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進的價值取向加強和改進黨員分類教育管理工作

時間:2022-07-07 06:30:00

導語:以先進的價值取向加強和改進黨員分類教育管理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先進的價值取向加強和改進黨員分類教育管理工作

價值取向是黨員教育管理中的最核心內容。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正在引起社會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隨著社會轉型,不同社會層面的黨員經歷著喜與憂,希望與失望,清醒與迷茫,表現出不同的價值追求。如何以不同社會層面的先進價值取向探索、改進黨員的教育管理,形成不同社會層面的優秀黨員團隊,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前期的調研中,我們發現,黨員隊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黨員標桿降低的現象比較普遍;入黨動機功利性較為明顯;理想信念不同程度淡漠;宗旨觀念出現松動;組織紀律觀念不強;黨員不作為傾向加劇等六類。在調查中,有37.5%的黨員人認為市場經濟講的是競爭,誰講奉獻誰吃虧;有12.7%的黨員游離在所屬組織管理之外,成為“兩不管”的流動黨員;有的黨員角色錯位,崗位意識不強,34.1%群眾認為平常對于身邊黨員沒有什么感覺。究其原因:

一是黨員從單位人到社會人,教育對象由簡單轉向復雜,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亟待加強。隨著企事業單位改制重組步伐加快,大量黨員從單位流向社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生活在不同社會層面的黨員,其價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日趨多樣化。不同的價值取向構成了不同的教育需求,單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很難有的放矢,黨員教育在“全覆蓋”的要求下,教育“真空地”仍然客觀存在;同時,教育對象層次復雜,使得傳統的“”制度面臨不斷創新和完善。構建符合不同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是當務之急。

二是從灌輸型教育到學習型教育,教育需求由單極轉向多極,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亟待拓展。近來,在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方面,出現了“菜單式”、“拓展式”、“體驗式”等好的載體,但受成本和資源制約,黨員教育管理中“灌輸型”教育仍然占主導地位。許多黨員陷入了即使沒興趣,但又不得不參加的尷尬境地。黨員普遍對教育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有的希望增強理論水平、有的希望注重技能培訓、有的希望注重時政理解,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整合資源,構建更多教育管理載體。

三是從利益競爭到和諧發展,教育評價由利益多少轉向價值高低,黨員教育管理的先進價值取向亟待重視。競爭是市場經濟最突出的特征,發展則是社會進步最主要動力。由于經濟增長不能完全帶來利益公享,目前,群眾對黨員的期望與評價也從崗位的佼佼者,轉向和諧社會構建的引領者,他們更重視黨員在團隊建設、公正廉潔、社會和諧中的表率作用,謀求解決諸多社會問題解決的途徑和渠道,實現競爭與發展的共贏。這就要求我們根據不同類別黨員特點,以先進的價值取向為核心,調整教育內容和結構,完善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

二、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黨員分類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人的價值取向是在其所處的社會地位基礎上,所表現的自由、自覺的行動。不同的社會地位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追求。有一句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人愿意接受教育,就是因為人具有超越現實生活與價值實現的共性理想,這是我們能夠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黨員分類教育的基礎。以先進的價值取向開展黨員分類教育的意義在于:

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教育,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競爭和發展。針對不同社會層面的黨員群體,開展符合他們價值要求的教育,可以樹立不同社會層面黨員的模范形象,從而帶動不同社會群體奮發進取,消除利益競爭造成的社會矛盾激化和不穩定因素增加,形成全社會的和諧互助。使人與人之間關系更融洽,社會更穩定,環境更美好。

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教育質量和成效。黨員工作、生活在不同領域形成不同類型,處于不同狀態形成不同類別。類型和類別的交叉構成了黨員的不同群體,形成了不同的價值取向。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針對不同群體黨員的特點,開展具有不同教育內涵的主題實踐活動,討論確定不同群體黨員先進性具體要求,并以不同的先進性具體要求為基礎,開展先進的價值觀念教育,為他們提供超越自我的思想保障和素質保障,黨員意識得到增強,群眾認可得到提高,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教育,能夠奠定黨員永葆先進的基礎。教育從來都是與價值判斷、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緊密相聯?!敖逃裁础?、“拿什么來教育”是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黨員教育工作的重點問題。因此,作為黨員教育的主管部門,只有掌握不同群體黨員的價值判斷、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并以先進的價值取向引導黨員、教育黨員,充實教育內容,拓展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制度,才能夠使教育適應不同群體黨員自身發展需求,奠定黨員永葆先進的堅實基礎。

