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時間:2022-04-24 03:59:00
導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而且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逐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與此同時,關于非公有制經濟能否健康發展及其發展方向的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勢頭強勁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迅速發展。據統計,到2001年,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為2423萬戶,私營企業202.86萬戶,從業人員達7474萬人,注冊資金21648億元,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9675億元。這些數字分別比20世紀90年代初增加了十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表明,非公有制新經濟組織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下,非公有制經濟在活躍城鄉經濟、滿足社會多方面需要、增加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非公有制經濟還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同志在“5·31”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這一制度?!狈枪兄平洕l展的社會主義方向的要求,市場經濟自身存在的無法克服的消極因素,以及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從業人員和黨員人數的增加,都使得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成為一個緊迫的任務。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滯后于形勢發展的要求
目前,我國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發展經濟等方面的作用人們已經取得了一致的認識,但是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的組織加強黨的建設這個問題的看法卻不一致,而且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開展工作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據了解,在全國范圍內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問題。
一是黨組織覆蓋率低,空白點多。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的看發展很不平衡,明顯滯后于形勢發展的要求。據2000年的不完全統計,全國86%的私營企業中沒有黨員,已建立黨組織的僅占企業總數的0.9%,相當一部分企業有黨員但沒有黨組織。截止2000年底,全國私營企業中建立黨組織的只占4.4%,外商投資企業中只占17.6%。有的地方甚至出現黨組織邊建邊散的情況。在今后一段時期,在企業中建立獨立黨組織數量雖然會增加,但只占企業數量很小一部分的現實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
二是黨組織作用發揮單一。目前已建立起來黨組織的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空間絕大多數停留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發展上。促進經濟的發展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但黨的建設的任務不能僅僅局限于此。黨組織一旦把自己定位為一般的群眾性組織,等同于一般性群眾組織,就難以發揮保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發展方向、不能發揮影響和凝聚群眾的作用、也無法成為先鋒隊組織。業主從黨組織對自己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評價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很多黨組織對私營企業沒有任何支配權、決策權,開展工作一無保障二無手段,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無從談起。由于以上原因,一些黨組織作用的發揮受到種種限制;有的則忽視黨組織的獨立性,一味迎合業主需要,使黨組織成為陪襯和附屬物。只有少數企業黨組織工作狀況較好,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地位作用明顯,通過黨員個體可以對企業決策發揮影響作用,黨的工作也得到經營者的支持和員工的擁護。
三是黨的組織活動少而且活動方式單一。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的黨組織,也在開展組織活動,但由于這些黨組織在企業中處于體制之外,企業主要求黨組織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多做貢獻,黨組織活動的時間就被壓縮。而且,由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大部分企業處于發育階段,不僅規模小、分布散,而且流動性大,變化快,黨的活動很難形成制度化的安排,因而影響到它的正常開展。黨組織活動缺乏而且單一就無法發揮教育黨員統一黨員思想認識等方面的作用,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其作用的發揮。
四是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尚未理順。目前,新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存在多頭管理、分散管理的問題,黨組織與有關部門黨委只是松散的掛靠關系,難以形成有效的工作體系和工作程序。在沒有建立黨組織的企業中,黨員的組織關系分散在人才交流中心、職業介紹中心、原住址或原單位,形成了同一個企業的黨員不能同在一個黨組織過組織生活的狀況。加之企業受市場影響大,變化快,黨員的流動性也大,也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相當一部分黨員長期超負荷工作或經常出差在外,業余時間很少,難以保證按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另外,由于多種原因,黨的組織生活本身也缺乏吸引力,黨員參加黨的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從管理的角度看,黨組織對黨員的硬性約束也比較薄弱,對長期既不交黨費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紀律觀念極差的黨員缺乏管理手段。
(三)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滯后于形勢發展要求的阻礙因素
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觀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觀方面的因素??陀^方面的因素有:非公有制經濟本身規模小、人員少、分布廣,黨組織建設確實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因素。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生存、發展,隨著市場競爭企業的發展是波動的,表現為企業從業人員的流動性上。主觀因素是指我們在思想認識方面、體制方面以及自身建設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
第一,思想認識因素。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首先和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有關,主要是對黨的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既包括一些主管部門的認識,也包括非公有制經濟自身的認識問題。時至今日還有黨內人士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也是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有的人認為非公有制經濟應當成為純粹的經濟組織,沒有必要設立黨的組織;有的人認為當前著重點應當放在國有企業、農村這樣的黨組織建設,而不必要花費精力去涉足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這些領域;有的人認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有困難不好操作,弄不好會反而影響黨組織的形象;等等。思想上的混亂必然導致實際工作中的迷茫,思想認識水平的不同也導致黨組織建設的參差不齊。從一些黨組織建設的情況看,一旦上級黨組織存在著觀望態度,企業黨組織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開展就很困難;如果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決策層對黨的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該企業就無法建立黨組織,即使建立起來其作用也微乎其微。
第二,體制性因素。所謂體制性因素是指,傳統的理論在新情況、新問題面前的不適應,一些舊的做法和思路為新的工作展開留下了障礙。例如,在社會相對穩定從業人員相對固定的條件下要求有足夠的黨員人數就成立黨的組織的規定,在“四個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中和人員流動性強的非公有經濟組織中就有相當的操作難度,但是黨章的規定還要執行,這就存在著矛盾;再如,按照黨的組織文件規定,黨費作為上交黨組織的,而且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繳。同時黨費也要留一部分作為黨組織活動的必要支出,但是黨組織活動的費用一般都要高于剩余的黨費,在機關或者國有企業一般這項費用由行政撥付,但是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行政撥付問題不好解決,但是黨費還要上交上級組織,這就存在著黨組織活動經費難以保證的問題,等等。類似的情況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大量存在著。如何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的情況和黨員的實際需要解決體制性的問題,是當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共同面臨的問題。
第三,自身建設因素。自身建設因素是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的建設自身存在的問題對黨建工作的有效性的影響。首要的問題是,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如何定位,這關系到黨組織的發展問題。一旦定位不夠準確,其作用就發揮不足。黨組織定位拔高,不符合實際會逐步喪失地位;而定位低了,成為一般的群眾性組織,也根本發揮不了黨組織的作用。在當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大量的問題是,一些黨組織把自己定位為一般的群眾性組織,這樣黨組織的作用就僅僅在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問題;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也局限于此,甚至有的黨員主動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眾。
黨組織的地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不足和不完善,使黨在其中作用的發揮包括參與決策、獲取相應信息、進行組織動員、實施監督保證等,面臨一系列的新挑戰,也給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這些都是今后需要努力和認真思考的問題。
精品范文
10非公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