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政府職責 加大援助力度 全力推進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

時間:2022-03-07 06:02:00

導語:履行政府職責 加大援助力度 全力推進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履行政府職責 加大援助力度 全力推進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

為鞏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的試點成果,妥善解決好并軌期間顯性化的歷史遺留再就業問題,2005年初,我們在全省范圍組織了離崗失業人員狀況入戶調查,發現還有14.3萬戶零就業家庭,成為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就業困難群體。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確保城鎮有就業需求的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的工作目標。兩年來,全省各級政府把援助零就業家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點,認真履行政府促進就業責任,完善政策,開發崗位,加大援助力度,取得明顯成效。截止2006年底,全省幫助17.9萬戶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的目標,就業援助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一、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責任,保證援助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逐年提高工作目標,三年邁出三大步。2005年初,省委書記、人大主任在本溪調研時指出:“對于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家庭,一定要保證至少有一人就業。要下決心把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放到突出的位置,幫老百姓辦好這件實事。”省長張文岳強調,“解決好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是當前全省就業工作的重點。各級地方政府和部門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創造就業機會,援助和促進這部分群體就業?!?006年5月,省委、省政府專題召開全省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會議做出全面部署,并將其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工程”,向社會承諾,一旦出現零就業家庭,20天內至少要為其提供一個合適的就業崗位。2007年,省政府提出,要把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作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內容和建設和諧遼寧的基礎,在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穩定就業的基礎上,力爭幫助棚改回遷的零就業家庭實現雙就業。二是加強目標考核。省政府將援助零就業家庭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了完善的考核體系和定期調度通報制度,并同各市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各市政府將目標分解落實到縣區及有關部門,使此項工作成為由各級政府直接組織、直接管理、直接實施的一項系統工程。三是加強監督檢查。省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市包干,每個單位負責一個市的零就業家庭援助工作的幫扶、指導、檢查。省委巡視辦、省政府督察室將零就業家庭援助工作列入巡視督察內容,對各市工作情況進行督察。同時,省、市、縣(區)都設立了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公開電話,建立了援助工作聯系渠道,接待零就業家庭的政策咨詢、意見反饋、投訴舉報和工作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二、完善專項扶持政策,提供就業援助政策保障

針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省政府連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再就業扶持政策的意見》、《關于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的意見》兩個文件,在現有再就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對零就業家庭的專項幫扶政策。一是零就業家庭成員不受年齡限制,在公益性崗位就業或被企業招用,均可享受安排大齡就業困難對象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二是為具備通勤條件的,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發放交通、午餐補貼;為輸出到外省市的零就業家庭成員提供單程交通補貼。三是利用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騰出的土地,建立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市場和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再就業基地,各級政府負責籌集建設資金,并納入地方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對進入創業市場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免費提供攤位,并實行零稅費政策。四是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和棚戶區回遷居民下崗失業人員從事手工編織、居家養老服務等收入,可比照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規定,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8000元。五是對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創建的再就業基地,按實際招用人數,每人每年定額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4800元。政府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措施促進了崗位開發,拓寬了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渠道。2005年以來,全省開發了38.8萬個公益性崗位用于安置零就業家庭和困難群體。目前,我省已形成了政府購買一批公益性崗位、機關事業單位騰出一批崗位、棚戶區改造增加一批崗位、社區靈活就業開發一批崗位、建立再就業基地創造一批崗位以及組織勞務輸出拓展一批崗位等六條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主要渠道。

三、組織實施特殊培訓援助,提高就業技能

一是實施普惠制就業培訓。我省整合了隸屬于教育、勞動保障、工會、共青團、婦聯的培訓機構,在嚴格評估的基礎上,建立了254個培訓基地;組建了以培訓第二產業技術工人為主的10大培訓集團;創建并開通了面向個人、機構、政府服務的“遼寧省再就業培訓管理系統”網站,建立了培訓信息平臺。對城鎮所有下崗失業人員、新成長的勞動力和進城務工農民開展普惠制就業培訓,給予一次性培訓補貼。二是給予零就業家庭成員特殊補貼。在普惠制培訓的基礎上,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參加技能培訓,提供交通、午餐和技能鑒定等特殊補貼,提高其職業轉換能力和就業穩定性。三是對零就業家庭子女實施特殊培訓援助。為徹底解決零就業家庭失業、貧困代際轉移問題,我省在實施普惠制就業培訓的同時,由政府提供補貼,為零就業家庭中完成義務教育后無法繼續升學的子女,免費提供再次參加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機會。在各類職業院校為零就業家庭子女開設了為期2—3年的汽車維修、平面設計、數控機床等十幾個專業,對學費、住宿等費用提供全額補貼。畢業時,經考試合格可獲得學歷和技能雙證書。目前,全省已培訓零就業家庭子女2430人,人均補貼3870元。今年,我省將特殊培訓援助的范圍擴大到困難家庭子女,培訓援助人數將達到5000人以上。

四、推進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開展,建立動態管理服務的長效機制

從2005年開始,我省以促進困難群體和零就業家庭就業為核心內容,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在創建活動中,全省各地依托社區加強對零就業家庭的動態管理服務,落實對零就業家庭的援助政策,實現了入戶調查定期化、登記認定經?;⒐芾?a href="http://www.trq119.com/article/xzgaoshou/jnjl/200803/110122.html" target="_blank">工作規范化、援助服務制度化。社區成為對困難群體和零就業家庭實施管理、提供援助的終端。一是摸清底數。從2005年開始,我省依托社區平臺,連續三年在全省組織開展了離崗失業人員家庭狀況入戶調查,涉及174.4萬個家庭、534.7萬人口、258.2萬離崗失業人員,較為準確地掌握了零就業家庭的基本情況。二是完善申報登記制度。依托3944個社區,建立了全省統一的登記臺帳,全面推行就業實名制,堅持個人申報和社區走訪相結合,保證出現一戶,及時登記一戶,實行援助情況統計月報制度,規范對零就業家庭的臺賬和信息數據庫的動態管理。三是提供即時援助。各社區建立了就業服務網絡終端,實現了就業培訓進社區、職業介紹進社區、社會保障服務進社區,使零就業家庭和困難群體不出社區就能夠得到優質、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四是實行跟蹤服務。對已經上崗的零就業家庭成員進行跟蹤服務,社區每月至少走訪一次,了解就業狀態、收入情況,對重新失業的,及時提供再次援助,確保他們的收入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實現較為穩定的就業。目前,全省各社區已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其中有1380個社區達到了地方充分就業社區標準,實現轄區所有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率85%以上、“4050”人員就業率95%以上的目標。

我省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建立完善就業援助的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開展,進一步做好零就業家庭和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開拓就業再就業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