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我國群防群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

時間:2022-03-19 09:21:00

導語:試論我國群防群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論我國群防群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

近年來,長樂市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構建"平安長樂"的目標,不斷開拓創新工作機制,在潭頭等鄉鎮率先建立村級群防群治理事會組織,以此加強群防群治工作,夯實農村基層管防基礎,使社會治安得到明顯好轉。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級群防群治理事會30個,并將在全市各鎮鄉(街道)普遍建立。以群防群治理事會模式加強農村治安防控工作已逐漸被廣大公眾所認識,并得到廣泛的認同。長樂市專門對這一群眾自發產生的新創舉從其產生緣由、發展脈絡、組織架構、實際運作、效果分析等諸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思考。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有":

一是有現實背景。隨著長樂經濟的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渴望有一個安定穩定、祥和平安的生活環境。但是目前警力不足和經費緊張已成為當前困擾社會治安的兩個"瓶頸"問題。從警力看,目前全市每萬人擁有干警只有6.8人,與福州市區每萬人擁有干警13.2人相比差距很大,單靠警力已難以適應農村治安形勢的要求。從經費看,目前村級財力普遍緊張,依靠村財搞好群防群治工作難免捉襟見肘,而目前長樂市廣大農村外出經商辦企業人數達10多萬人,旅居海外人數達40萬人,民間資金具有無可限量的潛力。潭頭等鄉鎮以"平安建設"為契機,發揮在外鄉親熱心公益事業的良好傳統,利用他們返鄉過節機會,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商討對策,形成了建立村級群防群治理事會模式的工作思路。群防群治理事會模式已逐步成為構建基層治安防控長效機制的現實途徑,是順乎民心、凝聚民意、發揮民智、集中民力、回報民享的創新之舉。

二是有機構班子。群防群治理事會是在政府引導和村委會指導下,由群眾自發組織,治安共保、矛盾共調,資金自籌、??顚S?,旨在推進基層治安防范工作的群眾組織。一般設有名譽會長、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理事,并設有專門的會計和出納。理事會成員由各村黨支部、村委會、村民代表、社會知名人士等推薦各族房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產生。實行義務理事,理事會會長、副會長、理事每屆任期三年。理事會下設辦事機構,一般有5個辦事小組:治安防控護村巡邏組、資金籌措財務管理組、矛盾糾紛信息反饋協助調處組、流動人口信息反饋協助管理組、平安知識宣傳組。理事會根據"誰受益,誰出資"和"自愿、適度"的原則,采取"三個一點"的辦法,即群眾交一點,企業家、華僑捐一點,老人會獻一點,多渠道籌措群防群治工作經費。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是有章程制度。為了規范理事會的管理,理事會成立時均建立相應的章程和制度,明確工作職責,杜絕工作上漏洞,以更好地參與群防群治工作。從潭頭經驗來看,主要是建立三項制度。(1)治安分析會制度。群防群治理事會每月都定期召開治安分析會,分析當前治安形勢及存在問題,增強治安防控針對性和實效性。(2)財務管理制度。理事會設立財務專戶,資金使用實行理事會成員集體研究、理事會會長審批,其它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干涉。資金收支情況定期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3)激勵工作制度。群防群治理事會對工作積極、表現突出的理事會成員、巡邏隊隊員及時予以通報和獎勵。如潭頭村規定護村隊現場每抓獲一名盜竊犯罪嫌疑人,給予護村隊隊員每人獎勵100元。

四是有專職隊伍。理事會在選人用人上嚴格把關,突出把好政治關、素質關、年齡關,努力打造以護村巡邏隊為骨干,便于警民聯手,適應農村基層治安防控形勢要求的工作隊伍。從潭頭來看,每個村群防群治理事會都成立了護村巡邏隊,巡邏隊選出一名成員為隊長,下設若干個巡邏組,分設組長,分別負責各片區內的巡邏,遇到緊急情況采取互動、聯動,形成合力。理事會還安排專人負責與平安創建相配套的工作,特別是"平安建設"宣傳工作,每個平安創建工作環節都有理事會成員辛勤奮戰的身影。理事會人員還主動做好出租房屋調查摸底工作,加強房屋出租戶和外口跟蹤管理,確保不讓犯罪分子藏匿當地。同時,理事會成員積極配合村治保會、調解會收集村里的矛盾糾紛信息,及時排查調處,避免矛盾激化,有效防止了民轉刑案件發生。今年1-8月份,潭頭鎮各村理事會通過參與協助村治保會、調解會進行矛盾糾紛調處127起,成功調處125起,調處成功率達98.4%。

五是有實質成效。通過建立群防群治理事會,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基層治安防控工作的積極性,嚴厲打擊了犯罪分子,消除了治安不安定因素,當地治安工作取得明顯效果:一方面,社會治安的發案率明顯下降,農村常見的入室盜竊現象得到有效的遏制。今年上半年潭頭鎮治安、刑事案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57%和51%。另一方面,群眾滿意率大大提高。從長樂市城調隊對今年以來潭頭鎮公眾安全感調查結果來看,公眾安全感滿意率逐季上升,第二季度潭頭鎮公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1%,比第一季度提升4.4個百分點;第三季度公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2.6%,比第二季度又提升1.6個百分點。平安建設工作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好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群防群治理事會模式是順應農村基層治安形勢而產生的新生事物,是集聚群眾智慧做好農村社會穩定的具體表現形式。其作為治安防控機制的一種有益探索實踐,自然存在許多亟待完善、提高之處。各村情況千差萬別,群防群治理事會實際運作模式也不可能是千孔一面,但成立群防群治理事會的宗旨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致的,潭頭等鄉鎮的群防群治理事會模式對其它鄉鎮無疑具有啟迪、借鑒意義。審思他們的做法和經驗,不難得出這一結論:民智民力永遠是我們做好基層治安防控工作永遠賴以依托的不竭資源。只要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定能夠使群防群治理事會模式不斷得到鞏固提升,構筑基層治安防控的"銅墻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