三、以先進價值取向開展黨員分類管理教育的一般原則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調研中,我們認為:黨員按照工作和生活的領域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機關事業單位黨員、社區黨員和企業黨員。按照工作和生活的狀態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別,即在職在崗黨員、流動黨員和離退休黨員(見圖示)。類型和類別的交叉,構成了黨員的不同群體。這是黨員分類的基礎。在教育管理上,則應該堅持分門別類、條塊結合、上下貫通原則,通過完善制度和管理監督,進一步形成黨員分類教育管理的整體合力。具體講:

鼓樓區不同群體黨員結構比例(以百分比表示)黨員總數:18124人

類別在職在崗黨員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

機關事業19.3%0.2%10.0%

社區1.0%9.2%43.1%

企業12.0%3.3%1.9%

1、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在崗黨員要圍繞“公正運作、服務周到、廉潔高效”的價值目標開展教育工作。機關事業單位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在職在崗黨員數占黨員總數的1/5,是黨員教育管理的重點。“公正運作職權,周到服務群眾和廉潔高效從政”是這類群體黨員先進價值取向的核心。在措施上,一是抓宗旨教育。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對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在崗黨員開展教育的核心,要通過身邊優秀黨員的典型事例,教育引導黨員,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責任感、使命感,帶頭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服務活動。二是抓素質教育。如何把黨員培養成為崗位能手和工作骨干,使黨員的先進性與骨干作用相結合,形成學習型、進取型的團隊,是開展教育的重點,要通過不同的學習載體和方法,提高黨員素質,激發黨員爭創一流的意識。三是抓績效考核。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黨內外群眾監督、評價,了解黨員干部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建立不同班次的教育構架,把教育作為彌補黨員自身缺陷的重要手段。四是抓制度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黨員的教育要有中長期規劃和年度任務目標,針對不同對象,開辦不同班次,形成二至四年的輪訓制度。同時,嚴格按照《黨章》和黨的有關規定,加強此類黨員管理,對于不認真履行職責和義務的黨員,對群眾和組織評議為不合格的黨員,要堅決予以處理,暢通出口渠道,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2、社區離退休黨員要圍繞“發揮黨員作用、樹立黨員形象、建設和諧社區”的價值目標開展教育工作。社區是社會的基礎單元,是社會穩定的基本保證。社區離退休黨員數占黨員總數的2/5左右,是黨員隊伍的主體,也是黨員教育管理的重點。發揮好離退休黨員的作用,在社區高揚黨的旗幟,使廣大社區黨員成為構建和諧社區的骨干力量是先進價值取向的核心。在措施上,一是加強黨性教育。讓離退休黨員認識到,“工作退了,黨員標準不能褪”,“年齡大了,服務群眾熱情不能低”。要通過評選“社區好黨員”活動,激勵他們關心社區事務、服務社區群眾、支持社區黨組織工作,始終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二是開展關愛教育。社區居民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抵制不文明現象和危害社區穩定的行為是構建和諧社區的基礎。作為社區黨組織,如何從關心社區離退休黨員的健康和生活入手,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同時,如何組織社區離退休黨員關心社區群眾的困難,為他們的訴求提供盡可能的幫助,是開展教育的重點。三是開展社團教育。根據社區離退休黨員的身體狀況、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是促進社區自治的良好途徑。作為社區黨組織如何充分調動離退休黨員的積極性,促進“老有所為”,通過社團文化和社團服務增強黨聯系群眾的能力,使社區黨組織成為凝聚群眾、團結群眾、發動群眾的堅強堡壘是社區黨建的題中之義。四是開展民主法治教育。要通過公推直選、議事協商等方式,調動廣大社區離退休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黨內民主推動社區民主自治的深化;加強社區黨員依法、守法的自覺性,以社區黨員的模范言行引導社區文明公約的形成,從而化解社區各種矛盾。

