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人才保障
時間:2022-06-27 06:21:00
導語: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人才保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有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農村人才隊伍作保障。我們必須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全局出發,從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長遠考慮,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1、充分認識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程。同志指出:“人才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大優勢,人才開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鞭r村人才是農村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引領農民思想變革、帶領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骨干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關鍵是要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有了一支數量充足的農村人才大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才能出現勃勃生機,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才能夠順利實現。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農村人才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切實把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新農村建設的突出位置,作為一項基礎性的保障工程來抓。
農村各類人才嚴重短缺,是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年來,甘肅省先后實施了“百萬農村勞動力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綠色證書”、“萬名黨員干部培訓”等工程,培養了一大批農村各類人才,在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是,農村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還有很大的差距。從人才總量上看,全省現有農村勞動力1200多萬,而實用人才只有16萬,僅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3%,平均每個村不到10名實用人才;每萬名農村勞動力中,專業技術人才只有36人,只占0.36%。農村實用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制約了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從實用人才的結構來看,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占了6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4個百分點;而各類經營能人僅占2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3個百分點。這種狀況說明,實用人才絕大多數還是集中在傳統的農業生產領域,熟悉市場、懂得經營的運銷人才還比較缺乏。一些農畜產品銷路不廣、市場占有率低,農民增產不增收,與缺乏一支龐大的、能夠帶領農民進入市場的營銷人才隊伍有著很大的關系。從人才素質上看,現有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普遍學歷偏低、年齡偏大,在近1.8萬名縣鄉專業技術人員中,中專以下學歷的占了48%;高級職稱人員只占了2%,而且平均年齡超過了50歲,在今后三至四年內,有近80%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將要退休,服務“三農”的專業人才總量短缺、年齡斷層、青黃不接。認真研究解決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新農村建設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盡管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客觀因素是聯系在一起的,但也有主觀上和工作上的原因。一是重視不夠。一些領導干部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沒有擺到應有的位置,“見物不見人”,普遍存在著重經濟發展、輕人才培養的現象,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缺乏深入研究和總體規劃,沒有很好地把人才的培養使用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投入不足。農村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投入。從甘肅這兩年的情況看,每年用于農村勞動力培訓的資金大約1個多億,每個勞動力平均不到20元,這些資金主要來自中央和省級財政,市縣兩級財政幾乎沒有什么投入。三是機制不健全。農村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有其特殊的規律。這些年來,對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研究得比較多,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但相比之下,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研究得還很不夠,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政策措施,農村人才的培養機制、管理機制、激勵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農村人才作用的發揮,而且也制約了農村人才隊伍的成長。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扭轉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被動局面。
2、準確把握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任務
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和農村人才隊伍現狀,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的農村人才大軍,必須在抓好農村干部、實用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新型農民這四支隊伍上狠下功夫。
必須抓好農村干部隊伍建設。農村干部隊伍是新農村建設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既是帶領群眾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骨干力量,又是現階段農村最重要的人才資源。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總的來說是好的,是值得信賴的。他們生活工作在農村基層第一線,團結帶領群眾,克服各種困難,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付出了辛勤勞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來衡量,這支隊伍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要認真總結和運用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農村干部執行政策的能力、加快發展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抓好農村干部隊伍建設,關鍵是加大集中培訓的力度,做好經常性的培養提高工作。必須結合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切實提高農村干部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甘肅省正在開展依托縣委黨校創辦農村干部專修學校試點,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干部教育培訓的新途徑、新方法,大力提高農村干部的整體素質。
必須抓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農村實用人才活躍在廣大農村,植根于農業生產第一線,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在推廣農業技術、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帶領勞動力外出務工和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培養和造就數以萬計的農村實用人才,是一項既有戰略意義、又有現實意義的工程。甘肅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不少農民的生產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農產品深加工程度低和“賣”難的問題,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抓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適應農村產業化經營發展的新要求,大力培養農副產品深加工的人才,不斷增強農副產品就地消化和增值升值的能力;一方面要造就一大批經營人才和運銷人才,通過培育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生力軍,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聯系起來,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以此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革。
必須抓好農村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農村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直接服務于農業、農村和農民,肩負著發展農村教育、推廣農業科技、傳播先進文化、保障農民健康的重要職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的農村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目前,甘肅農村教育、衛生等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農村115人中擁有1名中小學教師,在265人中擁有1名醫療衛生人員;農業科技人員也比較短缺,全省縣鄉兩級共有農技推廣人員1.8萬人,平均每個行政村只有1.1個農技推廣人員。要認真分析研究農村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短缺的原因和對策,結合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創新人才的吸納機制,積極探索加強這支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逐步解決好這部分人才“短腿”的問題。必須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組織與引導城市和企事業單位的富裕人才、退休人才,參與農村的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社會文化事業建設,參與農業技術推廣和產業化經營。充分利用城市、企事業單位的人才資源和智力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支農支教活動,幫助培養農村所需的各類人才,真正把“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要求落到實處。
必須抓好培育新型農民的工作。廣大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是把農村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廣大農民素質的普遍提高,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就難以實現。甘肅的農民群眾勤勞、堅韌、善良、純樸,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和自然條件的限制,他們中的大多數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思想觀念較為保守,生產技能比較缺乏。據統計,目前全省農業從業人員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6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21%,小學文化程度的占41.10%,半文盲或文盲的占14.02%,而且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職業技術培訓和技能培訓。所以,必須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用新知識、新技術教育農民、武裝農民、提高農民,加快農民知識化進程,努力培養造就具有較高知識素養、較高生產技能、較高經營能力的新型農民。
3、切實完善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保障措施
推進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把整體規劃和穩步推進結合起來,著力建立健全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保障機制。
必須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進行統一規劃。這些年來,我們對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劃,但缺乏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規劃和部署。必須根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把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納入整個人才隊伍建設當中,作為一個重要方面,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研究,統一部署。既要有培養的短期規劃,又要有培養的中長期規劃;既要有專業結構的科學規劃,又要有層次結構的科學規劃;既要有產業結構的合理分布,又要有區域結構的合理分布。制定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應當著眼于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立足本地人才隊伍現狀,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分類指導,確定工作重點,明確主攻方向,切實增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必須重新整合農村人才教育培養的各類資源。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還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投入。從這些年甘肅的情況看,抓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部門主要涉及農業、教育、衛生、科技、勞動、扶貧等,投入資金的來源也來自這些涉農部門的專項資金和項目資金。在實際運行中,各抓各的項目,各管各的事情,缺乏統一規劃。特別是在農村勞動力的培訓中,存在著分頭培訓、重復培訓、低層次培訓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切實整合好現有的人才培養資源,進一步增強農村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根據地方財力的增長,不斷增加用于農村人才培養的資金,切實解決好有錢育才的問題。
必須抓緊完善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機制。研究制定農村人才政策,是促進農村人才成長的制度保證。沒有一套完整的政策,農村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就很難形成有效機制。要認真研究農村人才培養、成長的特點和規律,運用市場機制、價值規律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制定有利于農村各類人才大量涌現、各顯其才的政策措施,激發農村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內在動力。比如,要探索和建立農村人才的資格認證制度,為各類人才進入市場、創造財富搭建平臺。再比如,還要逐步探索和建立農村高層次人才津貼獎勵制度、農村人才技術產權入股分紅制度,以及鼓勵農村人才從事科技開發、科技承包和技術有償服務等制度。通過建立這樣一些政策,為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增添新的活力,開辟更加廣闊的領域,營造各類人才為新農村建設施展才干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