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途徑

時間:2022-04-24 04:13:00

導語:努力探索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努力探索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途徑

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城市居民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城市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當前,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為現代化城市建設帶來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也對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領導,勇于探索,不斷拓展社區黨建工作內容,創新組織體制和工作機制,做到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健全的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斗力,切實增強社區黨的工作的影響力、滲透力和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一是探索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各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新路子。街道黨工委在社區黨建工作中居于領導核心地位,全面負責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要本著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黨組織活動、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的原則,在科學合理調整居民區設置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黨在居民區工作的組織體系,將培養職業化、年輕化、社會化的社區工作者與改善居民區黨組織領導班子結構結合起來,選配好班子成員特別是一把手。新建的居民小區,要在居委會籌建過程中,同步建立居民區黨組織,以黨建促籌建。建立抓居民區黨建工作的領導責任制,切實把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進行專題研究,大力加強社區內新經濟組織、社會中介組織和社會團體的黨建工作,做到凡是具備條件的單獨建立黨支部;不具備條件的建立聯合黨支部;沒有黨員的,可以通過群團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中的黨員,加強與這些企業單位的聯系,并開展黨的工作。對居民委員會和家屬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要通過逐步提高黨員比例、發揮黨員作用、爭取由黨員擔任負責人等辦法,實現黨對這些組織的有效領導。

二是探索新形勢下街道社區黨員分類管理的新辦法。要針對社區黨員流動性大和老齡黨員增多、下崗職工黨員增多、在職黨員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活動增多等新特點,不斷改進社區黨員的教育管理。離退休職工黨員是街道社區黨員隊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開展街道社區各項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要根據離退休職工黨員身體狀況、年齡和專業特長,通過多種形式發揮他們在社區兩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實關心他們的生活,積極開展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科普活動,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積極探索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工作渠道,根據在職黨員的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以各類專業化志愿者活動為載體,以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為目的,發揮在職黨員在社區工作中的示范和引導作用,走出一條單位和社會共同管理黨員的新路子。要加強對流動黨員、下崗待崗職工黨員的管理,通過建立流動黨員支部、臨時支部、黨員聯絡站等多種形式,把這些黨員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積極探索社區黨員發展工作的新方法,充分發揮居民區黨組織、中介組織中黨組織的作用,把發展工作做到尚未建立黨組織的社區各類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去,不斷壯大社區黨員隊伍,優化黨員隊伍結構。重視做好新經濟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中優秀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建立社區入黨積極分子隊伍。

三是探索街道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建設和管理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徑。了解社情、教育市民、服務社區、強化管理、維護穩定、創建文明是街道社區黨組織的主要任務,要緊緊圍繞社區建設和管理這一中心任務來開展好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要立足社區情況,善于利用和發揮社區資源作用,尤其是要注意善于調動和發揮社區群眾的積極性來搞好社區建設和管理。街道社區黨組織要注意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完善居民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的選舉方式及工作制度,發揮好居民委員會的作用,協調好居委會、業主管理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關系,發揮黨員在社區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善于利用社區建設協調委員會、行風政風監督站等組織載體,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居民會議代表的作用,推進政務公開,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引導居民群眾正確運用民主權利,建立良好的社區生活秩序,在充分發揮各類組織積極作用的過程中體現黨的領導,在推進基層民主建設過程中堅持黨的領導,使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滲透到社區各項工作中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形成以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的社區建設和管理新格局,為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是探索社區黨組織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社區黨組織要從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和社會生活多樣化的特點出發,特別注意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入手,認真研究不同層次的群眾需求,宣講時事政治,開展政策咨詢,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思想教育,在為群眾釋疑解惑的過程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組織好各種健康有益的文體、娛樂、科普活動。要按照“以群眾為主體、以社區為載體”的工作思路,積極拓展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領域及空間,發展和健全包括社區教育學校、市民講座、文體愛好者團體等在內的社區群眾活動陣地,努力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生動性和有效性,豐富群眾工作的內涵,增強群眾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群眾工作既要堅持正面教育,也要切實回答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街道和居委會的干部要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隨時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及時加以教育和引導。要積極推行街務公開,建立健全人民群眾監督評議政務等制度,提高為民辦實事的效率。工青婦等群眾組織要根據社區工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社區群團工作體制,充實社區工作力量,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各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