3、企業在職在崗黨員要圍繞“融入企業發展、培育企業文化、維護職工權益、爭取廣泛認可”的價值目標開展教育工作。隨著企業改制的深入,在基層區縣,非公有制企業是企業的主體,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但黨的工作基礎薄弱,黨組織凝聚力不強已經成為共性問題。企業在職在崗黨員數占黨員總數的1/8以上(由于口袋黨員的存在,數據無法準確詳實)。增強黨組織在企業的向心力,打造企業黨的團隊效應,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建立符合企業形象的企業文化是先進價值取向的核心。在措施上,一是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幫助黨員克服狹隘的“雇傭”意識,樹立黨員的先進性意識,讓廣大企業黨員認識到,無論在什么單位、什么崗位,黨員就是群體的先進代表,就是廣大職工最根本利益的代表,把黨員的價值定位從局域性擴展為社會性。二是開展“共贏”教育。企業尤其是非公企業黨員的價值追求已經從謀求生活轉向謀求事業,如何幫助黨員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在企業發展與自身發展中形成良性互動是這類黨員教育的重點。通過黨員個人素質提高促進企業又快又好發展,從企業又快又好發展中開拓個人更廣闊的事業空間,增強黨員在企業中的影響力和引領作用,形成“發展共贏”格局是迫切和必要的。三是開展“雙培”教育。如何培養黨員成為企業生產經營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成為骨干,如何把企業各類骨干培養成黨員,是黨員隊伍能否得到企業廣大職工認可的關鍵,也是企業黨的團隊建設的核心。實行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同頻共振,互動發展,使業主和企業高管層不能忽視黨員團隊對企業發展的主力作用,是評價教育成效的基本尺度。

以上三類群體黨員的人數占黨員總數的75%左右,是黨員教育管理的急需,必須引起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對于流動黨員和其他離退休的教育管理,其主體可以納入社區黨員教育管理之中,在方式、方法上,應更加靈活,更加符合不同群體黨員的特點,多管齊下,全面覆蓋。

四、以先進的價值取向開展黨員分類教育管理的運作構想

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對保持黨的先進性至關重要。只有充分調動各類群體黨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類群體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靠黨員的作用影響群眾,靠黨員的形象凝聚人心,才能加強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1、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分階段開展符合不同群體黨員特點的,以先進價值取向為基礎的各類主題實踐活動,是踐行黨員先進性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平臺。要根據不同群體黨員的教育重點確定活動主題。如: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可以圍繞“做勤奮學習的模范,做愛崗敬業的模范,做廉潔自律的模范”等主題開展教育活動。企業黨員圍繞“崗位比貢獻”、“我與企業共進步、共發展”等主題,引導他們自覺學習和運用市場經濟、現代管理、科技等方面知識,爭做學習型、技能型、實干型黨員;下崗失業黨員圍繞“失業不失志”、“發揚優良作風、再創明日輝煌”等主題,引導他們自強不息、奮力拼搏。通過開展主題實踐,使廣大黨員在活動中增強錘煉黨性,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

2、實施人才培養戰略。加強黨員人才培養,在不同群體黨員隊伍中樹立一批高素質典型,是提高黨員隊伍整體形象的應有之舉。要根據不同類型的黨員在知識結構、工作性質、年齡結構等方面差異,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黨員人才培養工作機制。如:對于機關事業單位黨員要堅持把政治思想好、作風紀律硬、能力素質強作為培養考察重點;對于企業黨員要把建立優秀黨務干部、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等“三支”隊伍作為工作重點;

對于流動黨員應以提高實際能力為主,積極提供創業條件,努力促使他們爭當致富的能手、市場的能人。通過黨組織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以及優秀人才建功立業的先進效應,進一步增強黨員隊伍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3、加強團隊建設。改進傳統教育管理構架,增強各類黨員在組織中的“團隊意識”,實現黨組織和黨員凝心聚力的“雙贏”,是黨建工作社會化轉變的必然要求。團隊建設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有著突出的地位,在政黨的教育理念中也應納入基礎內容。團隊教育有兩方面的內涵,其一是一流團隊建設;其二是一流團隊管理。團隊教育要通過突出黨員團隊的模范作用,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黨的先進性;突出黨員團隊的組織紀律性,讓更多的群眾向往加入黨組織;突出黨員團隊維權作用,讓更多的群眾依靠黨組織;突出黨員團隊的骨干作用,讓更多的業主不能忽視黨組織。從而達到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提高黨組織戰斗力的目的。

4、加大教育合力。整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可以有效降低教育成本,達到教育“共贏”的目標。黨委紀律檢查部門、組織部門、宣傳部門、統戰部門和各級黨校都承擔著不同的教育任務,擁有不同的教育資源。從分類教育管理的要求出發,針對不同群體黨員存在的多重問題,選擇好教案共同開展教育,是黨員分類教育管理取得成效的關鍵。同時,各級黨委根據黨員隊伍出現的變化,要建立黨員教育管理專項基金,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完善各類教育管理制度,調動社會資源廣泛參與黨員教育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黨員教育管理新格局。