏制度》、《安全執勤制度》、《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制度,明確規定執勤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和線路上路執勤,按規定統一著裝,佩帶規定的執勤標志,手持規定的執勤器具,依法巡護,文明執勤,做到“六必查六不放過”,就是對橋梁、隧道(涵洞)必查,對影響橋梁、隧道(涵洞)安全的隱患不放過;對無人看守道口必查,對在道口逗留的人員、牲畜不放過;對鐵路線上有障礙的必查,對在鐵路線上擺障的不放過;對鐵路線上的器材零部件必查,對偷盜、損壞零部件的不放過;對鐵路兩側掘沙取土、亂倒垃圾、亂搭亂建必查,對侵線的不放過;對沿線的廢品收購站點必查,對違法收購的不放過,從根本上減少了和防范了鐵路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力地保障了鐵路的安全暢通。

四是在考核獎懲上,開展“三查一評”。我們堅持每年年初都要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組,落實到人,圍繞責任落實,采取了“三查一評”考核法,即日中隊檢查、周大隊檢查、月領導組檢查的三級檢查制度和月考評百分制考核制度。就是每天由中隊長對全隊隊員的學習培訓、內務管理、執勤巡邏等情況進行檢查,詳細記錄;每周大隊長采用定時不定時的辦法對全體隊員進行檢查;每月領導組組長對隊員的工作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圍繞學習、訓練、執勤、值班、作息、請銷假、衛生、內務、交接班等9個方面逐項打分,進行公示,按照《鐵路護路專職聯防中隊工作獎懲制度》予以經濟處罰,并作為半年考核、年終獎懲的依據裝入本人檔案。半年累計積分在600分的給予100元物質獎勵,全年累計積分在1200分的給予200元物質獎勵,被評為年度工作優秀者的給予300元物質獎勵。各項制度的建立和落實使我們打造出了一支素質高、紀律明、作風硬、業務通的鐵路護路聯防隊伍,為平安黎城示范帶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工作重用,實現專兼職隊伍互聯互動

我縣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是各類案件的易發區域。雖然境內只有一條邯長鐵路,但邯長鐵路貫穿東陽關、停河鋪、黎侯、西仵4個鄉鎮56個村莊1個林場,境內全長42.27公里,共有橋梁25座、隧道16個、涵洞117個、過線橋2座、渡槽1座、道口18個。面對如此艱巨的鐵路護路任務,我們在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伍的使用中,堅持日常工作常規巡護、特殊時期重點巡護、重點區段定人巡護,充分發揮專職隊員的作用,實現了專兼職隊伍的互聯互動。

一是與鐵路沿線兼職護路隊員、“四大員”和鐵路巡道工互動,發揮巡護員的作用。我們把專職護路隊員與全縣的42名鐵路護路兼職隊員、4名公安護路指導員、20名教師護路輔導員、120名學生護路宣傳員、60名農村護路協理員、398名義務護路隊員有機地銜接起來,互相聯絡、互相溝通、互通信息、互相督促,特別是在特殊時期我們采用一名專職隊員帶領3—5名兼職隊員進行重點巡護,增強了鐵路護路的巡防力度。

二是與鐵路派出所、沿線鄉鎮派出所互動,發揮情報員的作用。專職隊員通過巡護排查,深入沿線村莊、企業、學校、單位了解,溝通兼職隊員、四大員、巡道工的信息,發現鐵路安全隱患,及時向鐵路派出所、沿線鄉鎮派出所通報情況,確保了隱患問題的快速處置,為偵破案件、打擊犯罪爭取了時間、獲得了主動。

三是與鐵路沿線干部群眾和廣大青少年互動,發揮宣傳員作用。我們在鐵路護路專職聯防隊中開展了“每周深入一個重點村進行宣講,每月到一所中小學(廠礦、企業、單位)講解一次護路知識”活動,特別是對中小學生的宣講,使我縣掀起了一場“小手拉大手”的愛路護路熱潮,形成了一個專群結合、互聯互動的鐵路護路工作格局。

各項措施的落實有力地推進了“平安黎城”示范帶創建活動的開展,使我縣順利實現了連續七年來境內鐵路沿線無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無發生一起群體性攔車事件、無發生一起哄搶鐵路運輸物資和路材路料事件、無發生一起危及行車安全事件的“四無”創建目標,我縣的鐵路護路聯防工作被省綜治委等五部門評為1997—2002年省先進集體,2001至2004年兩次受到省表彰、兩次受到市表彰,縣護路中隊在2004年被共青團市委命名為青年文明號,連續6年受到縣表彰,3名隊員受到省表彰、4名隊員受到市表彰、6名隊員受到縣表彰。

近年來,我們雖然在探索隊伍建設,推進護路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同兄弟縣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們決心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鐵路護路聯防領導組的要求,大力推進創建平安黎城示范帶工程,為建設“平安黎城”、“和諧黎城”進一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